义疏学衰亡史论

义疏学衰亡史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乔秀岩
出品人:
页数:328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2
价格:4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59680
丛书系列:古典与文明
图书标签:
  • 经学
  • 文献学
  • 乔秀岩
  • 思想史
  • 經學
  • 文獻學
  • 义疏学衰亡史论
  • 学术史
  • 义疏学
  • 衰亡史
  • 学术史
  • 中国古代法学
  • 经学
  • 注疏传统
  • 法律史
  • 思想史
  • 学术演变
  • 文化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十三经注疏》是文史哲研究离不开手的基本资料,但以往几乎没有人真正探索过贾公彦、孔颖达等人编写注疏的思考过程。读书不是淘资料,而要体会作者心思。刘炫学问很大,批评前人颇有据理不饶人的执着气势,又因这种批评不可能马上被学界接受,所以经常用讽刺的语气,既自尊又自卑。贾公彦有时拼凑旧说改头换面,不顾其说破绽四出,反而因小聪明而自鸣得意。孔颖达基本接受刘炫学说,《书》《诗》《左传》正义皆以刘炫《述议》为基础,又要消除刘炫的偏激,《礼记》以皇侃《义疏》为基础而兼用刘炫新说进行粗糙的调整,充分显示官方办事的特点。

阅读注疏,我们都能感受到刘炫、贾公彦他们的神态,或怫然或莞尔,而体会他们的思考,就是读经学著作的乐趣所在。

作者简介

乔秀岩,1966年生于日本。东京大学中国哲学专业毕业,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博士。先后师从户川芳郎、倪其心、王文锦、尾崎康等先生。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三《礼》、经学史、版本目录学。

目录信息

《义疏学衰亡史论》日文版序
第一章 《论语义疏》编撰特点
一 内容特点多出因袭
二 科段说及前后对应之理
三 整理旧说
四 皇疏引书杂识
五 结论
第二章 二刘学术风貌
一 刘文淇分析刘炫说
二 二刘学术推论
三 结论
第三章 《礼记正义》简论
一 《礼记正义》性质复杂
二 皇侃科段说
三 孔颖达等取舍标准
四 孔疏专据一家说
五 孔颖达等权衡谨慎
六 结论
第四章 佚书验证
一 《礼记子本疏义》
二 《孝经述议》
三 结论
第五章 贾公彦新义
一 《二礼疏》多因袭旧疏
二 新义
三 结论
第六章 贾疏通例
一 义疏学不为实事求是
二 通义例为义疏郑学之要旨
三 训诂固化
四 结论
附录Ⅰ 书《魏书·李业兴传》后
附录Ⅱ 贾公彦世系
附录Ⅲ  《仪礼》单疏版本说
附录Ⅳ 左还右还后说图录
三联版编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謂姓氏不分為淺人,必非鄭注正本。是否正本我不知,但集解、唐寫本鄭注皆有姓氏不分,漢家習慣耳。 ==================================================================================================================================================

评分

謂姓氏不分為淺人,必非鄭注正本。是否正本我不知,但集解、唐寫本鄭注皆有姓氏不分,漢家習慣耳。 ==================================================================================================================================================

评分

2013年9月,乔秀岩先生的博士论文《义疏学衰亡史论》在台湾万卷楼出版。从我第一次读到本书全文,到今天为止,正好十年。十年之中,在当今学者的不断努力之下,有关南北朝隋唐义疏学的论文、专著大量涌现。然而像这部书一样,在艰深的经说分析中,既能让读者保持继续阅读的热情...  

评分

謂姓氏不分為淺人,必非鄭注正本。是否正本我不知,但集解、唐寫本鄭注皆有姓氏不分,漢家習慣耳。 ==================================================================================================================================================

评分

2013年9月,乔秀岩先生的博士论文《义疏学衰亡史论》在台湾万卷楼出版。从我第一次读到本书全文,到今天为止,正好十年。十年之中,在当今学者的不断努力之下,有关南北朝隋唐义疏学的论文、专著大量涌现。然而像这部书一样,在艰深的经说分析中,既能让读者保持继续阅读的热情...  

用户评价

评分

二刷。先讲皇学,皇学是义疏之典型,再讲二刘学,刘学是皇学之反动,三讲孔学,孔学是据二刘以改皇,四讲佚书,以礼记子本疏义证皇学,以孝经述义证二刘学,五讲贾学之变,实已无新,窜乱驳杂,奄奄一息,六讲贾学之常,触目皆是郑玄,而为死去之郑玄。所谓皇为君子学,美而不实,二刘为胥吏学,实而可厌,不知乔氏自居何所。

评分

看序言就值得读了~

评分

果然0基础看的云里雾里,只能看看结论

评分

价格很合适~比台版要便宜很多,而且还有桥本老师17年的部分新修订!

评分

同学那里借来翻翻的。因为经学基础太差,其实不很能读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