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学引论

公羊学引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蒋庆
出品人:
页数:322
译者:
出版时间:2014-8
价格:4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3463731
丛书系列:论道书系
图书标签:
  • 公羊学
  • 经学
  • 蒋庆
  • 春秋
  • 经学·春秋·公羊
  • 政治哲学
  • 今文
  • 新儒家
  • 公羊学
  • 经学
  • 经典
  • 注疏
  • 学术
  • 历史
  • 文化
  • 文献
  • 传统
  • 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公羊学引论:儒家的政治智慧与历史信仰(修订本)》是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蒋庆先生的成名作,二十年来,此书已成为当代经典,本次修订了若干细节问题。蒋先生认为,儒学有两大传统即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政治儒学以春秋公羊学为代表。全书细致而深刻地论述了春秋公羊学的性质和基本思想等。

作者简介

蒋庆,大陆新儒家最著名代表人物。1953年生,字勿恤,号盘山叟,祖籍江苏徐州,出生、成长于贵州贵阳。著作有《公羊学引论》《政治儒学》《再论政治儒学》《广论政治儒学》《儒学的时代价值》《生命信仰与王道政治》《以善致善:蒋庆与盛洪对话》等,另有英文版的《儒教宪政秩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目录信息

序(梁治平)
自序
第一章 公羊学的性质
一、公羊学是区别于心性儒学的政治儒学
(一)公羊学的焦虑是制度性的焦虑
(二)公羊学主张在制度中来完善人性
(三)公羊学的实践目标不在成己成德而在改制立法
二、公羊学是区别于政治化儒学的批判儒学
(一)何谓政治化的儒学
(二)公羊学不是政治化的儒学
(三)公羊学是儒学传统中的批判儒学
三、公羊学是区别于内圣儒学的外王儒学
(一)内圣外王释义
(二)内圣儒学与外王儒学辨正
(三)公羊学外王的基本特征:向世界开放的结构性思维方式
四、公羊学是在黑暗时代提供希望的实践儒学
(一)公羊学是在黑暗时代提供希望的实践儒学
(二)公羊学是在希望中积极从事实践的儒学
第二章 公羊学的创立与传承
一、公羊学创立于孔子
(一)公羊学是春秋学
(二)《公羊传》是孔子自传
(三)公羊口说是孔子亲说
二、公羊学的传承
(一)孟子与公羊学
(二)荀子与公羊学
(三)司马迁与公羊学
(四)董仲舒、何休与公羊学
第三章 公羊学的基本思想(上)
一、《春秋》新王说
(一)孔子为何要作《春秋》
(二)历代公羊家及汉儒对《春秋》新王说的论述
(三)《春秋》当新王举例
(四)《春秋》新王说的意义
二、《春秋》王鲁说
(一)《春秋》王鲁名义
(二)为何《春秋》要托王于鲁
(三)《春秋》王鲁举例
(四)《春秋》王鲁说的意义
三、孔子为王说
(一)“王”字的含义
(二)孔子有为王的意思表示
(三)公羊家对孔子为王的具体论述
(四)孔子为王的意义
(五)孔子为王说在历史上的消失
四、孔子改制说
(一)孔子为王作《春秋》改旧制立新制
(二)公羊家关于孔子改制的论述
(三)孔子所改之制举例
(四)孔子改制以待后王取法
(五)孔子改制说的意义
第四章 公羊学的基本思想(中)
五、天子一爵说
(一)春秋前天子非爵
(二)天子一爵是孔子所改
(三)天子一爵是公羊家所传
(四)天子一爵说的现代诠释
(五)《春秋》三等爵制的迷惑
(六)天子一爵与受命而王的深刻矛盾
(七)天子一爵说的意义
六、天人感应说
(一)天人感应说本于《春秋》
(二)天人感应说举例
(三)天人感应的理论架构
(四)天人感应说的批判功能与效用
(五)天人感应说的意义
七、夷夏之辨说
(一)夷夏之辨的性质
(二)夷夏并非绝对界限
(三)夷夏之辨与民族主义
(四)夷夏之辨说的意义
八、经权说
(一)经权说本孔子思想
(二)公羊家的权道思想
(三)“实与文不与”中的经权思想
(四)经权说举例
(五)经权说的意义
第五章 公羊学的基本思想(下)
九、张三世说
(一)《春秋》中的三世说
(二)诸经中的三世说
(三)三世说的性质
(四)三世说的意义
十、大一统说
(一)公羊家提出大一统说的时代背景
(二)公羊家关于大一统的论述
(三)大一统思想的形上含义
(四)大一统思想的形下含义
(五)大一统说的意义
十一、通三统说
(一)公羊家对通三统的看法
(二)通三统的性质
(三)通三统说与终始五德说
(四)通三统说的意义
十二、大复仇说
(一)公羊家对大复仇说的论述
(二)大复仇说所体现的精神
(三)今古文在复仇问题上的分歧
(四)大复仇说的意义
第六章 公羊学散论
一、儒家大一统的政治智慧与中国政治文化的重建
(一)大一统思想的本来含义
(二)大一统思想的真实价值
二、《春秋》孔子为王辩
(一)诸家之解释及其辨正
(二)公羊“王”为文王之争讼
(三)孔子为文王辩
三、公羊札记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經宗今文,政闡春秋。繼聖王之元命,光華夏之緒統。俾諸公羊之微命,闇而復暲;王道之理想,幽而再明。夫蔣子者,誠今世不祧之大儒也哉!幸甚天之不欲絕中華也。此書既盤山先生之首書,亦其後日思想之根源。今日之欲知政治儒學者,欲志經學正統者,欲觀盤山先生者,皆不可不讀...  

评分

蒋庆.公羊学引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第一章 公羊学的性质 一、公羊学是区别于心性儒学的政治儒学 中国儒学可分为和,前者以为代表,后者以为代表。 心性儒学 政治儒学 代表 曾思学派和宋明儒学 公羊学 6-7 焦虑 实存性:生命的价值 存在的意义等 制度性;优先于价值性 人...

评分

蒋庆.公羊学引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第一章 公羊学的性质 一、公羊学是区别于心性儒学的政治儒学 中国儒学可分为和,前者以为代表,后者以为代表。 心性儒学 政治儒学 代表 曾思学派和宋明儒学 公羊学 6-7 焦虑 实存性:生命的价值 存在的意义等 制度性;优先于价值性 人...

评分

蒋庆.公羊学引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第一章 公羊学的性质 一、公羊学是区别于心性儒学的政治儒学 中国儒学可分为和,前者以为代表,后者以为代表。 心性儒学 政治儒学 代表 曾思学派和宋明儒学 公羊学 6-7 焦虑 实存性:生命的价值 存在的意义等 制度性;优先于价值性 人...

评分

蒋庆.公羊学引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第一章 公羊学的性质 一、公羊学是区别于心性儒学的政治儒学 中国儒学可分为和,前者以为代表,后者以为代表。 心性儒学 政治儒学 代表 曾思学派和宋明儒学 公羊学 6-7 焦虑 实存性:生命的价值 存在的意义等 制度性;优先于价值性 人...

用户评价

评分

看似思想史的阐发论述,其实充满了在信仰基础之上的臆想,姑且不论对思想史论述的错误和对中西文化把握的偏颇及很多内容都是采用前人说法却不标出引用攘为己说,即便按照著者所说外王了,但在现代社会如何外王却是一个比要采用外王手段更需要深思的问题,凭借一个口号似的外王似乎不能负此大任,而且心性儒学的内圣开外王更思考了儒学如何与西学进行结合或阐发的具体细节,此书作者最大的功绩可能是使读者产生了深入研究公羊学的欲望也未可知。

评分

十年前读觉得极其刺激;十年后再读,许多论证觉得颇可疑

评分

蒋庆此书尝试对公羊学再评价的方式,重新为儒学开创外王道路,从而与港台新儒家所建立的心性儒学有所区隔。这本书,主要分为六章,但主体只有三部分,除了最后一章散论,为全书提纲外,第一二章为公羊学性质与学派传承,两部分应该是这部书的导论部分,后面三章即对于公羊学具体学说的分辨。这部书看似是公羊学概论,其实更像是与新儒家抗争的论辩著作,文章所指莫不为宋明儒与港台新儒家内圣与心性之说,以政治与历史来矫正内圣学之不足。因此,此书门户之气稍重,而忽于史实之考辨,如径直将孟子荀子皆归于公羊学门下,则二人学术之分歧又何说焉?然不废蒋庆一家之言。

评分

蒋庆在90年代初即关注作为政治儒学的公羊学,其学虽粗疏,其书虽拉杂,其文虽夸诞,然彼时国内尚不能以平心视宋明之心性儒学,遑论制度儒学之公羊学礼学云哉,蒋庆此书,实有但开风气之功。其析公羊思想为天子一爵、孔子新王、大一统、通三统、张三世、大复仇诸节,虽多乖妄臆造之辞,然未尝不为当代公羊学节目构建之始,而三十年来未有新书可代之也。

评分

为了作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