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物的終結

神物的終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四川人民齣版社
作者:馮渝傑
出品人:
頁數:242
译者:
出版時間:2019-12
價格:62.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20103766
叢書系列:微觀史
圖書標籤:
  • 道教
  • 民間信仰
  • 曆史
  • 民俗學
  • 巫術
  • 社會史
  • 文化史
  • 秦漢史
  • 神物
  • 終結
  • 奇幻
  • 冒險
  • 末世
  • 神話
  • 探索
  • 命運
  • 傳承
  • 衝突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文獻與考古資料的結閤考察可知,先秦時期楚地廣泛存在著尚劍的文化習俗與信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第一,生前珍視、渴慕寶劍,以寶劍為神物;第二,死後以劍隨葬,劍乃人們死後世界觀與墓葬儀式構築的重要參與者。考察道經文獻可知,在早期道教的信仰世界中,道門中人所佩法劍具有豐富的宗教內涵與儀式功用:包括道門身份象徵與修行層次、神界等級喻指;闢邪製怪、卻禍消災的儀式憑籍;屍解成仙,助力個人修道飛升之功;以及在社會變亂中攝敵壯膽的神學功用。從道傢始祖到道教尊神,佩劍老君形象的生成,錶明早期道教有效融閤瞭道傢與楚地尚劍習俗這兩支文化脈絡。先秦楚地的尚劍文化習俗乃是道教法劍信仰的重要源頭與生長土壤。宋以來,法劍信仰的潛在威脅特質終緻政府打壓與佛教攻訐,導緻其自我“祛魅”進程的展開,由此不斷衰變與異化。通過對道教法劍信仰興衰變異的曆史考察可以發現,道教法劍信仰的興衰,是道教與佛教神學之間及其與世俗皇權之間相互競爭,並最終妥協或屈服的結果。由此,道教法劍信仰衰落的現象背後,能夠牽扯和勾勒齣的,是宗教神學之間,及其與國傢權力之間的復雜的“權力的文化網絡”。

著者簡介

馮渝傑,1986年生,重慶墊江人,曆史學博士,現為四川大學文化科技協同創新研發中心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漢代思想史、中古宗教史與社會史等相關領域研究。在《曆史研究》《學術月刊》《文史哲》等刊物發錶論文二十餘篇。

圖書目錄

001 小 序
001 導 言 研究的問題、基礎與思路
013 第一章 上古尚劍習俗與道教法劍信仰之源流
015 第一節 文獻與考古資料所見先秦時期的尚劍習俗
016 一、佩劍、贈劍之風與以劍喻德、以劍比纔
021 二、以劍隨葬與羽化登仙
029 第二節 秦劍•楚劍•吳越劍:神話與史實之間
047 第三節 道教法劍信仰源流考
048 一、楚文化的熏習
054 二、“大傳統”的激勵
061 小 結 “短兵之祖”及其意義轉換
063 第二章 法劍信仰的勃興與中古道教鑄劍術的發展
065 第一節 道經所見道教法劍的宗教內涵及功用
066 一、道門身份象徵與修行層次、神界等級喻指
070 二、闢邪製怪、卻禍消災的儀式憑籍
077 三、屍解成仙,成就個人修道飛升之功
084 四、在早期社會變亂中攝敵壯膽的神學功用
091 第二節 中古道教鑄劍技術小考
092 一、早期道經所見的炒鋼鑄劍技術
094 二、中古道經所載灌鋼鑄劍法分析
102 三、總結性的道教鑄劍術文本
107 第三節 道教徒詩人李白論劍及其劍術
109 一、“佐君緻太平”:“謫仙”的習道經曆與人間理想
124 二、“棄劍學丹砂”:由“托形劍化”至神仙服食
136 小 結 被遮蔽的曆史:中國劍文化的另一麵
139 第三章 由實入虛:道教法劍信仰之變異與衰落
141 第一節 桃木劍•氣劍•慧劍:道教法劍信仰之衰變
141 一、桃木劍的曆史源流與宗教內涵
153 二、“氣劍論”與新《內經圖》的齣世
168 三、人體熔爐隱喻的知識基礎
175 第二節 仗劍誦咒與刀槍不入:道教法劍信仰之遺緒
186 第三節 道教法劍信仰衰落原因考
186 一、道教法劍信仰的內在神學支撐及其對於政府的潛在威脅
195 二、帝王、上層貴族對法劍神學內蘊的搶占及其對道教法劍信仰的“改寫”
202 三、佛教攻訐與道教對於早期法劍信仰之特意調適
207 小 結 走嚮“內在”
210 結 論 神物的終結:宗教神學、國傢權力與文化祛魅
217 參考文獻
238 後 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书50页引《庄子•说剑》,指出“此虽为有关剑的寓言,却依然透示出其中的文化信息:佩剑、用剑之风与道家文化对此所做出的创造性解释。” 然而,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923—924页)针对《庄子•说剑》指出:“本篇与庄子思想不相干,一般学者疑是...

評分

内容摘要:《吴越春秋》中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遂以成剑的记载,折射出剑与人体在“神物之化,须人而成”以及“烁身以成物”观念基础上的紧密关联。汉晋时期道经中有关“托形剑化”的记载,乃是对此前人剑关系思想的进一步升华及宗教化表达。唐中后期以降“气剑”“慧剑”...  

評分

本书50页引《庄子•说剑》,指出“此虽为有关剑的寓言,却依然透示出其中的文化信息:佩剑、用剑之风与道家文化对此所做出的创造性解释。” 然而,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923—924页)针对《庄子•说剑》指出:“本篇与庄子思想不相干,一般学者疑是...

評分

内容摘要:《吴越春秋》中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遂以成剑的记载,折射出剑与人体在“神物之化,须人而成”以及“烁身以成物”观念基础上的紧密关联。汉晋时期道经中有关“托形剑化”的记载,乃是对此前人剑关系思想的进一步升华及宗教化表达。唐中后期以降“气剑”“慧剑”...  

評分

内容摘要:《吴越春秋》中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遂以成剑的记载,折射出剑与人体在“神物之化,须人而成”以及“烁身以成物”观念基础上的紧密关联。汉晋时期道经中有关“托形剑化”的记载,乃是对此前人剑关系思想的进一步升华及宗教化表达。唐中后期以降“气剑”“慧剑”...  

用戶評價

评分

●最近去瞭省博,迷宮般的省博中,某個角落遠古時代的小木劍引起瞭我的注意:這柄短小粗糙的木劍,居然能夠保存這麼久,能夠讓今天的我一窺究竟。這是遠古人類為生存付齣的智慧和努力。它的意義在我們今天看來,可能遠比它的實際用途要重要的多。說起劍,我們今天如果看到的最多的影視作品中的那些神劍道具劍,它們永遠那麼仙俠,讓年幼的我們無比渴望擁有一把。斬妖除魔,禦劍飛行。說到底隻是年少時浪漫美好的想象,似乎劍的意義,遠遠不止它砍敵刺擊的基礎用途。不同時期不同形質的劍,代錶的意義都不盡相同,天子配天子劍,欽差執尚方寶劍,舊時的君子也要配劍..……●古人尚劍,劍乃百兵之王,那除瞭它的象徵性,和對它的浪漫遐想,原來我們還能這麼瞭解它。曆史學博士馮渝傑從微觀角度為我們解讀瞭劍這種神物的起源和終結。

评分

exactly,本科論文

评分

老同學的第一本書,閱讀更像是觀摩,流暢、規整、精巧????

评分

在那個洪荒中充滿睏惑,全無章法的時代。劍象徵著排除萬難,洞穿當下重重局限的信仰曾起到一時的作用。 不好的一麵有太監、裹腳、燒錢等片段,從更久遠的角度看理應不用再反復瞭。

评分

道教法劍信仰由實入虛的變化,既蘊含著不同係統的文化傳統,也夾雜著錯綜復雜的權力之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