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建築 中國古代建築 藝術 木建築 趙廣超 文化 設計 古建
发表于2025-02-22
不隻中國木建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對傳統的每一次深情迴望,都讓我們心生敬意。這是一本可以讓你很享受的關於中國傳統木建築的普及讀物,然而又不隻是講中國傳統木建築,更是講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藝術。
作者趙廣超先生從“傢”開始,述說中國人將“傢”與自然共處一室,把你帶入中國傳統木建築的大門,接著是伐木、文字 、高颱、標準、結構、鬥栱……四閤院 、風水、園林、裝飾等篇章,沒有教科書的刻闆,有的是諧趣甚至詩意雋永的語言,藉著建築與中外文化甚至中國古典詩詞之間的聯係,將中國傳統木建築文化娓娓道來。
趙廣超,生於香港,早年留學法國,現從事藝術、設計教育及著述工作。2001 年成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現任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總監、故宮文化研發小組總監。曾任2010 年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中國國傢館“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研討會顧問、“智慧長河”展項展示深化設計專傢顧問及中國中央電視颱CCTV-9 紀錄頻道《故宮100》百集紀錄片創意藝術顧問。主要著作包括《不隻中國木建築》《筆紙中國畫》《大紫禁城——王者的軸綫》《國傢藝術·一章木椅》《國傢藝術·十二美人》《我的傢在紫禁城》係列叢書及《紫禁城100》等二十餘種。
有趣有意思
評分種樹到大可以蓋房子,每個村都有木匠都有會造屋的能工巧匠,首先選擇瞭木頭之後改不過來瞭並不是中國沒有好石材;古人是草木未落斧斤不入山林,他們與自然相依偎;文字的大一統和書法的美感也與木造相契閤,有綫條有交集有骨架有優雅;所有的進步最後落到剛剛好纔止步,太大太小都會被淘汰;堂的高低是階級地位的象徵,高颱榭美宮室;改朝換代時,西方人象徵性放把火建築留下,中國人拆光燒毀蕩然無存纔罷休;建築與生活緊密相連,偏離生活越遠越有意味,金字塔和教堂都是神性和象徵,金字塔不讓進去是保險箱,教堂是站立開放的聖經希望每個人都進去;中國人的詩意是非物質的,因此雕塑建築工藝品被歸納為匠人造物;最高建築藝術在西方是教堂在中國是宮殿;中國人的石建築也仿木建築纔安心怡然,樟木為簷柏木鬥拱楠木為梁杉木為檁鬆木連簷;
評分談中國木建築,所謂“不止”大概是不僅談論的是某種木製形式和力學結構,不僅還包括石製建築,更關乎中國的曆史和中國人的文化製度、價值取嚮及倫理觀念。於是閑聊建築就照見瞭一個人的學識、性情、心胸、審美、文學素養等各個方麵。
評分語言平實雅緻;內容點到即止,不過不時有醍醐灌頂之語。很好的中國建築史入門讀物~
評分寫給中國建築的一首小詩,肉麻一點,一首小情歌。論及的古建知識不賣弄不高端不晦澀,卻帶著一絲對建築和文化的脈脈溫存,很容易就能被收到。
绝对好书,,后来又买了他写的“王者的轴线-紫禁城”200多都买了,感觉却没有这本70的好,,可惜现在这些书都再国内的家中留着。
評分 評分应该说,我们对于本土的东西都是有感情的,抛却一些愤青的因素,都是如此的,那么对于中国建筑史,抛却学习的抵触情绪,我们应该对此报以足够的热爱。 只是,由于从小到大接受到的教育,让我们看待这种文化往往是生硬没有感情的,那么这本书,却恰恰融入了感情在写...
評分全书编排比较活泼,不是非常严肃的专业性著作。 很有逻辑,从为什么要造屋,造屋需要的木头,关于建筑的文字等,一步一步叙述到建筑的各个结构,各个部件。 我最喜欢的是宫室这一章,仿佛带领读者走进一幢居所,从门口的罘罳,臬门至庭,至堂,然后入室。并且介绍了每个区域的...
評分自己建筑方面的知识相当匮乏,所以一直想买点关于建筑的通俗易懂的书来看。忘记了是什么时候,自己认识到中国的古代建筑都是木头材质的,从住的房子到死后的棺木。也许这个跟中国五行观念有关?跟中国不同的是,西方的建筑主要是石头做的。这两者之间就有根本的区别。还大略知...
不隻中國木建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