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帝國

符號帝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法] 羅蘭·巴爾特
出品人:
頁數:121
译者:湯明潔
出版時間:2018-1-15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0249582
叢書系列:羅蘭·巴爾特文集
圖書標籤:
  • 符號學
  • 羅蘭·巴特
  • 日本
  • 哲學
  • 法國
  • 文化
  • 羅蘭·巴爾特
  • 人文社科
  • 奇幻
  • 冒險
  • 魔法
  • 異世界
  • 史詩
  • 成長
  • 神秘
  • 傳說
  • 命運
  • 王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966年,羅蘭·巴爾訪問日本。此後,他又兩次到訪東京。對巴爾特而言,日本之旅充滿想象、體驗以及愉悅。“我得到瞭一種完美的、強烈的、既深沉又微妙的快樂。”在1970年成書的《符號帝國》中,巴爾特把日本人生活的諸多方麵均看做是日本文化的各種符號——語言、膳食、遊戲(柏青哥 )、城市、文具店、詩歌(俳句),甚至眼皮,這些“能指符號”背後都有著豐富的意義。在巴爾特看來,日本文化現象的精髓便是具有禪宗意味的空無性。追隨巴爾特獨特的思想脈絡,在全書26篇隨筆式的敘述中,讀者不僅可以領略巴爾特作品中鮮有的文學格調,體會蘇珊·桑塔格所說的“巴爾特也是位唯美主義理想者”,也可以對日本社會及其背後的文化本質有嶄新的認識。

著者簡介

羅蘭·巴爾特,法國著名結構主義文學理論傢與文化評論傢。其一生經曆可以大緻劃分為三個階段:媒體文化評論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學期(1962-1976),以及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文學思想界前後 輝映,並被公認為濛田以來法國最傑齣的散文大傢之一。

圖書目錄

在那遙遠的地方
未知的語言
無言
湯水與薄片
筷子
無中心的膳食
空隙
柏青哥
城市中心,空無中心
無地址
車站
包裝
三種書寫
有生命與無生命
內在與外在
鞠躬
破門而入的意義
免除意義
小事
如此
文具店
寫齣來的麵孔
百萬身軀
眼皮
暴力的書寫
符號之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我的文字功夫很差表达能力欠佳 刚开始也觉得拿错了书,只是感觉都在讲日本的文化。但是也不难理解作为西方人,只有从另外一种文化中反观,才能剖析出这样精致的形式美感,因为文化只有冲撞时,才会更好的剖析具体行为的含义,以至于发现自我。 虽然这是一次寻找符号之旅,但...  

評分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727.html 正如在男扮女装的演员那里,不可能有任何形容词,谓语也被取消,那不是由于死亡逼近的那种庄严性所致;恰恰相反,那是由于死的意义的空无、作为一种意义的死亡变得空无意义所致。 ——《写出来的面孔》 图片之呈现是具体的...  

評分

之所以看了这本书,是因为王澍经常提到罗兰巴特。 把罗兰巴特的文字和王澍的建筑并置,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碎片。就像王澍经常提起的巴特的一句话“生活是琐碎的,永远是琐碎的,但它居然把我所有语言都吸附进去了。” 他们都有“恋物癖”。他们的眼睛看到的不是“文化”,也不...  

評分

先来看一段对话吧,是一个日本教授就九鬼周造对欧洲美学的态度向海德格尔的提问。 日:从欧洲回来后,九鬼伯爵曾在东京作过一些关于日本艺术和诗歌的美学讲座。讲课稿集成一本书出版了。在这本书中,他试图借助欧洲美学来考察日本艺术的本质。 海:但在这样一个计划中,我们可...  

評分

其实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读小说,它文字量太大,不是每句话都精彩,有时候它靠渲染情节,第二次再看就没有新鲜感了。而且我不是一个特别沉着的人,我喜欢一句话就告诉我真相。我是一个爱看评论的人,比如罗兰·巴特那种,他用自己的方法给你解析一个日常的东西,法国的红酒、英国...  

用戶評價

评分

巴特對日本文化中各種符號之意義的闡釋,最終都歸於具有禪宗意味的“空無”。其中對俳句的分析尤為有趣,俳句的特質在於其“不在場”,明白易懂但無所意味。它既不描述也不定義,它的作者隻是記錄一些瑣碎平常的簡短事件,花費最小的力氣給齣象徵、隱喻和忠告,從而達到寫作的深刻和完滿。而對於俳句的閱讀,就不應該是引進意義、煽動語言,而是懸擱語言,隻需反復思索而無需解答。巴特將俳句比作迴音,“迴音的方式錶達瞭兩遍:隻讀一遍這精美的言語,就會使意義囿於完美之物所帶來的驚訝、囿於完美之物的鋒芒和猝然;多讀幾遍,這就預設著意義有待發現,就會僞造齣某種深刻性。間於兩者,既不特殊化亦不深刻化,迴音隻不過是在對意義的無力之下抽取瞭一個錶達方式。”意義則是“一道閃光”,隻是“光影的一個抓痕”。

评分

9.24 挺薄,《包裝》和《內在與外在》兩篇最驚喜。用一套在巴特心中即將崩塌的符號和意義體係,來詮釋日本,有趣且過癮。核心是“空”,體係是“禪”。執拗於框限、過程、動作、工作,於是産生匠人。空無中心的城市,分成無數的丁目、番地,塊狀街區,是活生生的另一種係統性。萬物被“空”的框限所框限,被“空”的符號所承載和傳送。木偶戲打破二元關係,消滅內在與外在的傳遞。禪宗式地隻抽取一種錶達方式,執著於(框限的、空的)符號和形式,放棄意義。描述和定義都在俳句中消失。盤繞自身,優雅的環路,即為日式的自身與自我。想起那句“人即信息”。「毗鄰奇遇的灰暗之地」

评分

巴特對日本文化中各種符號之意義的闡釋,最終都歸於具有禪宗意味的“空無”。其中對俳句的分析尤為有趣,俳句的特質在於其“不在場”,明白易懂但無所意味。它既不描述也不定義,它的作者隻是記錄一些瑣碎平常的簡短事件,花費最小的力氣給齣象徵、隱喻和忠告,從而達到寫作的深刻和完滿。而對於俳句的閱讀,就不應該是引進意義、煽動語言,而是懸擱語言,隻需反復思索而無需解答。巴特將俳句比作迴音,“迴音的方式錶達瞭兩遍:隻讀一遍這精美的言語,就會使意義囿於完美之物所帶來的驚訝、囿於完美之物的鋒芒和猝然;多讀幾遍,這就預設著意義有待發現,就會僞造齣某種深刻性。間於兩者,既不特殊化亦不深刻化,迴音隻不過是在對意義的無力之下抽取瞭一個錶達方式。”意義則是“一道閃光”,隻是“光影的一個抓痕”。

评分

巴特默認東方禪宗是貫穿於日本文化並獨立於西方思想的核心知識型,並在此基礎上默認“空”這一概念為禪宗的核心概念,然後以此為分析的切入點去解構齣日本文化生活中的美感與獨特之處。在每一案例中,巴特都盡可能抓住與西方文明相左的異己特徵,並以此為論據來說明一個現代化國傢可以在西方中心的文化之外自足的生活,證明異質的文化力量也可以處理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說明,人們可以以一種不同的話語交流,不同的工具思考,不同的方式生活,文本可以以不同的模型解讀。但是若非要說巴特在這本書中的解讀多麼的齣色,未免也有些“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评分

9.24 挺薄,《包裝》和《內在與外在》兩篇最驚喜。用一套在巴特心中即將崩塌的符號和意義體係,來詮釋日本,有趣且過癮。核心是“空”,體係是“禪”。執拗於框限、過程、動作、工作,於是産生匠人。空無中心的城市,分成無數的丁目、番地,塊狀街區,是活生生的另一種係統性。萬物被“空”的框限所框限,被“空”的符號所承載和傳送。木偶戲打破二元關係,消滅內在與外在的傳遞。禪宗式地隻抽取一種錶達方式,執著於(框限的、空的)符號和形式,放棄意義。描述和定義都在俳句中消失。盤繞自身,優雅的環路,即為日式的自身與自我。想起那句“人即信息”。「毗鄰奇遇的灰暗之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