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社會學 社會理論 烏爾裏希·貝剋 現代性 風險社會 政治哲學 經濟學 德國
发表于2025-02-05
風險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德國社會學傢烏爾裏希·貝剋經典作品,洞悉人類生存睏境,提齣“風險社會”的重要診斷。
《風險社會》是德國著名社會學傢烏爾裏希·貝剋的經典名作,後現代社會學理論的傑齣代錶作。正如作者所指齣的,19世紀的現代化消解瞭等級僵化的農業社會,開創瞭工業社會的結構圖景;而當今的現代化則是消解瞭工業社會的輪廓,在現代性的連續性之中,另一種社會形態正在形成。在這一社會形態中,未知的、意圖之外的後果成瞭曆史和社會的主宰力量,它使這個星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態都處在危險之中。
本書把當前的現代性診斷為“風險社會”,其主要特徵在於,人類麵臨著生存的風險,而這種風險正是由工業社會所製造的。我們身處其中的社會充斥著組織化的不負責任的態度,尤其令人不安的是,風險的製造者以風險的承受者為代價來保護自己的利益。貝剋認為,西方社會中的主導性經濟製度、法律製度和政治製度不僅捲入瞭風險製造,而且參與瞭對風險真相的掩蓋。貝剋力倡自反性現代化,其特點是,既洞察到現代性中理性的睏境,又試圖以理性的精神來治療這種睏境。
【推薦語】
這是一項大膽而充滿想象力的研究,關注風險、社會理論或全球社會變遷的專業學者以及有耐心的普通讀者都會發現,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貝剋通過令人信服的論證提齣瞭風險感知中的文化和道德維度,並清楚地錶明,如果不對科學、技術及風險在文化建構上的作用加以認真探討,社會理論就不可能真切地闡明現代社會。
——《當代社會學》
烏爾裏希·貝剋,(Ulrich Beck),(1944—2015),德國著名社會學傢,生前為慕尼黑大學社會學教授,同時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和巴黎人文之傢基金會(FMSH)任教。貝剋是“風險社會”理論的主要提齣者和奠基者,並與英國社會學傢安東尼·吉登斯和斯科特·拉什共同提齣瞭“第二現代性”的觀念,力圖在現代性與後現代性之間開闢齣“第三條道路”。貝剋的主要學術興趣在於現代社會的轉型,其專業領域涉及政治社會學、科學社會學、技術社會學和環境社會學,並提齣瞭風險社會、第二現代性、自反性現代化、世界主義等若乾重要概念。其代錶作有:《風險社會》(1986)《反毒物》(1991)《生態啓濛》(1992)《風險時代的生態政治》(1994)《什麼是全球化?》(1997)《世界主義的觀點》(2004)《世界風險社會》(2007)。
貝剋提醒我們,舊有的行政體係和觀念體係已經不足以應對新時代的諸多問題瞭。“個體化”的浪潮會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這都是現代性的自反性的核心錶現。尤其對中國人而言,第一章會很緊要,看貝剋論證為什麼環境保護的問題最後都會變為一個政治的問題。從這個角度就能理解柴靜在今天我們這個社會的難處瞭。
評分雖然有著德國學術類著作行文晦澀難道的通病,加之翻譯的緣故,讓這本書部分章節閱讀上不甚流暢,但書中所呈現齣的思想性和對未來趨勢的洞見依然讓人印象深刻,要知道這是寫於1986年的一本書,可謂經典。全書探討的一個核心問題是,當經濟增長的邏輯被風險分配的邏輯所取代所會帶來的巨變,今日看來這種假設更可能成為現實。對於原子化個人和自反性科學的兩部分探討很深入,很值得一讀。另外,作者為我們開啓瞭一條深入思考的路徑,當現代性的諸多要素麵臨著崩塌時,就比如科學進步、民主製度受到極大挑戰,不再具有天然閤理性時,整個政治、社會的基石將構建與何種理念之上,也即解構之後如何再建構的問題。也許風險社會的任何解決之道也同樣具有風險,風險恰恰是一個內生屬性,而非外在因素,由內而外去驗證假設的邏輯自洽性纔是根本。
評分有風險就買保險,本來是很簡單的操作,沒必要多說。但是,今天中國的社保=社會保險還需要完善。實際上,並不是想買保險就真的能買到保險覆蓋風險。德國也曾經處於這樣的境地,當那場大蕭條來臨,許多德國人發現自己的處境如赤身沐冰雪,毫無保障。它醞釀的絕望情緒,也成為德國人發起二戰的重要動因。貝剋這本書寫在二戰之後,仍然彌漫著那種情緒。我們今天看,不免覺得貝剋爾被情緒感染而誇大其詞。其實二戰後到現在,德國發展順順當當,並沒有齣現什麼真正重大的風險爆發。不過,貝剋這本書畢竟是社會學的,遠遠不隻是簡單地迎閤情緒,而是深入瞭工業化社會的許多方麵。在這個世界上,可能沒有比德國更工業化而且更受工業化影響的社會瞭,對這個急劇工業化的社會的情況的分析,能看清很多問題。
評分翻譯還是挺糟糕的。後工業化時代的社會結構,生産方式、人的生存處境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治理模式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題目
評分記得大一看的時候老師就拿SARS做例子 現在就是預言瞭
一、 引子:列奥•施特劳斯的问题 列奥•施特劳斯是二十世纪最为重要和影响力最大的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始于一个假定,即哲学和政治领域或施特劳斯所说的‘城邦’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 他曾经提出过一个与社会学有关的术语:哲学社会学,也就是对这个假定的进一...
評分一、内容梗概 本书是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代表性著作,他在本书中以自己的祖国——联邦德国为分析对象,考察了现代社会的运行特点、现状、影响、后果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 《风险社会》把“发达现代性”总结为“风险社会”,其运行逻辑由原先的财富分配逻辑转型为...
評分《风险社会》这本书是贝克初涉“风险社会”这个概念的处女座,思想不成熟、分析不彻底的现象还是十分明显的,但作为最初指出风险作为现代性发展后期阶段中的一个特征,并剖析风险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上的演绎逻辑,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让《风险社会》成为审视现代性的一部...
評分 評分一、 引子:列奥•施特劳斯的问题 列奥•施特劳斯是二十世纪最为重要和影响力最大的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始于一个假定,即哲学和政治领域或施特劳斯所说的‘城邦’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 他曾经提出过一个与社会学有关的术语:哲学社会学,也就是对这个假定的进一...
風險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