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

倫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理想國 | 學林齣版社
作者:[法] 埃德加·莫蘭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44
译者:於碩
出版時間:2017-4-1
價格:4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861189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倫理學
  • 哲學
  • 埃德加·莫蘭
  • 理想國
  • 埃德加莫蘭
  • 重要思想傢
  • 秦暉
  • 2017
  • 倫理
  • 哲學
  • 道德
  • 人性
  • 社會
  • 思想
  • 文化
  • 反思
  • 價值
  • 生活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法國思想巨擘、世紀老人埃德加·莫蘭的睿智思考和真切關懷——曆經20世紀復雜紛呈的世界變幻和精神革命,哲學傢莫蘭將一生的哲思、智慧和關懷融入本書。

★廣博的知識與視野,堅強的意誌與信念——“針對當下世界的全麵危機,在“元視角”下追尋倫理深邃的生物—人類—社會的三維源泉,對其進行人類學、史學、哲學和科學等多方麵的整體檢視,闡釋瞭倫理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及倫理與道德、知識、科學、社會、政治、經濟的關係。老人麵對充斥20世紀的雙重恐怖主義與文明嚮新的野蠻倒退,麵對麻木的科學盲癥與無節製的政治犬儒,仍然抱持希望,為善打賭。

★緻力於溝通中法文化二十餘年,譯者於碩十年詮釋——香港理工大學中歐對話中心主任於碩教授與莫蘭先生多年摯交,將“超文化”研究、本書翻譯及與作者的精神交流深度結閤,十年耕耘,奉獻本譯作。

麵對雙重恐怖主義與文明嚮新的野蠻倒退 麵對麻木的科學盲癥與無節製的政治犬儒 麵對“全球的鐵器時代”與“人類精神的史前狀態” 哲學傢邀請我們一起為善打賭:反省自我,管束科學,文明政治,連結人類,寰球共生。

非如此不可嗎?非如此不可!

《倫理》一書是法國哲學傢莫蘭(Edgar Morin)《方法論》係列的第六捲。作者從生命之初世代繁衍提煉齣一種復雜循環思維,直接挑戰將理性變得殘缺不全的綫性簡化範式,針對當下世界的全麵危機,在“元視角”下追尋倫理深邃的生物—人類—社會的三維源泉,對其進行人類學、史學、哲學和科學等多方麵的整體檢視,闡釋瞭倫理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及倫理與道德、知識、科學、社會、政治、經濟的關係。作者指齣知識碎片化的嚴重性,同時剖析道德癖和虛無主義,批判“鐵器時代”的量化觀和發展觀,提齣多學科整閤的“行動生態學”,呼籲在社會——個體——種群的整體思維中尋求倫理再生的源泉,恢復人性意識,創造人性政治,建設人類倫理。這一切的前提是,全球公民應當承認我們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喚醒共生倫理的意識,在日常生活中以最具體的方式嚮文明化瞭的野蠻作戰,參與全麵革新的世界社會的建設。

這是寫給知識分子的書是寫給教師的書是寫給科學傢的書是寫給政治傢的書這是寫給地球公民、寫給你我每一個普通人的書!

在全球自組織的大蛻變中《倫理》一書為我們提供瞭豐富的思想概念工具,其深厚的人類關懷將成為人類重建的一麵精神旗幟。

著者簡介

埃德加·莫蘭(Edgar Morin,1921— ),法國當代著名思想傢、法國社會科學院名譽研究員、法國教育部顧問,在人類學、社會學、曆史和哲學等方麵均有重要著述問世。莫蘭針對西方文化中占主導地位的重分析的思維傳統,嘗試以一種被他稱之為“復雜思維範式”的方法思考世界與社會,進而對人、社會、倫理、科學、知識等進行係統反思,以期彌補各學科相互隔離、知識日益破碎化的弊端,這一思維範式在歐洲、南美及英語世界都引起瞭強烈反響。

本書譯者於碩是人類學博士、香港理工大學中歐對話中心主任、跨文化人類學教授,曾於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法國布萊斯特等大學任教,也是法蘭西研究院中歐社會論壇創始人之一及首任總監。她默默耕耘,將自己的跨文化研究和生活視為一種理解倫理和生命美學的日常曆練,20餘年中為跨文化人類學的研究和促進中歐文化交流做齣瞭重要貢獻。

圖書目錄

中譯本序 ........................................................... 高宣揚 1
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的希望對話錄 ................................ 5
導言 ............................................................................. 27
第一部分 倫理的思想與思想的倫理
第一章 倫理的思想.................................................. 31
第二章 宇宙溯源 ..................................................... 49
第三章 倫理的不確定性 .......................................... 62
第四章 思想的倫理.................................................. 95
第二部分 倫理、科學、政治
第一章 科學、倫理、社會 .................................... 107
第二章 倫理與政治................................................ 123
第三部分 自我倫理
第一章 倫理的個人主義 ........................................ 137
第二章 心性修養 ...................................................140
第三章 連結的倫理................................................ 154
第四章 理解的倫理................................................ 163
第五章 寬厚與寬恕................................................ 186
第六章 生存藝術:詩意或智慧? ......................... 200
第七章 自我倫理的結論 ........................................ 212
第四部分 社會—倫理
第一章 共同體倫理................................................ 217
附錄:認知民主的睏境............................................. 224
第五部分 人類倫理
第一章 擔當人類處境 ............................................ 231
第二章 寰球倫理 ................................................... 235
第三章 再生之路 ................................................... 245
第四章 倫理的期望:大蛻變 ................................. 259
倫理式的結論
結論一:論惡 ............................................................ 267
結論二:論善 ............................................................ 280
作者核心概念說明 ................................................... 295
譯者詞匯錶 ............................................................... 304
為善打賭 ................................................................... 31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復雜性思維

评分

較為深刻,有所啓發。

评分

愛教我們怎樣與世界的殘酷作鬥爭,教我們如何去拒絕和接受這個世界。愛也是勇氣,它讓我們能夠生活在不確定性與憂慮之中。

评分

迅速翻過。以復雜性思維的原視角,對道德基礎和原則進行反思。倫理【元個體觀念】≌道德【涉及個人決策和行動層麵】。1倫理的思想和思想的倫理有何不同?2談倫理與科學、政治的關係3個體自我倫理 4社會共同體倫理 5人類倫理以及期望。以及作者重要的思想在於連結。循環,二嚮邏輯?生死連結。 對學科進行整體檢視,整閤知識,開闊認識,期盼未來人類復雜性蛻變,在死中生?創造與新生?

评分

發人深省的倫理闡述。盡管作者對化約論大加批判,但這本書的內容仍可提煉齣諸多嶄新簡要有力的觀點要素,包括倫理的矛盾性與復雜性,個人-社會-種屬三位一體,科學-技術-政治-工業-營利四(五)駕馬車,分離與聯結,行為生態學,遞歸循環與二嚮邏輯,寰球倫理與自我倫理,再生,大蛻變等等。初次明白倫理確切指嚮瞭善,可能性與必要性,在於利己與利他的衝突與平衡,沒有根源卻實在地於人內心無關理性地湧現齣來,是為瞭愛,認識理解接受瞭客觀的殘忍而同主觀的邪惡野蠻鬥爭打賭。在作者對以牙還牙及人類好客傳統即接受難民的觀點上,我還有一些疑問。莫蘭式倫理仍難迴避其略顯消極的本質,即便這或許纔是真實所在,可對如今世界的人們來說太缺乏吸引力。它對人的自我能動的要求或者說期望也許過於樂觀,於真正現實睏境前難掩自身的脆弱與無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