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古典文学 吴承学 晚明 文学研究 文学史 文学 明清史 中国
发表于2025-02-22
晚明小品研究(修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品文源流久远,至晚明而极盛。本书深入探讨了晚明小品的文学传统、文化土壤、作家、流派、文化品格、文体创造等方面,勾勒出其发展线索、思想情趣与艺术形态上的特点以及在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历史地位,实事求是地指出晚明小品的长处与弊端,客观地评判晚明小品的价值。同时从晚明小品在晚明、清代、海外以及当代的接受情况,考察其历史影响。作者把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结合起来,从个案分析逐步上升到总体的理论概括。作者颇重艺术感受,笔下常蕴诗情,深得古人小品旨永神遥之趣。本书是晚明小品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与现代文学史都有参考价值。
吴承学,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诗文与诗文批评,主要研究领域是古代诗文评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古代文体形态研究。著作有《晚明小品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旨永神遥明小品》等及论文多篇。编著有《晚明文学思潮研究》《中国文体学与文体史研究》《中国文学的文体选择与记忆》《中山大学与现代中国学术》、“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丛书”等。
小品文拟作:今书生清谈,其筹策边疆河治无论;间以天下簿书钱谷之数,茫然无措。始知书不可多读,八股之文不可多对,闳廓之事不可自为。否则徒作一不识时务秀才,良可笑也。予当职应物项,故展《民国约法》、《罗伯特议事规则》,深文刻字,多所未谙。乃知“读书不知律,致事终无术”,非狂言浪语也
评分中规中矩,偶有亮点
评分看完这本书就能对晚明小品文有了解了。之前只是略读过几位名家的文章,粗略了解晚明的社会风气,这本书中将晚明时期各种小品文及作者与社会背景相联系,算是帮我勾勒出了整体。其中“香艳小品”里执着于当月老的程羽文真是有趣啊……
评分好久没读到可读性这么强的学术作品了,思路清晰,文思通畅。读书后跋的时候竟然有些感动。不喜欢晚明的风气,给人一种玩世不恭的感觉,另外一些有关人生哲理、训教、顿然大悟的文章读起来真的是粗鄙不堪。晚明的风气真是有些颓丧,没有气象,都是一个个小圈子在“争鸣”,而圈子内部互相“吹捧”。
评分极好。
世上本无新鲜事;当今的文青与明末的文人,同大于异;而对于高尚闲适生活追求之极致程度,今人实无法与前人并论:如“一杯茶、一本书、一个属于自己的下午”等流行文案,比之四百多年前的“一卷书,一尘尾,一壶茶,一盆果,一重裘,一单绮,一奚奴,一骏马,一溪云,一潭水,...
评分中国古代文人视诗文创作为正统,古人常言: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可见诗文是表达文人志向和思想的重要载体。散文在先秦两汉兴盛,经由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一度兴盛,但在词曲、小说、传奇等通俗文学的冲击下,诗文也很难保住自己的地位。自宋以来,诗文的数量上...
评分淡化传统,增强诗意——读《晚明小品研究》有感(1181字 ) 作者:苇眉儿 在晚明文学发展史上,小品文占有很大的比重。说到底,小品文其实代表的是晚明文学所具有的那个时代的鲜明特色。 先来普及下小品文的概念。顾名思义,一个小一个品,是指的体制短小、轻俊灵巧、真情流露...
评分中国古代文人视诗文创作为正统,古人常言: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可见诗文是表达文人志向和思想的重要载体。散文在先秦两汉兴盛,经由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一度兴盛,但在词曲、小说、传奇等通俗文学的冲击下,诗文也很难保住自己的地位。自宋以来,诗文的数量上...
评分文/初晓 自古至今,古诗词在中国文学里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唐宋当然是盛产诗词的时代,或因统治者的喜爱,被认为是正统文学。然而这所谓的正统文学在宋代以后也逐渐走向衰落,随之兴起的便是曾为文人雅士说鄙视的通俗文学样式,如词、曲、小说、戏剧等。而在此时期,曾在文言文...
晚明小品研究(修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