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小品研究(修订本)

晚明小品研究(修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承学
出品人:
页数:5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7-4
价格:7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280508
丛书系列:博雅撷英
图书标签:
  • 古典文学
  • 吴承学
  • 晚明
  • 文学研究
  • 文学史
  • 文学
  • 明清史
  • 中国
  • 晚明小品 晚明文学 小品文 研究 修订本 中国文学 历史研究 文学批评 文学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小品文源流久远,至晚明而极盛。本书深入探讨了晚明小品的文学传统、文化土壤、作家、流派、文化品格、文体创造等方面,勾勒出其发展线索、思想情趣与艺术形态上的特点以及在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历史地位,实事求是地指出晚明小品的长处与弊端,客观地评判晚明小品的价值。同时从晚明小品在晚明、清代、海外以及当代的接受情况,考察其历史影响。作者把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结合起来,从个案分析逐步上升到总体的理论概括。作者颇重艺术感受,笔下常蕴诗情,深得古人小品旨永神遥之趣。本书是晚明小品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与现代文学史都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吴承学,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诗文与诗文批评,主要研究领域是古代诗文评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古代文体形态研究。著作有《晚明小品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旨永神遥明小品》等及论文多篇。编著有《晚明文学思潮研究》《中国文体学与文体史研究》《中国文学的文体选择与记忆》《中山大学与现代中国学术》、“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丛书”等。

目录信息

绪论
第一章 晚明小品的文学背景与文化土壤
第一节 明代前中期散文
第二节 唐宋派及艺术家散文
第三节 个性之潮与艺术氛围
第二章 晚明文学前驱的小品
第一节 徐文长小品
第二节 李卓吾小品
第三节 屠赤水小品
第三章 汤若士诸家小品
第一节 汤若士小品
第二节 张元长小品
第三节 陈眉公小品
第四章 公安派小品
第一节 袁中郎小品
第二节 袁伯修、袁小修小品
第三节 公安派的友声
第五章 竟陵派小品
第一节 钟伯敬小品
第二节 谭友夏小品
第三节 刘同人小品
第六章 李长蘅诸家小品
第一节 李长蘅小品
第二节 王季重小品
第三节 张宗子小品
第七章 林泉高致
第一节 山水园林小品
第二节 古今游记之最
第八章 逸致闲情
第一节 清言与箴言
第二节 清赏小品
第九章 尺牍随笔
第一节 尺牍小品
第二节 艺术随笔
第十章 谑趣风情
第一节 戏谑小品
第二节 香艳小品
第十一章 悲怆之音
第一节 不平与讽刺
第二节 亡国悲声
第十二章 晚明心态与晚明习气
第一节 闲适与放诞
第二节 焦灼与困惑
第三节 真趣与轻狂
第十三章 晚明小品的艺术创造
第一节 传统与出新
第二节 体制与形态
第三节 意境营造
第十四章 晚明小品的命运和地位
第一节 晚明人的小品观
第二节 晚明小品在清代
第三节 晚明小品在日本
第四节 晚明小品在二十世纪中国
征引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世上本无新鲜事;当今的文青与明末的文人,同大于异;而对于高尚闲适生活追求之极致程度,今人实无法与前人并论:如“一杯茶、一本书、一个属于自己的下午”等流行文案,比之四百多年前的“一卷书,一尘尾,一壶茶,一盆果,一重裘,一单绮,一奚奴,一骏马,一溪云,一潭水,...  

评分

文/初晓 自古至今,古诗词在中国文学里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唐宋当然是盛产诗词的时代,或因统治者的喜爱,被认为是正统文学。然而这所谓的正统文学在宋代以后也逐渐走向衰落,随之兴起的便是曾为文人雅士说鄙视的通俗文学样式,如词、曲、小说、戏剧等。而在此时期,曾在文言文...

评分

近观诸书,嘈嘈杂杂,总觉人心浮沉,或有暗室无光之苦,或为夜室观烛不明,诸种心思,不一而足。惟今观《晚明小品研究》一书,似推窗现明月,月夜之景,清冷明晰,浮沉之心似有所寄,每观一家小品,则若清风拂来,涤荡身心似有所得。 言及我中华文化,总括之以“博大精深,渊源...  

评分

晚明小品三题 ——读吴承学《晚明小品研究(修订本)》 “晚明小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离不开20世纪二三十年代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提倡。简单说,五四新文学是晚明小品研究的起点。但我们得承认,晚明小品之所以有此地位,首先还在于它的艺术成就。近三十多年来,作为闲适读...  

评分

吴承学在《晚明小品研究(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中对晚明小品的文学背景和文化土壤、艺术风格、题材内容等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对诸家作品也作了细致的评说,可惜的是论题一多,重点就不容易突出,或者是不敢下论断。或许也是我翻书太过浮躁,没有深入品尝的缘...  

用户评价

评分

好久没读到可读性这么强的学术作品了,思路清晰,文思通畅。读书后跋的时候竟然有些感动。不喜欢晚明的风气,给人一种玩世不恭的感觉,另外一些有关人生哲理、训教、顿然大悟的文章读起来真的是粗鄙不堪。晚明的风气真是有些颓丧,没有气象,都是一个个小圈子在“争鸣”,而圈子内部互相“吹捧”。

评分

很有意义的书。大概了解体例,引文将来还要细读。总体平稳,但作者还是颇见才情的。

评分

中规中矩,偶有亮点

评分

好久没读到可读性这么强的学术作品了,思路清晰,文思通畅。读书后跋的时候竟然有些感动。不喜欢晚明的风气,给人一种玩世不恭的感觉,另外一些有关人生哲理、训教、顿然大悟的文章读起来真的是粗鄙不堪。晚明的风气真是有些颓丧,没有气象,都是一个个小圈子在“争鸣”,而圈子内部互相“吹捧”。

评分

能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批判性地分析,这难能可贵。胡适、冰心、徐志摩的作品像公安派清新透明而不厚(可徐哥哥明明有点黏),俞平伯和废名则像竟陵派难懂却正是好处。林语堂、施蛰存、周作人大倡小品文,性灵把对了,可鲁迅的反对才更符合时代精神。正如杜诗云:“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