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入画,画入屏风。
集合了准建筑形式、绘画媒材和绘画图像的多样角色与模糊身份,屏风赋予画家绝妙的灵感,也给希望提供崭新视角、探寻复杂路径的美术史家带来契机与挑战。
本书的研究将围绕屏风展开,打破图像、实物和原境之间的界限,涵盖多种艺术和文化类型,从肖像与图画叙事到窥视与伪装,探索屏风在中国艺术中的独特地位,进而关注一个颇为宏大的问题——什么是传统中国绘画?
答案在层叠纵深的空间之内,在亦真亦幻的画屏之上,在绵联展现的手卷之中。
巫鸿(Wu Hung)
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玛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成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美术家联合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两项荣誉的第一人。
其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以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的多项研究,古代美术史方面的代表作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1989)、《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1996)、《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2010)、《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2012)等。
在中国画中,我们常常看到屏风的出现,但是谁也没有观察到屏风这一“物”的重要性,它是怎样参与了中国美术的创作,以及在美术史中产生的变体,背后的意义?而巫鸿从屏出发,考察了屏风图像在绘画语境中的功能和意义:屏风作为一种建筑(实物)、一种绘画媒材(中国最古老的绘...
评分在读巫鸿的《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之前,我好像已经完全忽略了我们身处的现实中“屏风”还有何种价值?它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对应的是窗帘、软隔断诸如此类的概念吗?这本书的主标题直指了这个物件,而“副标题”则让人对作者的发力有所担忧,“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
评分在读巫鸿的《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之前,我好像已经完全忽略了我们身处的现实中“屏风”还有何种价值?它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对应的是窗帘、软隔断诸如此类的概念吗?这本书的主标题直指了这个物件,而“副标题”则让人对作者的发力有所担忧,“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
评分来源:《广州日报》 杜庆春:北京电影学院 电影文学系 副教授 如今,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多少时刻是面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除却去美术馆、画廊这种特定场合之外,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些餐厅的装饰,而后是一些餐馆以拍卖一些字画作为吃饭时候的“余兴”。中国传统绘画还在何处现身?...
评分兼顾图像文本、实物语境和文化背景,立论细谨的同时又能勾连出大格局。其中部分思考似乎与电影艺术有诸多共鸣。且不论仕女屏风的“窥视”、“物恋”之别,《夜宴图》的手卷展开本身便犹如一段历时变化的长镜头、屏风对每个画面的区隔,乃至画布之间的物理拼接又仿佛一组蒙太奇。而《会棋图》的重屏结构则好像一个精心构造的景深镜头……我们看到的世界和他们究竟有什么区别?智能手机、大荧幕乃至AR、VR的“重屏”为我们提供了怎样新的观看可能和充满可能的世界?
评分20岁最后一天借来,是缘分也是意义。 把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屏风(无论是画面中的屏风还是承载画面的屏风),可以看做一部视角独特的中国绘画史,特别是对于《韩熙载夜宴图》、《重屏会棋图》等具体作品的解读,给了我很大启发。 还有忍不住感叹一句书真的好精致哦,纸质画质手感都超棒~ 不过作者好像不太喜欢李煜(还有杨贵妃),对他的描述往往带有强烈的贬抑色彩,在这点上我持保留态度。
评分作者从幻术、凝视与权力的角度来书写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屏现象,多次提及麦茨、劳拉穆尔维等电影学者(感叹道:艺术理论真是可以互相借用,然后在各自领域中又成为新观点…)。作者对观看感觉的阐释空间很大,论述的过程个人觉得作者的感受力胜过逻辑和意义,好在切入视点很有趣,而且和当代的理论结合起来分析的法子,让古典绘画变年轻了。最后作者总结道,真正的元绘画是媒材和再现内容互相制约的,感觉这个结论挺有启发性的,因为这样就排除了一般画中画的表面幻术,也不是对内容具体和文本互涉的分析,而是上升到探讨元绘画的真正本质,更深一层了。这对我思考元电影也有启发。
评分开展前粗略刷一下。画屏在中国古代美术中“三位一体”:它既是一种重要的绘画媒材,又是可供近距离欣赏的以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还是分割建筑空间的构件。也就是说屏风拥有书画、建筑和器物的综合性能。有些观点个人感觉猜测的成分更多,不过总体趣味性跟内容都很好。
评分开展前粗略刷一下。画屏在中国古代美术中“三位一体”:它既是一种重要的绘画媒材,又是可供近距离欣赏的以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还是分割建筑空间的构件。也就是说屏风拥有书画、建筑和器物的综合性能。有些观点个人感觉猜测的成分更多,不过总体趣味性跟内容都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