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屏

重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巫鸿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288
译者:文丹
出版时间:2017-7
价格:9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43494
丛书系列:文景·巫鸿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巫鸿
  • 艺术
  • 美术史
  • 中国
  • 艺术研究
  • 书画
  • 海外中国研究
  • 重屏
  • 艺术
  • 视觉
  • 文化
  • 历史
  • 当代
  • 影像
  • 反思
  • 媒介
  • 表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屏风入画,画入屏风。

集合了准建筑形式、绘画媒材和绘画图像的多样角色与模糊身份,屏风赋予画家绝妙的灵感,也给希望提供崭新视角、探寻复杂路径的美术史家带来契机与挑战。

本书的研究将围绕屏风展开,打破图像、实物和原境之间的界限,涵盖多种艺术和文化类型,从肖像与图画叙事到窥视与伪装,探索屏风在中国艺术中的独特地位,进而关注一个颇为宏大的问题——什么是传统中国绘画?

答案在层叠纵深的空间之内,在亦真亦幻的画屏之上,在绵联展现的手卷之中。

作者简介

巫鸿(Wu Hung)

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玛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成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美术家联合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两项荣誉的第一人。

其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以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的多项研究,古代美术史方面的代表作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1989)、《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1996)、《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2010)、《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2012)等。

目录信息

绪论 屏风
空间,地点
边框,纹样
表面,媒材
绘画空间,转喻
诗意的空间,隐喻
第一章 《韩熙载夜宴图》
突破文本之圈

手卷
窥探的目光
第二章 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
重屏
仕女屏风
幻觉与幻术
第三章 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
山水屏风
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
个性与陈规
狂士的屏风
第四章 皇帝的抉择
雍正的“十二美人屏风”
女性空间
皇帝的乔装
尾声 元绘画
参考书目
图片目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讲屏风与绘画以及画中画。看到《重屏会棋图》和《韩熙载夜宴图》完美的联系在一起,有种第一次读懂了古人脑袋的智慧的激动并且有了极大的欲望想要看下去。这种时空的并置或者是重叠是一种奇妙的体验。至于欺骗性,想到了现在随处可见的镜子里的镜子的镜子。...  

评分

巫鸿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美术史家,从姓氏上看像是位华人,写古代绘画不知有否新意?但出书与讲话发言不同。 笔者当年曾在中央美术学院听一次庞大的很有影响的建筑讲座,齐聚内外很多相当有影响的人物,主要为学者。当有一位身在美国的王姓教授上台发言时,让所有台下的听者...

评分

一直希望能把宋人毛滂的《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一词引用一下,好吧,我很高兴终于有了这个机会: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  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词人的日子过得很不错,能在成...  

评分

巫塔按:在未有中译本之前,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关注《重屏》,其中赫俊红老师就有专门文章论述过,主要探讨《重屏》第一章的内容。 赫俊红:1968年生于河南封丘。199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1997年、2003年分别获得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文学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按需。本书的研究将围绕屏风展开,打破图像、实物和原境之间的界限,涵盖多种艺术和文化类型,从肖像与图画叙事到窥视与伪装,探索屏风在中国艺术中的独特地位,进而关注一个颇为宏大的问题——什么是传统中国绘画?

评分

读这本书是一次丰富的视觉之旅,作者选取屏风这个特别的角度,考察屏风图像在其绘画语境中的功能和意义, 屏风可以作为三维空间中的物体区分建筑空间,可以作为画中所绘图像构造画面空间、提供视觉隐喻,也可以作为一种绘画媒材以供绘制图画。书中细读了三幅共事于南唐宫廷的画家的画,三种范式——《韩熙载夜宴图》《重屏会棋图》和《勘书图》。 屏风像一句话中的分号,也像乐谱中两个小节的连接符,还挺浪漫的。虽然还有不少不理解的地方,但跟着“读”了不少画,知道了不少隐喻,很满足。

评分

美,入幻境

评分

兼顾图像文本、实物语境和文化背景,立论细谨的同时又能勾连出大格局。其中部分思考似乎与电影艺术有诸多共鸣。且不论仕女屏风的“窥视”、“物恋”之别,《夜宴图》的手卷展开本身便犹如一段历时变化的长镜头、屏风对每个画面的区隔,乃至画布之间的物理拼接又仿佛一组蒙太奇。而《会棋图》的重屏结构则好像一个精心构造的景深镜头……我们看到的世界和他们究竟有什么区别?智能手机、大荧幕乃至AR、VR的“重屏”为我们提供了怎样新的观看可能和充满可能的世界?

评分

将绘画置于原境,以屏风这一媒材重新界定绘画。与文人画呈现画家心中的世界意图不同的是,屏风再造又重塑了绘画世界,它混淆了观者、画家和人物的关系,完成了三者超越时空、既向内又向外的凝视和目光的交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