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格到画意

从风格到画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石守谦
出品人:
页数:496
译者:
出版时间:2015-8
价格:7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2001
丛书系列: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艺术
  • 石守谦
  • 美术史
  • 绘画
  • 中国
  • 书画
  • 国画
  • 风格
  • 画意
  • 艺术
  • 设计
  • 美学
  • 表达
  • 视觉
  • 创作
  • 意境
  • 形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收录石守谦教授自1994至2007年间陆续发表的十五篇论文,共分五个单元,以元明绘画为主,上溯五代,下及二十世纪。作者以中国绘画史的论述架构为经,以不同研究论题为纬,探索并示范中国绘画的研究方法。

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关於中国绘画研究的方法与模式已有长足发展,其中以风格学的形式分析贡献最力,在时代风格的确立与特定风格系谱的建立方面,成果卓著,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局限。作者对此作了回顾与反思,质疑以西方狭义的「再现」(representation)标准来研究中国绘画的适当性,进而提出「画意」作为一种观看中国绘画的方式。「画意」一词原出自中国传统画史,但作者试图从艺术品与观者互动的角度予以考量,力求将作品还原至创作初始的文化情境来理解其「画意」。全书以「画意」一旨贯串,於风格分析的基础之上,一方面开展新议题,一方面对传统的议题提供新视角,如以族群冲突、交融的观点解析丰富多元的蒙元绘画、或以区域竞争的角度观察地方画派等,其中对於「文人画」发展的重新审视与解读,更是前所未发之真知灼见。

作者就不同研究个案的题材与性质,选择切入视角与适当的研究方法,同时展现了艺术史微观的深入与宏观的渊博。本书不仅可提供中国绘画爱好者一窥中国绘画精髓的管径,更为中国艺术史提供一组多元、开放而可行的研究方法,是不容错过的一部佳著。"

作者简介

石守谦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及考古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所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现任“中研院”历史语言所研究员。着力从文化史角度探讨画史风格与文化环境的关系,主要著作《风格与世变》、《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并主编《大汗的世纪:蒙元时代的多元文化与艺术》,另有学术论文多篇。近年主持“移动的桃花源——10世纪至16世纪山水画在东亚的发展”项目,主张以东亚作为一整体,来对中、日、韩三国的山水画发展进行全盘观察,特别注意三区域间的互动现象。

目录信息

自 序
导 论 从风格到画意
Ⅰ 观念的反省
1-1 对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再现论述模式的省思
1-2 中国文人画究竟是什么?
1-3 洛神赋图——一个传统的形塑与发展
1-4 风格、画意与画史重建——以传董源《溪岸图》为例的思考
Ⅱ 多元文化与文士的绘画
2-1 冲突与交融——蒙元多族士人圈中的书画艺术
2-2 元代文人画的正宗系统──由赵孟頫到王蒙的山水画发展
2-3 隐逸文士的内在世界──元末四大家的生平与艺术
Ⅲ 绘画与文人文化
3-1 隐居生活中的绘画——十五世纪中期文人画在苏州的出现
3-2 沈周的应酬画及其观众
3-3 雅俗的焦虑——文征明、钟馗与大众文化
3-4 董其昌《婉娈草堂图》及其革新画风
Ⅳ 区域的竞争
4-1 由奇趣到复古——十七世纪金陵绘画的一个切面
4-2 神幻变化——由陈子和看明代闽赣地区道教水墨画之发展
Ⅴ 近现代变局的因应
5-1 绘画、观众与国难——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画家的雅俗抉择
5-2 中国笔墨的现代困境
注  释
图版目录
论文出处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石守谦教授早前年已出版过一本关于中国美术史的论文集《风格与世变》,书中以世事变迁来诠释中国文人画的风格史。这本《从风格到画意》深化了前者的研究结果,同时又将诠释的重心稍作挪移,尝试以“画意”取代“风格”重新形塑中国美术史。本书的副标题即“反省中国美术史”,...  

评分

石守谦教授早前年已出版过一本关于中国美术史的论文集《风格与世变》,书中以世事变迁来诠释中国文人画的风格史。这本《从风格到画意》深化了前者的研究结果,同时又将诠释的重心稍作挪移,尝试以“画意”取代“风格”重新形塑中国美术史。本书的副标题即“反省中国美术史”,...  

评分

石守谦教授早前年已出版过一本关于中国美术史的论文集《风格与世变》,书中以世事变迁来诠释中国文人画的风格史。这本《从风格到画意》深化了前者的研究结果,同时又将诠释的重心稍作挪移,尝试以“画意”取代“风格”重新形塑中国美术史。本书的副标题即“反省中国美术史”,...  

评分

石守谦教授早前年已出版过一本关于中国美术史的论文集《风格与世变》,书中以世事变迁来诠释中国文人画的风格史。这本《从风格到画意》深化了前者的研究结果,同时又将诠释的重心稍作挪移,尝试以“画意”取代“风格”重新形塑中国美术史。本书的副标题即“反省中国美术史”,...  

评分

石守谦教授早前年已出版过一本关于中国美术史的论文集《风格与世变》,书中以世事变迁来诠释中国文人画的风格史。这本《从风格到画意》深化了前者的研究结果,同时又将诠释的重心稍作挪移,尝试以“画意”取代“风格”重新形塑中国美术史。本书的副标题即“反省中国美术史”,...  

用户评价

评分

有提到陶冷月,但似乎在讽刺他附庸风雅

评分

角度新颖,对许多习焉不察问题的深刻反思非常有价值,从风格分析到画意总结的转向可以说是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思路,尽管还需要作进一步的论证。每一章内的几篇文章稍有重复,但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比较而言,石的理论似乎走的是一条更加可实证的道路,在理论上的自洽性也更高,然而这样是不是也少了一点点自由潇洒的魅力呢?

评分

守灵三日读完,低底总是方便收纳入东西,此书很棒。

评分

我终于看完啦!石守谦老师的论文合集吧,和高居翰从视觉看待中国画的观点确实不同。他说风格论仅适用于西方传统的再现性美术。因为在这种美术史中,画家的技艺随时代发展越来越精湛,因而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进步史观。而中国文人画是超越再现的美术,每一个时代都有后世无法超越的作品高峰,并不遵从基本的进步史观。所以,要构建它的历史“应该试着以作品与观众互动关系来思考作品间之所以不同,并理解它们如何在时间之流中,形成所谓的‘历史’。

评分

美术史的第一本书,建立起了对董其昌为代表的“笔墨中心主义”的原始反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