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被教导分心不好,专心才对,甚至因分心而被处罚,然而,分心走神真的一无是处吗?
近期的研究发现,有创造力的人多半爱做白日梦,人们在恍神之余反倒能增强记忆力。长期来看,偶尔神游一下似乎有益无害,能让我们过得更好。
在《走神的艺术与科学》这本书里,科学家迈克尔•C•科尔巴里斯以幽默的笔触,带领读者穿越心理学、文学、历史的迷雾,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走神,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走神不仅可以让我们摆脱眼前的苦差事,还能让我们跳出自我束缚。它还有助于增强想象力、创造力、讲故事能力和同情心,让我们显得更有人性。此外,作者还解释我们为什么习惯回忆过去、畅想未来。其实,这对我们形成自我认知非常重要。
迈克尔•C.科尔巴里斯(Michael C. Corballis)
1936年生于新西兰,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后又回到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任教,现为该校的心理学名誉教授,研究兴趣为认知神经科学及语言的进化。
他不仅是优秀的心理学家,还是杰出的科学传播者,《科学美国人》与《纽约时报》书评曾称赞其著作兼具“知识与趣味”、有其“独特的魅力”。
著有:《心智循环:人类语言、想法与文明的起源》(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1)《心灵之旅:窥见大脑运作的21次科学漫步》(木马文化,2015)。
灵魂能否脱离肉体所相对独立存在呢——评科尔巴里斯《走神的艺术与科学》 文/北风来袭 说实在的,《走神的艺术与科学》一书的确是剑走偏锋,研究的议题与领域独具一格,很少有人在这个题材上用这种方法进行阐述。就如书名一样,简直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对于走神这件事的综...
评分文/宝木笑 不知有多少朋友和笔者一样,每当回忆高中的学习生活时只能用“不堪回首”来总结。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仍然很大,但至少官方态度还搭着一块儿“减负”的遮羞布,但笔者那个时候“减负”的提法还未出现,从小学到高中,学校和老师最热衷的就是排名次,不但一个班级内部...
评分走神也是一种精神 评《走神的艺术与科学》 我的海马体里储存的第一条关于我走神的记录,是我的小学上课的时候,这边听着老师讲课,心飞到了窗外的小树林中,想象着自己在树林中穿梭,鸟语花香之下的我幸福地歌唱……老师的一个粉笔头中断了我的走神。从那之后走神的记录信息就...
评分手机APP上有个应用叫“花儿”,这个应用致力于帮助那些爱走神的人,打开这个应用就等于种下了一朵花,而在次打开它,就是你此次致力于“专注”的时间。比如,你开始读一本书,打开“花儿”,当你意识到自己进入走神状态的时候,就可以再次打开“花儿”。据说,循序渐进“分神”...
评分文/宝木笑 不知有多少朋友和笔者一样,每当回忆高中的学习生活时只能用“不堪回首”来总结。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仍然很大,但至少官方态度还搭着一块儿“减负”的遮羞布,但笔者那个时候“减负”的提法还未出现,从小学到高中,学校和老师最热衷的就是排名次,不但一个班级内部...
【2017.47】太有意思啦,走神也能走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喂,谁说走神是不认真啦,我们是在做思想的漫游,精神的穿梭,不要打扰我们的创造力
评分出现了很多看过的书;没什么特别大的收获;基本就是把本雅明的理论用心理学实验重复验证了一遍的双层叙述套路。
评分书壳和书名是最有趣的部分。走神的必要性,经常走神的人也通常是最具有创造性的人。
评分一本“反传统、反专注”的为走神正名之作!读了它之后,不再因走神而自责,转而在走神中挖掘创意!新技能get!以及,封面上的蒙娜丽莎和小飞机太有意思啦!
评分一时竟不知道如何归类这本书,从名称来看是一本独辟蹊径的分析观点,但可惜内容和题目相差甚远,在每一个传统分析的基础上最后再补一句走神……,可能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已经走神了。不过毕竟是一个冷僻的分析线路,能走多远不是作者能够决定的吧。中间介绍的一些参考书籍,经过作者的总结还是很意思的,权当一本书单来用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