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疯狂之名

以疯狂之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群言出版社
作者:杨添围
出品人:
页数:231
译者:
出版时间:2017-2-1
价格:4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568495
丛书系列:斯坦威人文丛书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法律
  • 社会学
  • 真VS假的疯狂
  • 法律史
  • 精神世界我们不懂
  • 是真疯狂,还是假装异常
  • 精神病
  • 疯狂
  • 心理
  • 悬疑
  • 犯罪
  • 人性
  • 边缘
  • 扭曲
  • 真相
  • 救赎
  • 黑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自十八世纪以来,降逐渐成熟的临床精神医学以及近两百年来英美地区累积的案例与法庭判决,对当代司法精神鉴定起了关键的指引作用。但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个案史,却少有人仔细推敲、了解其前后脉络。

《以疯狂之名》作者杨添围是国内少数司法精神医学的专家,采取历史辩证的观点,将许多具有指标意义的着名案例,做了深入浅出的探讨。透过行刺维多利亚女王而遭流放澳大利亚的爱德华‧奥斯福、因爱慕女演员茱蒂‧福斯特而刺杀雷根的辛克利,到血洗乌托亚岛的挪威杀人魔布列维克等案的详尽介绍,作者解释精神异常抗辩的观念演变、评鉴标准、各派观点与舆论媒体的影响。由于事涉人权、正义等面向,这类案件向来颇多争议,法庭上攻防不断,因此读来饶富趣味,堪称一本精神异常抗辩的历史演义。

作者简介

杨添围:1963年生,台北艋舺人。高雄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在台北市立疗养院完成精神科住院医师训练,目前为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松德院区精神科主治医师。2015年9月中开始兼任院区院长。

为了探索犯罪学与精神疾病的相关性,2007年取得台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硕士学位。杨添围除了一般精神疾病的诊疗工作之外,最主要热衷于司法精神鉴定的工作以及司法精神医学的教育训练。除了精神科医师工作外,偶尔会在网络上发表精神医学、异常行为以及犯罪相关的文章。

目录信息

自序:我们终将克服难关
第一章马克诺顿:揭开现代精神异常抗辩的序幕
前言
早期的免责观念
疯人、孩童与野兽
是非对错准则的起源
启蒙时代到工业革命之间的数个审判
肚子里的魔鬼与邪恶的管家
特鲁里街皇家歌剧院枪杀案与妄想准则
贝林罕的绞刑台:妄想准则的否定?
行刺女王:妄想准则以及不可抗拒之疾病冲动
世纪之审:丹尼尔•马克诺顿案
案件经过
审判过程
贵族院的五个提问:历史性的马克诺顿判决
〔不可不知的重要人物〕再生之旅:从弒君者到正直良善的公民
重生的自由人
“我杀了维多利亚”
等候女王发落
尾声
第二章 马克诺顿法则与不可抗拒之冲动
马克诺顿法则之个别元素
1. 心智疾病
2. 理性缺损
3. 知晓
4. 行为之本性与特质
5. 错误
对马克诺顿法则的批评
新罕布夏法则:产物法则的前身
不可抗拒之冲动?
从不可抗拒冲动到自我控制准则
〔不可不知的重要人物〕苏格兰人马克诺顿
黑衣女王的八次劫难
帝国崛起:不安的维多利亚时代
马克诺顿的刺杀
审判与监禁
后语
第三章医疗准则的法庭实验与典范再临:从达伦法则到模范刑法典
马克诺顿法则,废或存?
产物法则与达伦判决
达伦案:三度入院窃贼引发的法庭实验
实验的结果
1962年麦克当诺判决
典范再临:模范刑法典法则
第四章以疾病之名:局部精神异常与单一狂躁症
精神异常:宛如野兽或全然疯狂?
精神异常的各种样貌
单一狂躁症
昂希妲‧葛尼耶与杀人狂躁症
专家证人:精神科医师出庭
局部精神异常与妄想准则
典范转移:诊断概念的改变
第五章 来自苏格兰的另类思考:减轻责任
局部精神异常与部分责任
“疯老爷”汀沃案
引进英格兰
减轻责任立法之后
第六章 狂烈的爱:辛克利案与精神异常抗辩改革
“史上最伟大的爱情展示”
从未谋面的影迷
刺杀行动开始
希尔顿饭店前的枪击
辛克利的审判:专家的战争
全民运动:抨击精神异常抗辩
因精神异常而无罪的留置
力图改革:限缩、废除或替代
举证责任与专家证词
改革成效
废除精神异常抗辩
限缩法律准则
举证责任
有罪但有精神疾病
第七章 精神异常抗辩别来无恙
认知准则与控制准则
疾病原则与产物法则
无罪,但自由了?
挪威悲剧:722大屠杀
坏或疯
专家的战争或舆论的审判?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很少有像这样的一本书 看着书名就觉得很有意思 但读起来又是那么晦涩难懂 但仍不愿意放弃它 虽然某人在我打着瞌睡 还不愿意撒手它的时候 一个劲地劝我 算了吧 好书还有很多 精神异常抗辩 真的很有意思 医学认定的原则 和法律确定的原则 以及陪审团为代表的 社会大众的确定原则 ...  

评分

很少有像这样的一本书 看着书名就觉得很有意思 但读起来又是那么晦涩难懂 但仍不愿意放弃它 虽然某人在我打着瞌睡 还不愿意撒手它的时候 一个劲地劝我 算了吧 好书还有很多 精神异常抗辩 真的很有意思 医学认定的原则 和法律确定的原则 以及陪审团为代表的 社会大众的确定原则 ...  

评分

[张一书评]精神异常抗辩,任重而道远 读杨添围《以疯狂为名》 文:张一 2017年5月 精神异常抗辩,说白了就是对罪犯分子是否有精神病的辩护与免责。当今中国社会,这已经是一个容易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虽然以精神病为名进行无罪辩护已经写入《刑法》,但是由于精神病认...  

评分

首先我承认,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对精神疾病的一是成都显著提高了,而司法公正也是从古至今都备受人们重视。 《以疯狂之名:英美精神异常抗辩史》这本书是我们所不熟知的一个领域——精神司法鉴定,精神鉴定和司法的交界领域,有关精神司法鉴定的情景也会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生活...

评分

很少有像这样的一本书 看着书名就觉得很有意思 但读起来又是那么晦涩难懂 但仍不愿意放弃它 虽然某人在我打着瞌睡 还不愿意撒手它的时候 一个劲地劝我 算了吧 好书还有很多 精神异常抗辩 真的很有意思 医学认定的原则 和法律确定的原则 以及陪审团为代表的 社会大众的确定原则 ...  

用户评价

评分

精神病司法抗辩研究专著,视角和分析都很好,不失为一本好书。但是书中存在段落反复重复,中国台湾翻译与内地翻译交替出现,最后一章的注释甚至文本中的编号错位对不上。20170918宝实阅一过。

评分

出于对精神异常抗辩这一话题的兴趣,买了这本书。书的内容、历史事件、解释点还是足够的,也是很有趣的。但感觉作者在撰书时并没有想好书的架构,因此出现了很多反复提及的段落,导致读感欠佳。当然,我们可以说这种回旋往复是章节深入之前的回顾,但对于需要成书、出书的作品,这样的设计还是让人略微失望。语言上强浓的翻译腔在许多地方造成歧义,难感司法解释的严谨状态。不过,对于书中主题的探讨自身就已经有了先天厚重的补白意义了,是值得肯定与期待的。

评分

英美历史上因为精神疾病诊断而减刑的案例,作者探讨的角度很有趣。

评分

已购。关于对精神病不追究刑事责任这一原则在英美法系中沿革,法制史的一个侧面。各章节有重复的部分,校对也有问题,前后译名出现不同,但总体上资料性不错~马克诺顿法则:在每个案子中,我们都应先告知陪审团成员,每个人基本上都先假定是精神正常的,并且具有足够程度之理智为其犯罪行为负责,除非与此假定相反的状况能够获得令陪审团满意的证明,而将此假定推翻。被告唯有能清楚地证明其在犯行当时,系因心智疾病导致理性缺损,以至于无法知晓其行为之本性与特质;或者,其纵使知晓行为之本性与特质,亦不知晓此行为系属错误。之后还有产物准则,不可抗拒之冲动法则

评分

虽然有很多重复引用的地方,但是涨知识了,法律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思考的领域!还有,因精神病无罪,比有罪要可怕多了……这是最让我意外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