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宗教与伦理

古代宗教与伦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来
出品人:
页数:432
译者:
出版时间:2017-4-19
价格:6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280157
丛书系列:博雅英华·陈来著作集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哲学
  • 陈来
  • 古代宗教与伦理
  • 历史
  • 儒学
  • 中国
  • 古代思想史
  • 古代宗教
  • 伦理思想
  • 中国传统文化
  • 哲学
  • 儒学
  • 道教
  • 佛教
  • 礼制
  • 思想史
  • 社会伦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陈来老师的代表作,初版于1996年,再版于2009年。本次与三联书店合同到期之后,陈老师将对此书转到北大,并进行增补。本书试图用西方学者的文化观念去讨论中国文化的根源,作者从黑格尔到雅斯贝斯再到帕森斯发展起来的轴心时代理论入手,运用大量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进行理解,从整体信仰的转变和政治权利的强化的角度,论述了从巫觋文化到祭祀文化再到礼乐文化的演进。周代文化模式的最终形成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调。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统统都纳入"礼"的范畴下,形成一个政教德法合一的体系。全书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三代的宗教活动来探讨先人对世界及其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的理解。

作者简介

p260-261,第六章《禮樂》開頭,將「豊」字皆誤爲「豐」字。

目录信息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一 轴心时代与前轴心时代
二 文化模式与精神气质
三 宗教的理性化:巫觋文化、祭祀文化与礼乐文化
四 大传统与小传统
五 儒家思想的根源
第二章 巫觋
一 绝地天通
二 古巫
三 说巫
四 巫术与萨满
五 巫祝与巫史
第三章 卜筮
一 遗存的解释
二 占卜的起源
三 巫术与占卜
四 卜与筮
五 筮法与筮辞
六 《周易》的意义
第四章 祭祀
一 从巫术到祭祀
二 神灵与崇拜
三 殷商信仰体系
四 殷人的祭祀活动
五 殷代宗教的特点
六 周代的祭法
七 周代的祭祀与神鬼观念
八 古代宗教的类型
九 文化演进与文化精神
十 从自然宗教到伦理宗教
第五章 天命
一 商书中的天帝观
二 周公早期的天命观
三 摄政时期周公的思想
四 还政以后的周公思想
五 《尚书》中的天民合一论
六 西周思想的意义
七 《洪范》与西周政治文化
八 《诗经》中的西周天命观
九 西周后期的前儒家
第六章 礼乐
一 释礼
二 三代礼制之损益
三 礼的起源与结构
四 《仪礼》与周代礼俗
五 周礼与周代的文化模式
六 礼乐文化的人文功能
七 礼与乐
八 三代文化的精神气质及其演进
第七章 德行
一 释德
二 明德与敬德
三 孝与三代的德行
四 德行的社会根基:周代的生活共同体
五 周代的宗法文化
第八章 师儒
一 古人论儒
二 近人说儒
三 晚近释儒
四 西周的师儒与教化
五 西周的国子教育
六 孔子说儒
参考书目
后记
“博雅英华:陈来著作集”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虽是哲学的著作,看起来不伤脑力亦不艰涩。除了解读文献之外,用了很多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来辅助阐释,个人觉得思路很清晰,而且读者一看就能顿时明白作者的思维。 可以说是为我们列出了一种阐释思维。  

评分

评分

评分

三代以及三代之前两次大转变 颛顼帝改革 周公制礼作乐 ——兰初君 此篇文章是最近参加新民学盟读书会时的“作业”,现在整理出来,分享之。 一、什么是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观点: 雅斯贝尔斯认为,在经历了史前和古代文明之后,在公元前500年左右...  

评分

三代以及三代之前两次大转变 颛顼帝改革 周公制礼作乐 ——兰初君 此篇文章是最近参加新民学盟读书会时的“作业”,现在整理出来,分享之。 一、什么是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观点: 雅斯贝尔斯认为,在经历了史前和古代文明之后,在公元前500年左右...  

用户评价

评分

围绕前儒家时期社会重要思想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实考察,材料之丰富非我辈可以一次读懂,实为了解关于前儒家时期的学术史的必读书。可惜的是,考察过于细致,反而没能勾勒出清晰的儒家思想的由来的脉络,进而没能形成系统的学说,且前半部分大量引用西方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显得有些累赘,窃以为完全可以暂时抛开西方概念,仅针对中国情况进行研究,在理清中国专属的文化概念之后,再另写专著进行中西方对比。

评分

夏代巫覡发展为殷商祭祀,再发展为周代礼乐,成为儒家的思想源泉。武王伐纣,周公东征,周公心怀戒惧,既宣告汤武革命乃天命转移,又告诫天命无常,须重视民心,形成天民合一的天命观。其实后世当今无法摆脱传统,只是换了语言形式,民心与初心,天命与使命,就像人无法摆脱童年,只是换了口吻和时装。

评分

围绕前儒家时期社会重要思想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实考察,材料之丰富非我辈可以一次读懂,实为了解关于前儒家时期的学术史的必读书。可惜的是,考察过于细致,反而没能勾勒出清晰的儒家思想的由来的脉络,进而没能形成系统的学说,且前半部分大量引用西方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显得有些累赘,窃以为完全可以暂时抛开西方概念,仅针对中国情况进行研究,在理清中国专属的文化概念之后,再另写专著进行中西方对比。

评分

企图用众多世界学术的研究成果,人类学,宗教学,文化学等等,用以阐释夏商周时代的宗教与伦理,可惜的是,书本容量毕竟是有限的,当介绍了一大堆理论之后,乱花丛中那些自己的观点反而成了点缀。

评分

印刷质量不敢恭维,存在错字和缺字的现象。刚看到第60页,已经发现了有第8页“学振”错字和第56页“三曰”缺字,希望再版时修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