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高度原创力的中国当代哲学家赵汀阳,曾提出“天下体系”这一概念,引发西方学界热议——如今,他再度提出“分叉”概念,从最根本的问题入手,试图重新汇通中西哲学。
★ 作者的论证平实却又明晰,尽管跳跃于文学(博尔赫斯、《三体》)、畅销历史(《人类简史》)、伦理学疑难、人工智能等话题,但最终都直指形而上学中的核心问题:什么是存在?
★ 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深入解析前沿科技对人类生存的终极挑战:人工智能的崛起,对于人类命运到底意味着什么?
“万物为什么存在而不是不存在?”这个问题自古代以来,就萦绕在中西思想家心头。《四种分叉》从时间、语言、道德、意识这四个维度,对这个古老问题进行了新颖而富有深刻的见解,从而揭示了存在与非存在、可能性与必然性问题,并不仅仅是学院派技术性的讨论,它们更关乎人类生存的独特性、历史性与伦理尊严。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长城学者,当今国内最具有原创性等思想家之一,主要著有《论可能生活》《天下体系》《第一哲学的支点》《坏世界研究》《天下的当代性》《惠此中国》等。
读书笔记364:四种分叉 关于思想的小书,涉及未来,选择和生存问题。 就时间来讲,人无法把控的是未来,只有神才能存在于无限的时空,时间既行进向过去,也走向未来,到又一起向现在聚集,我们只可以推断一部分未来。 伦理的两难在于取舍,火车轨道的选择困境在于本质上讲五个...
评分共时性虽然可以建立内在空间,容纳诸多事物,但有限主体性的意识却无法超时间,既定是永恒的,但可能性却是另一种永恒。现时性是芝诺式的无长度的几何点。时间性的存在与意识创造的内在时间达到当代性(contemporary,也就是阿甘本所说个人与时代的不合时宜的接触) ,但现代性...
评分读书笔记364:四种分叉 关于思想的小书,涉及未来,选择和生存问题。 就时间来讲,人无法把控的是未来,只有神才能存在于无限的时空,时间既行进向过去,也走向未来,到又一起向现在聚集,我们只可以推断一部分未来。 伦理的两难在于取舍,火车轨道的选择困境在于本质上讲五个...
评分赵老师曾在《论可能生活》的前言中说道:“世界和生活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我的一个朋友对此感到困惑。他原本期望在书中找到生活的谜底,可赵老师却几乎否定了某种终极真理存在的合理性,代之以看似更为费解的矛盾和悖论。 也许生活的事实就是无解的悖论? 也许是人们对生...
评分赵老师曾在《论可能生活》的前言中说道:“世界和生活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我的一个朋友对此感到困惑。他原本期望在书中找到生活的谜底,可赵老师却几乎否定了某种终极真理存在的合理性,代之以看似更为费解的矛盾和悖论。 也许生活的事实就是无解的悖论? 也许是人们对生...
主要看人工智能部分。强调理性,而忽略了意识。
评分地铁上的哲学书
评分“国内最具原创性的哲学家”
评分生活与历史都只有可能而没有必然。可能生活真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说法。
评分电车难题经一解析,还真是庸俗无聊的设定,大收获。人工智能的自掘坟墓论述有意思,现在以另一种视角观察科普读物,有新体会。重读博尔赫斯。继续思考时间本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