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镜

人之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作者:邓晓芒
出品人:
页数:196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0-31
价格:35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6391474
丛书系列:思想家 当代哲思
图书标签:
  • 邓晓芒
  • 哲学
  • 文化研究
  • 文学
  • 比较文学
  • 心灵
  • 心理学
  • 文化
  • 人性
  • 镜像
  • 自我认知
  • 心理
  • 成长
  • 哲学
  • 反思
  • 内在
  • 觉醒
  • 存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之镜》以“镜子”比喻在中西文化中所体现的差异。引出中西人格的比较,重点放在中国人的人格之上。作者通过分析关云长与阿喀琉斯、贾宝玉与唐璜、屈原与浮土德等六组对位人物的人格结构。以“品格”与“性格”,“情”与“爱”,“辩白”与“追求”等关键词为导引,反思中西文化传统所造成的“自我意识”。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邓晓芒长期从事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和翻译,是国内第一位从德文原文翻译康德的学者,他的哲学著作及美学著作在当代学界和思想界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力。

目录信息

总 序 张炯
新版序
镜子的故事(代前言)
上篇 人格之镜/1
第一章 品格与性格:关云长与阿喀琉斯的比较/8
第二章 赤诚与虔诚:唐三藏与早期基督徒的比较/23
第三章 情与爱:贾宝玉与唐璜的比较/47
下篇 人生之镜/91
第四章 命运与罪感:《封神演义》与《麦克白》的比较/97
第五章 卑贱意识与高贵意识:《水浒传》与《失乐园》的比较/119
第六章 辩白与追求:屈原与浮士德的比较/154
结束语/19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对中国文化批判的确在理,主要是前三篇加上水浒那篇,并且默认了“宗法等级”先天威压的存在;中国式的赤诚本就扎根于朴素的部落文化观念,在等级制的扭曲下分化成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两条路径——而最朴素与自然的生活路径则必然是“蛮”和“痞”——礼乐则来...  

评分

关云长与阿基琉斯 中国人更关注一个人的品格(属于道德范畴),西方人更关注于人物的性格(属于认识的范畴)。

评分

传统上,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肇始于黄河流域的道德,建立在一个集体劳作的宗族社会上。在面对穷山恶水的时候,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必然强调群体合作。于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道德观念,它本身并不重视个人,而是强调个人必须融入到集体中去。 即使经过孔孟的发扬,这种道...  

评分

因最近改《三国演义》,深有感触。只是对本书的《品格与性格——关云长与阿喀琉斯的比较》一章做一个大致的整理和归纳。 从关云长与阿喀琉斯的比较中看中西人格形象的差异 对一个人的人格的评价,从最外在的方面说,首先有两种不同的标准,一是按其“...  

评分

关云长与阿基琉斯 中国人更关注一个人的品格(属于道德范畴),西方人更关注于人物的性格(属于认识的范畴)。

用户评价

评分

语言和妹妹残雪一样流畅。名为比较,其实主要在批判中国传统人格结构的“赤子情结”,或者可引申至另一本书《巨婴国》。镜子理论比较有趣,但阐述不够深入浅出。读的时候就预料到有人会批评这本书“崇洋媚外”。

评分

理科生读这种没有论据的书,实在是读不下去。并未论及人性本质

评分

本书从西方古典文学作品中选取几部与中国古典文学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比较,把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放在尖锐的对比关系中来考察,对我们反思自身文化传统所造成的人格结构有所启发。

评分

对中国文化的批判性很强,深度广度和力度足以见其魅力和勇气,但整本读下来有种完全抬高西方贬低中国的感觉到,看来大师的作品也要辩证地读

评分

真心是好书,镜子里看看自己,也许里外都不是人,中西方人格的差别呀,基本忘没了,但是真是享受这个思辨过程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