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头是一件了不起的作品。在五种官能中,单单是头部就掌控了其中的四种,它严密地包裹住大脑,并且拥有整个身体最富有表现力的肌肉群。
头是人类极具区别性的特征,将我们的内心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尽管头拥有如此超群的能力,但也经历过黑暗时期,在人类历史上,主要表现为斩首或割取敌人首级。无论是一些西方的收藏家对干缩头颅的需求激发了大屠杀,还是二战中美军士兵把日本人的残肢送回亲人身边,无论是杜莎夫人将被斩首的罗伯斯庇尔的头做成塑像,还是达米恩•赫斯特在停尸房拍那些被砍下来的头颅,无论是盗墓骨相学家还是痴迷于头骨的科学家,人类学家弗朗西斯•拉尔森探究了我们这种对被砍掉的头颅的一种可怕的迷恋,并对此进行了严肃深入且有趣生动的探究。
本书研究充分,文辞极为精妙,其发现影响深远。当然,不可避免地具有黑色幽默性质,每章中关于人类学和历史学的披露描绘技巧娴熟,又异常扣人心弦。此外,本书还会经常挑战读者关于文明与野蛮、西方世界与“其他世界”、暴力与医学、宗教与礼教之间的二分式理解。
仅指出一点,弗朗西斯•拉尔森是杜伦大学的人类学学院荣誉研究员,而不是牛津大学。
以前读过这种类型的书,比如“厕所文化史”、“海盗文化史”之类的,感觉也不完全是科普读物,一直不清楚这类书籍应该如何归类。幸亏本书的作者反复强调自己是人类学家,那么这本书可以归为人类学的书籍应该没错。 本书从一颗有名的头颅开始讲起——英国“护国公”克伦威尔的人...
评分以前读过这种类型的书,比如“厕所文化史”、“海盗文化史”之类的,感觉也不完全是科普读物,一直不清楚这类书籍应该如何归类。幸亏本书的作者反复强调自己是人类学家,那么这本书可以归为人类学的书籍应该没错。 本书从一颗有名的头颅开始讲起——英国“护国公”克伦威尔的人...
评分书名起得不错,有猎奇心理的人或是喜欢重口的人,在没看到内容的时候就会被书名所吸引,本书的噱头就是一位女士所著的有关“砍头”的历史。客观地说,这是一个偏冷门的研究和写作方向。 书中不是按照历史的时间线来讲述内容的,而是分专题来向大家介绍相关有关“砍头”的历史与...
评分关于砍头,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是一个与生命对话,与死亡对话的话题。我未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这大概是沉重且令人窒息的一本研究性专著。然而当我真的走进作者的叙述当中,我发现并非如此,作者将很血腥的内容注入了一份人性层面的关照,另外她的叙述风格充满体贴,增加了...
评分拿起《人类砍头小史》这本书,纯粹是处于猎奇心理,砍头?没有见过,但是,愿闻其详。那感觉,类似于在布拉格漫游,偶然遇到较小众的景点,如性博物馆,人骨教堂,即便预料里面阴森可怖,也是一定要去一探究竟的。生死、血肉、性欲,永远是最容易唤醒人感官刺激的主题。 这本有...
人类的头颅崇拜史是人类身体崇拜的一部分,只是近代以来带有原始基调与狂热情绪的崇拜色彩淡化,渐变成为了身体关注与身体反思。如果一定要为某个特殊部位的崇拜——比如头颅——找一个意识形态的根源,那么那位丢了头颅的笛卡尔估计难免躺枪。《人类砍头小史》全书也不厚,方方面面照顾到的写法倒是颇有大家风度,尤其是讨论艺术作品中的头颅一节,隐隐让我想起前不久读的彼得•盖伊的大部头,只不过,拉尔森穿花度柳,轻盈许多。
评分人类的头颅崇拜史是人类身体崇拜的一部分,只是近代以来带有原始基调与狂热情绪的崇拜色彩淡化,渐变成为了身体关注与身体反思。如果一定要为某个特殊部位的崇拜——比如头颅——找一个意识形态的根源,那么那位丢了头颅的笛卡尔估计难免躺枪。《人类砍头小史》全书也不厚,方方面面照顾到的写法倒是颇有大家风度,尤其是讨论艺术作品中的头颅一节,隐隐让我想起前不久读的彼得•盖伊的大部头,只不过,拉尔森穿花度柳,轻盈许多。
评分抱着猎奇的心态入的,沒想到是一本絶佳的人類学思維普及教材。……嗯,是算不算是对“头颅中心主义”的批判呢?
评分索然无味。
评分人类的头颅崇拜史是人类身体崇拜的一部分,只是近代以来带有原始基调与狂热情绪的崇拜色彩淡化,渐变成为了身体关注与身体反思。如果一定要为某个特殊部位的崇拜——比如头颅——找一个意识形态的根源,那么那位丢了头颅的笛卡尔估计难免躺枪。《人类砍头小史》全书也不厚,方方面面照顾到的写法倒是颇有大家风度,尤其是讨论艺术作品中的头颅一节,隐隐让我想起前不久读的彼得•盖伊的大部头,只不过,拉尔森穿花度柳,轻盈许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