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美] 汉娜·阿伦特
译林出版社
安尼
2017-1
420
59
平装
9787544764940

图书标签: 汉娜·阿伦特  历史  二战  社会学  政治哲学  极权主义、威权主义政权  政治学  德国   


喜欢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的读者还喜欢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23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描述

●汉娜•阿伦特极具争议性的著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犹太政策进行全面总结,提出著名的“平庸的恶”概念,引发西方思想界长达五十年的争论

●详细记录纳粹战犯庭审全过程,还原历史现场,探讨战后审判的合法性

●无删节简体中文全译本首次出版

●特别收录阿伦特德文版自序与德国史学巨擘汉斯·蒙森导读

1961年,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纳粹战犯、“犹太问题最终解决方案”重要执行者阿道夫•艾希曼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审判。汉娜•阿伦特就这场审判为《纽约客》写了五篇报告,后集结成书。《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详细记录了这次引发全球关注的审判的全过程,并结合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提出了“平庸的恶”的概念。恶的化身未必是狂暴的恶魔,也有可能是平凡、敬业、忠诚的小公务员。艾希曼由于没有思想、盲目服从而犯下的罪并不能以“听命行事”或“国家行为”的借口得到赦免。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著者简介

汉娜•阿伦特(1906—1975) 美籍德国犹太哲学家,曾师从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自1954年开始,阿伦特先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开办讲座;她还担任过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阿伦特以《极权主义的起源》(1951)、《过去与未来之间》(1961)和《论革命》(1963)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及其天才的洞见和隽永的智慧,为当代政治哲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上令人瞩目的人物。


图书目录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舆论想要一份“替罪羔羊”的庭审秀,但阿伦特给出的是一份思想性超前的报告:她勇敢的跳出了审判本身,洞见人性,在政治哲学体系下剖析极权(官僚)机制下的“齿轮”。极权体制淡化人性,让人成为罪恶机器下的小齿轮。而正是不思考,让平庸如艾希曼之类的人成为那个时代罪大恶极的人之一。思考的缺席,良知的偏离铸成了一种新型的罪恶,而法律的逻辑似乎在这种新型罪恶上已然失效。阿伦特了冒天下舆论之大不韪,但确道出了最尖锐的问题所在,至今让人无法停止反思。“政治不是儿戏。论及政治问题,服从就等于支持。”那么当下的我们毫无疑问也是在平庸之恶的范畴中持续麻木。

评分

隔了六七年再读,还是觉得很震撼。其中“平庸的恶”这个概念,特别让我想到wg,想到anti-rightist。让普通人变魔鬼的是极权政体,让宣传的教条取代了最基本的人性。另外,这个中文版相当不错。

评分

断断续续读完,前面颇觉繁冗,后面渐入佳境。阿伦特真是长于说理短于叙事,无论是对艾希曼审判的庭审报道,还是对纳粹屠犹背景的介绍,都显得有些拖沓杂乱。副标题中的“平庸的恶”虽是直到书末才出现,但贯穿于阿伦特塑造的艾希曼形象始终,然而这个后来被当做焦点探讨的主题却非本书格外着眼所在;阿伦特最为关注的是,对于在可称为“行政性屠杀”的集体犯罪中的具体犯罪人,如何通过一场合乎犯罪性质的恰当审判予以惩处进而伸张正义。无疑,阿伦特认为耶路撒冷对艾希曼的审判没能达到她所期望的标准,甚至是浪费了这个经典的案例。结语处对“反人类罪”的探讨是本书的精华所在,推荐一阅。本书翻译基本过关,但未能传达出阿伦特因之备受批评的尖锐风格。

评分

阿伦特确实是个不妥协的勇士,言辞锋利,绝不畏惧,为阐释观点,不惜四面树敌。她的观察异常敏锐,思考相当深入,平庸之恶概念确乎石破天惊。本是一本法庭审判记录,却给人很多的启发。这样的书值得更多的人阅读。

评分

完全能理解阿伦特对艾希曼的刻画引起的反弹,但是能跳出苦难本身来看灾难形成的,从而累积更好的经验来杜绝未来灾难的再次发生,确实要比已经看了太多杀戮的描写而来得更有层次。因为发表的文章连载于《纽约客》,也某种程度上让本书的观点更为独特激进,下结论下的更狠,这也能保证阿伦特的观点过了几十年,仍然有一定程度上的生命力。艾希曼这个形象非常的活,但是也许也只是活在阿伦特的笔下,真正的艾希曼,恐怕艾希曼自己也不清楚是如何,但是通过艾希曼也窥见在极权主义下,自以为没有恶的人,是如何走向了真正的大恶。至于这样的恶是不是平庸,从结果看,真的不能叫平庸了。

读后感

评分

1961年4月上旬前往以色列旁听艾希曼审判,一个月之后离开,5月10日抵达比利时,在巴塞尔呆了一周,见面雅斯贝尔斯,5月17号前往慕尼黑,住到6月中旬。在此期间,她给友人玛丽·麦卡锡的信中提到了关于此前不久耶路撒冷之行的感受;后来回到美国开始撰写此书,阿伦特致玛丽信中...  

评分

评分

评分

每一场审判的中心,都是被告这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个人有他自己的故事,是一个糅合了各种属性、特征、行为方式和生活境遇的独一无二的合成体。 ...... “不思考”和愚蠢完全是两回事。……一个人在面对死亡、甚至站在绞刑架下的时候,除了他在这辈子参加过的葬礼上听到...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