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0001
上捲
第一編清帝遜位與清朝覆亡
清王朝覆亡百年祭(李文海)/0003
速成新政與清廷覆亡(關曉紅)/0017
清末十年新政改革與清朝的覆滅(崔誌海)/0031
為什麼中國人在1911年選擇瞭革命?(周育民)/0043
政治改革的啓動與清朝的覆亡(喻大華)/0054
清帝遜位與民國初年統治閤法性的闕失
——兼談清末民初改製言論中傳統因素的作用(楊念群)/0064
多民族國傢傳統的接續與共和憲政的睏境
——重審清帝遜位係列詔書及1911~1912年“大妥協”(章永樂)/0093
第二編民國肇建與民初政治
士紳與民國肇建(汪榮祖)/0113
走進新時代:進入民國之烽火連三月(桑兵)/0130
“亞洲的覺醒”時刻的革命與妥協
——論中國的“短20世紀”的開端(汪暉)/0173
為何權力代替瞭權威——民國肇建百年的反思(許紀霖)/0196
民國元年南京留守府裁遣軍隊探析(冀滿紅張遠剛)/0215
曹錕“賄選”控告的法律證據研究(楊天宏)/0225
第三編立憲共和的觀念與實踐
從Republic到“共和”:一個西方概念的近代中國之旅(李恭忠)/0257
兩種聯邦製的區分與“中央集權—鄉邑自治”的結閤
——康有為海外遊記中的“封建—郡縣”問題(張翔)/0293
辛亥革命期間康有為“虛君共和”觀念再辨析(李愛軍)/0323
立憲乎,共和乎?——辛亥革命前後楊度的心路曆程(左玉河)/0342
駐外使領與清末立憲運動(郭雙林)/0365
“灤州兵諫”與“十九信條”齣颱(董叢林)/0387
有賀長雄與民初製憲活動幾件史事辨析(尚小明)/0402
北洋時期的“宣布共和南北統一紀念日”(唐啓華)/0416
第四編清末民初的政治認同與國傢認同
“晚清太子黨”:改革先鋒及其局限(馬勇)/0435
辛壬之際旗籍權貴集團的政治心態(孫燕京周增光)/0453
滿洲親貴與清帝退位(何瑜黃煦明)/0481
紫禁城小朝廷的社會史研究(1912~1924)(劉平孫昉)/0495
民族認同還是政治認同:清朝覆亡前後升允的政治活動考論(張永江)/0513
武昌首義後中國在日留學生的反應與活動
——基於日本外交檔案的考察(張昭軍)/0544
清季民族國傢認同理念之一側麵——以劉師培的論說為例(李帆)/0568
從帝國到民國嬗替之際國傢觀念的變遷(俞祖華)/0574
下捲
第五編清末民初的權勢結構及其變化
國進民退:清季興起的一個持續傾嚮(羅誌田)/0595
晚清地方督撫權力問題再研究
——兼論清末“內外皆輕”權力格局的形成(李細珠)/0621
1909年載灃罷袁事件引起的列強交涉
——英國外交密檔中的新發現(曹新宇)/0655
試析清政府地方自治改革的取嚮(顔軍)/0678
從“官民閤力”到分道揚鑣
——從湖南諮議局與巡撫的關係看清王朝的覆滅(楊鵬程)/0692
清末民初縣級財政的齣現與公款公産的轉變
——以江蘇省寶山縣為例(吳滔鍾祥宇)/0716
論清末民初政區劇變及其現實意義(華林甫高茂兵盧祥亮)/0741
第六編清末民初社會經濟的延續與轉摺
辛亥革命與近代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硃蔭貴)/0777
清末民初政治變革與民間資本銀行業(戴鞍鋼)/0791
1898~1913年中日大米貿易外交談判(〔日〕堀地明)/0801
辛亥鼎革後淮北的封建延續(馬俊亞)/0826
辛亥革命時期的江皖大水與華洋義賑會(硃滸)/0846
民國肇建與中國紅十字會的轉型(池子華)/0872
論晚清東北鼠疫應對期間的行業防疫法規建設(焦潤明)/0887
第七編清末民初思想觀念的變與不變
辛亥年“趙屠戶”名實蘊涵初探(劉世龍)/0903
寇連材之死與“烈宦”的誕生(馬忠文)/0922
民國社會輿論對匪患之反應
——以《申報》和《大公報》為例(1912~1934)(徐有威吳樂楊)/0950
從排詆佛教到提倡佛教——以清末民初張謇為主的討論(徐躍)/0965
清末欽定正史考論——兼談清末民初正史觀念的轉變(闞紅柳)/0987
民初童濛教育的變與不變——以商務版《共和國教科書》為中心(瞿駿)/1005
國傢建構語境下的婦女解放——從曆史到曆史書寫(楊劍利)/1021
附錄百年“清帝遜位”問題研究綜述(陳鵬韓祥張公政)/1043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