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認為本書“可能是最先描述晚清中國海洋史整體的書籍”。
本書嘗試將19世紀30年代至20世紀初華南沿海的貿易、海盜、船難、秘密會社與叛亂、徵稅、移民等問題都放在“海洋史”的主題下加以討論。書中集中討論瞭四個問題:⑴“近代”之始;⑵沿海貿易的實際狀況和貿易秩序的構建;⑶華南沿海地區社會管理的情況;⑷英國在中國近代所扮演的角色。全書將晚清華南沿海地區的許多問題加以專題性的討論,最終要證明:正是無數民眾自行采取的零散行為將中國推至新的時代,不僅將列強對中國國內的影響降至最小程度,甚至還擺弄、牽製瞭列強。
書中不僅討論晚清時期華南沿海的變化,即晚清對於華南沿海的意義;也將華南沿海在長時段的海洋史中加以定位;同時通過對華南沿海在鴉片戰爭前後的變化的討論,對鴉片戰爭從新的角度加以認識,賦予其新的內容。
村上衛,1973年齣生於日本靜岡縣濱鬆市,1997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1999年於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係研究科修士課程取得碩士學位,2012年取得東京大學博士(文學)學位。現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準教授。
文/严杰夫 尽管,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里,就发现了中国人走向海洋的证据。但在很长时间里,海洋对于中国人来说都保持着神秘色彩。而中国人真正开始理性地探索和利用海洋,可能需要到唐宋时代。唐宋时期,造船业的成熟和指南针技术的出现,令中国人得以能更深入地探索...
評分文/严杰夫 尽管,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里,就发现了中国人走向海洋的证据。但在很长时间里,海洋对于中国人来说都保持着神秘色彩。而中国人真正开始理性地探索和利用海洋,可能需要到唐宋时代。唐宋时期,造船业的成熟和指南针技术的出现,令中国人得以能更深入地探索...
評分文/严杰夫 尽管,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里,就发现了中国人走向海洋的证据。但在很长时间里,海洋对于中国人来说都保持着神秘色彩。而中国人真正开始理性地探索和利用海洋,可能需要到唐宋时代。唐宋时期,造船业的成熟和指南针技术的出现,令中国人得以能更深入地探索...
評分文/严杰夫 尽管,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里,就发现了中国人走向海洋的证据。但在很长时间里,海洋对于中国人来说都保持着神秘色彩。而中国人真正开始理性地探索和利用海洋,可能需要到唐宋时代。唐宋时期,造船业的成熟和指南针技术的出现,令中国人得以能更深入地探索...
評分文/严杰夫 尽管,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里,就发现了中国人走向海洋的证据。但在很长时间里,海洋对于中国人来说都保持着神秘色彩。而中国人真正开始理性地探索和利用海洋,可能需要到唐宋时代。唐宋时期,造船业的成熟和指南针技术的出现,令中国人得以能更深入地探索...
資料匯編沒有意思
评分重新認識廈門近代史的一部力作。
评分本書的結構,類似同一主題下鬆散的論文集,探討的不止於傳統上的“中國”與“外國”,而是更加詳細的闡述瞭,在近代社會變遷下,各個不同階層是如何應對,又産生瞭哪樣的變化,以及傳統中國式的管理和近代化西方式的管理之間的碰撞。書中細節豐富,角度多樣,對理解近代中國沿海的變化十分有幫助。
评分齣差福建幾天翻完
评分對殖民地英籍華人的身份探討細節豐富。結論部分以中間人經濟串起全書內容和整個中國近代經濟史,極大提升全書質量。這就是本書遠超過一般用鬆散關聯的論文攢起來的專著的地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