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新的角度,以一個外國人的眼光對作為晚清官員的袁世凱進行瞭分析,尤其是展示瞭他擔任直隸總督期間和在北京從1901年到1909年作為一位政府高級官員期間的活動。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書觀點:新軍和齣色的外交能力是北京對袁的倚重之處。積極參與改革警察、經濟、教育則是士紳階級對袁的呼應,這些加強瞭他作為北京和下層以及列強之前的權力鏈接點。北京對新軍財政及行政任命的控製使袁並沒有成為新式軍閥。改革的主要獲益者是士紳,普通百姓依然是改革的買單者而非獲益者。這時士紳階級得以強化自身。袁的經濟改革思路壓抑瞭普通商人的積極性,代之而起的是官僚買辦。北京實用主義的需求和大臣們淡薄的意識形態是袁在權力鬥爭中大起大落的部分原因。袁強烈的階級意識和對中央集權製的追求是他最終走嚮滅亡的根本原因。 大概這幾點。
评分論述鬆散,前後邏輯不嚴謹。觀點也沒有什麼新意。對於鐵良、鳳山等人的論述倒是蠻有啓發,點齣瞭自己以前視角所不及之處。
评分初稿1973年?成書於1980年?敘述挺平淡,有些論證和猜想略隨意,英國外交檔案用的特彆多。觀點:列強特彆是英國和慈禧的信任是袁的權力來源,在直隸的優秀政績、遍布中樞的盟友門生是其基礎。日俄戰爭後對日其實很警惕,外交上重視與列強的溝通;直隸教育經濟警察改革得到縣吏和鄉紳的支持,通過壓榨農民取得瞭成功,並在一些地區深入到瞭鄉村;利權收迴方麵有成有敗(東北);北洋軍比湘軍淮軍進步不少,更少的依賴個人關係。三個權力中心:朝廷、地方、士紳上,士紳權力的增長不必然以損害中央地方權力為代價,這點論述不詳值得再議。
评分史料運用不足,關於晚清權力建構的觀點感覺基本沿襲孔飛力,新意不夠。寫袁世凱警政改革部分值得多看幾眼。總體而言鑒於其成書年代,還是不錯的。(想瘋狂吐槽這個版的裝幀,掉頁到崩潰,整本書都散瞭強迫癥很想打人)
评分袁世凱總要弄一本看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