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督撫與清末新政

地方督撫與清末新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李細珠
出品人:
頁數:528
译者:
出版時間:2012-11
價格:9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973919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中國近代史
  • 清末新政
  • 李細珠
  • 曆史
  • 近代史
  • 地方督撫
  • 晚清
  • 清史
  • 清末新政
  • 地方督撫
  • 政治改革
  • 晚清史
  • 中央與地方
  • 近代中國
  • 官僚體製
  • 改革史
  • 曆史人物
  • 製度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地方督撫與清末新政》探討瞭地方督撫在清末新政過程中的思想與活動,尤其是地方督撫對清政府新政決策的參與及其影響,為清末新政史和晚清政治史的研究提供瞭一項實證性科研成果,為觀察晚清政治史上中央與地方的微妙關係以及晚清政治改革所體現的中國政治近代化問題提供瞭一個新視角,還可以為當今改革開放形勢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理論參考,具有重要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

著者簡介

李細珠,曆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圖書目錄

前言/1

第一章 清末地方督撫轄區變革與改製/15
第一節 裁撤漕運總督與蘇淮分省始末/16
第二節 開發濛疆與察哈爾、熱河及綏遠建省之議/22
第三節 川邊改土歸流與西康建省之議/28
第四節 裁撤雲南、湖北、廣東巡撫/31
第五節 東三省改製及其督撫建置/34

第二章 清末地方督撫群體結構與人事變遷/38
第一節 地方督撫群體結構的統計分析/38
第二節 地方督撫人事變遷的統計分析/43
第三節 地方督撫的群體特性及其對新政的影響/50

第三章 地方督撫與清末新政的啓動/55
第一節 清廷新政上諭探源/55
第二節 督撫商議聯銜復奏中輟/67
第三節 督撫紛起單銜上奏/77
第四節 姍姍來遲的江楚會奏/91
第五節 各方反應與新政的啓動/105

第四章 地方督撫與吏治改革——以裁革胥役、陋規與捐納製度為例/110
第一節 裁汰胥吏、差役與行政效率問題/110
第二節 裁革陋規與行政腐敗問題/119
第三節 捐納製度革廢與新政經費睏境/124
第四節 吏治改革與新政進程反思/133

第五章 地方督撫與立憲思潮及清廷預備立憲之決策/137
第一節 地方督撫與日俄戰爭前後的立憲思潮/137
第二節 督撫與五大臣齣洋考政/148
第三節 督撫與清廷預備立憲之決策/158
第四節 各方反應透視/170

第六章 地方督撫與丙午官製改革——以直督袁世凱、鄂督張之洞為中心/176
第一節 直督袁世凱與責任內閣製的提齣/176
第二節 清廷高層政爭與責任內閣製的流産/179
第三節 鄂督張之洞對地方官製改革的參與及其影響/193
第四節 清廷與地方督撫的緊張關係/204

第七章 民間輿論壓力與地方督撫的尷尬——以浙撫張曾敭與鞦瑾案為例/208
第一節 鞦瑾案激變之肇因/208
第二節 民間輿論攻擊之要點/211
第三節 官府之恐慌及其應對舉措/223
第四節 張曾敭齣處進退之尷尬/230
第五節 餘論:預備立憲時期民間輿論之發達及其政治影響力/238

第八章 地方督撫與災荒、民變及社會控製——以湘撫岑春蓂與長沙搶米風潮為例/242
第一節 預控不力/245
第二節 應變乖方/255
第三節 善後失策/267
第四節 餘論:利益糾葛與機製失靈及其後果/278

第九章 地方督撫與立憲派在諮議局的政爭——以江督張人駿與江蘇諮議局為例/282
第一節 張人駿對新政的態度/283
第二節 江蘇諮議局的開辦與張人駿/291
第三節 張人駿與江蘇諮議局的權限之爭/298

第十章 地方督撫、立憲派與清廷之間的權力博弈——圍繞國會請願與責任內閣製問題的探討/312
第一節 立憲派、地方督撫請願國會與責任內閣製/312
第二節 清廷內部載灃派、奕劻派對國會與責任內閣製的態度/321
第三節 清廷關於國會與責任內閣製的決策和地方督撫、立憲派的反響/326

第十一章 地方督撫平滿漢畛域思想與清政府滿漢政策的新變化
——以光緒三十三年之滿漢問題奏議為中心的探討/335
第一節 地方督撫平滿漢畛域言論/336
第二節 慈禧太後化除滿漢畛域懿旨探源/339
第三節 官紳奏議討論的問題及其應對之策/344
第四節 清政府滿漢政策的新變化/352
第五節 餘論:滿漢問題的睏境/358

第十二章清 末新政與地方督撫權力的演變——兼論“內外皆輕”權力格局的形成/363
第一節 清末新政時期地方督撫實際權力的消長/365
第二節 地方督撫乾政的影響力與清廷中央集權的實際效力/386
第三節 清末“內外皆輕”權力格局的形成/399

第十三章 辛亥鼎革之際地方督撫的齣處抉擇——兼論“內外皆輕”權力格局的影響/412
第一節 武昌起義以後各省督撫任職概觀/413
第二節 地方督撫對革命風潮的反應與應對策略/416
第三節 地方督撫在民國與清朝之間的齣處進退/433
第四節 “內外皆輕”的權力格局與清王朝覆滅及民初政治走嚮/439

餘論改良與革命的曆史選擇/444

附錄一 清末新政時期地方督撫履曆錶/451

附錄二 辛亥獨立各省都督任職背景錶/465

主要參考文獻/467
人名索引/490
後記/50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内容对得起价格。前两章流于算数。从第三章“江楚会奏”一节开始发力,至第十三章“内外皆轻”权力格局的影响,一气呵成,气韵连贯,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十二十三尤其精彩。清末十余年史事蕴于作者兄中,故而能慨然见于笔下。慈禧死后权力格局不稳,遂成五代兵革见于共和之...

評分

内容对得起价格。前两章流于算数。从第三章“江楚会奏”一节开始发力,至第十三章“内外皆轻”权力格局的影响,一气呵成,气韵连贯,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十二十三尤其精彩。清末十余年史事蕴于作者兄中,故而能慨然见于笔下。慈禧死后权力格局不稳,遂成五代兵革见于共和之...

評分

内容对得起价格。前两章流于算数。从第三章“江楚会奏”一节开始发力,至第十三章“内外皆轻”权力格局的影响,一气呵成,气韵连贯,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十二十三尤其精彩。清末十余年史事蕴于作者兄中,故而能慨然见于笔下。慈禧死后权力格局不稳,遂成五代兵革见于共和之...

評分

内容对得起价格。前两章流于算数。从第三章“江楚会奏”一节开始发力,至第十三章“内外皆轻”权力格局的影响,一气呵成,气韵连贯,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十二十三尤其精彩。清末十余年史事蕴于作者兄中,故而能慨然见于笔下。慈禧死后权力格局不稳,遂成五代兵革见于共和之...

評分

内容对得起价格。前两章流于算数。从第三章“江楚会奏”一节开始发力,至第十三章“内外皆轻”权力格局的影响,一气呵成,气韵连贯,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十二十三尤其精彩。清末十余年史事蕴于作者兄中,故而能慨然见于笔下。慈禧死后权力格局不稳,遂成五代兵革见于共和之...

用戶評價

评分

以被迫開始,以虛假結束。正所謂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終不可活。從內重外輕到外重內輕再到內外皆輕,一個王朝的痛苦與掙紮都濃縮其中。

评分

又一本傑作,原來細珠是漢子,一直當他是妹子。不錯,尤其是最後清末憲政,中央和地方督撫都完敗,而軍人集團的崛起的結論很有新意

评分

前幾章貌似宴席前循例的瓜子花生,中間的案例頗能開胃,最後幾章纔是大菜,提齣瞭“內外皆輕”的結論,有力的撬動瞭“內輕外重”的說法,更讓“督撫擅權”一類本就漏洞頗多的說法煙消雲散。清末政局脊梁已斷,發膚如沙,散亂於四周,注定瞭民初散沙化的格局。

评分

品相很漂亮,內容也不錯。就是有點貴瞭。

评分

今年的生日禮物,閱讀是為瞭感謝老楊的好意。三星中平之作,本書的前半部分可以叫做史料精緻的無謂堆砌,督撫書信電文、朝廷奏摺連番轟炸,簡直是催眠良藥(古文字太差),錶麵上看起來硬通貨一大堆,實際上給人的感覺是相關的分析和資料羅列是有意的為結論堆砌羅列,有資料而看不到真實的過程,讓人以為是作者有意的為結論碼字填充資料,這樣的隆胸效果很容易淪為標準化的學術樂色,前幾章不推薦。後半部就比較有意思瞭,張人駿和江蘇谘議局的一章最為生動,時人時事仿佛曆曆在目,曆史和人的復雜充分顯現;對內外皆輕的事實和邏輯分析是作者用心的成果,給人啓迪,突破羅爾綱的框架知道稱贊。閱讀這本書其他的收獲就是“張之洞是個最最狡猾的老狐狸“,不知道茅海建先生會拿齣什麼樣的成果,真是非常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