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

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梅然
出品人:
页数:636
译者:
出版时间:2016-3
价格:9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69404
丛书系列:世界政治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德国
  • 历史
  • 国际关系
  • 战略与战争
  • 政治学
  • 军事史
  • 战略
  • 近代史
  • 德意志帝国
  • 大战略
  • 军事史
  • 欧洲历史
  • 19世纪
  • 帝国主义
  • 地缘政治
  • 外交政策
  • 历史战略
  • 普鲁士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870年建立的德意志帝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堪称欧洲最强大和最繁荣的“崛起中”强国,但它在1914年走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由此衰亡。德意志帝国为何会走向大战?其背后的主要战略考虑是什么?基于大量著述和档案资料,本书涵盖了德意志帝国的四十余年历史,从国内政治、 经 济、军事思想、对外关系实践等多角度剖析了上述问题,强调了预防性战争思维的影响,也述及了当政者的政治性格的作用,对于一战前四十年中欧洲国际关系的宏观进程和其他大国在其中的角色也多有展现。本书较好地体现了对国际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介绍、借鉴和辨析,并在多方面提供了有新意或更中肯细致的看法。本书可被视为中国学者在一战前国际关系和一战起源问题上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可为当代中国对外关系实践提供某种借鉴,也适合作为国际关系史教学的基础读物。

作者简介

梅然,1969年生,199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1999年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留院工作至今。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国际安全与战略、国际关系史领域的研究与教学,著有《中心-侧翼理论:解释大国兴衰的新地缘政治模式》、《俄罗斯、海上霸权与世界政治的逻辑》等多篇论文,并参与撰写了《国际关系史》等著作。曾翻译《军事学说的来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法国、英国与德国》,[美]巴里·波森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目录信息

导论
第一章 德国走向大战:国内政治解释
第二章 德国走向大战:经济需求解释
第三章 对速胜的怀疑与追求:德国当局对未来战争的态度
第四章 俾斯麦的对外政策 1870-1881
第五章 俾斯麦的对外政策 1882-1890
第六章 世界政策与海军扩张
第七章 对外政策与预防性战争选择 1904-1907
第八章 对外政策与预防性战争选择 1908-1911
第九章 对外政策与预防性战争选择 1912-1914
第十章 七月危机:德国走向大战
第十一章 总结与拓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虽然取了一个颇为时髦的名字。但涉及的问题,却是一个老问题,那就是一战是如何爆发的。实际上它的副标题其实更为准确,那就是《德国与大战的来临》 相对于是非黑白分明的二战来说,一战似乎显得不那么必然,也没有如纳粹德国一样绝对邪恶的敌人。因此,即使过去了一百多...  

评分

这本书虽然取了一个颇为时髦的名字。但涉及的问题,却是一个老问题,那就是一战是如何爆发的。实际上它的副标题其实更为准确,那就是《德国与大战的来临》 相对于是非黑白分明的二战来说,一战似乎显得不那么必然,也没有如纳粹德国一样绝对邪恶的敌人。因此,即使过去了一百多...  

评分

这本书虽然取了一个颇为时髦的名字。但涉及的问题,却是一个老问题,那就是一战是如何爆发的。实际上它的副标题其实更为准确,那就是《德国与大战的来临》 相对于是非黑白分明的二战来说,一战似乎显得不那么必然,也没有如纳粹德国一样绝对邪恶的敌人。因此,即使过去了一百多...  

评分

第十一章是本书的一大亮点,第十一章专门是总结与拓展,内容足足有50页,让人深化对本书的理解和认识。内容主要涉及对各国所应承担的战争责任的分析,同时分析历史上的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分析欧洲有没有可能实现国际关系的和平过渡。萨拉热窝事件最终没有得到和平解决,在我看...

评分

第十一章是本书的一大亮点,第十一章专门是总结与拓展,内容足足有50页,让人深化对本书的理解和认识。内容主要涉及对各国所应承担的战争责任的分析,同时分析历史上的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分析欧洲有没有可能实现国际关系的和平过渡。萨拉热窝事件最终没有得到和平解决,在我看...

用户评价

评分

其实语言非常流畅,建议有些人不要对学术类书籍抱小说式的幻想。

评分

很细节,细节中也有很多启迪,不似那些满纸宏观叙事的著作那么便捷,毕竟所有启迪都藏在历史的细节中,要耐下心,慢慢读下去,

评分

很细节,细节中也有很多启迪,不似那些满纸宏观叙事的著作那么便捷,毕竟所有启迪都藏在历史的细节中,要耐下心,慢慢读下去,

评分

梅老师到底研究啥的2333书写的非常好,细节严谨,视角独特,对今天分析大国战略抉择还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算是我目前为止读过最好的国关史专著(没看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没看完《国际关系史》两套教材嘻嘻嘻嘻

评分

作者认为德国与法俄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在一战前德国改善自身国际处境种种外交努力的成效不显,使得德国当局日益陷入对自身安全形势的忧惧之中。与之相伴的则是德国预防性战争倾向的不断上升,预防性战争越来越被德国当局认为是化解困境的重要出路,因此虽难言期待,但其对大战的接受程度也逐渐增强。在斐迪南遇刺后,这一偶然事件被德国领导人视作“机会窗口”,或可使德国以更加有利的条件应对大战,因此虽然在事件发生后德国起先主要还是以鼓动一场奥塞局部战争为目标,但对于大战的态度变得更加暧昧,大部分领导人在不同程度上不拒绝或欢迎大战的发生。这一态度使得德国听任危机升级,最终走向大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