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感的轉向

身體感的轉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余舜德
出品人:
页数:308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2
价格:NT$27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9863501190
丛书系列:身體與自然
图书标签:
  • 身体感
  • 人类学
  • 身体
  • 港台版
  • 物质文化史
  • 物质文化
  • 文献
  • 收藏
  • 身体感
  • 感知
  • 意识
  • 存在
  • 哲学
  • 身心
  • 觉知
  • 流动
  • 体验
  • 转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經歷「文本的轉向」、「身體的轉向」以及「感官的轉向」,

當前的人文社會學科需要的是「身體感的轉向」此一理論典範。

上下、冷熱、整潔、骯髒、舒適、混亂、美麗、可愛、優雅、粗俗、陰陽、霸氣、人氣……等是人們整合感官接受的訊息以瞭解內在、外在世界的身體感受項目與方式。本書作者從各自的學科出發,說明我們為何選擇「身體感」(而非感官)作為研究的切入點,並闡釋從身體感的理論觀點如何能夠提供研究社會、文化及歷史的新方向。本書為一理論探索與闡釋的論文集,我們參考腦神經科學、認知及感知研究與人類學象徵的理論,以定義並建構身體感的理論觀點。

人文與社會科學界自1970年代以來經歷數個重要的理論觀點之「轉向」。從70年代的「文本的轉向」、80年代的「身體的轉向」,以至於90年代的「感官的轉向」,本書命名為《身體感的轉向》,說明本書作者們的企圖,期望身體感研究的發展具有典範性的意義,能夠經由身體感的概念探索新的研究題目,提供研究社會、文化、歷史的新觀點。

作者简介

編者簡介

余舜德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人類學系博士。專長包括經濟、歷史與感官人類學,研究的題目擴及臺灣的夜市、禪修、普洱茶的消費與全球化現象、臺灣茶文化的發展及雲南藏族現代化的體驗等。1996年進行禪修的研究時開始注意到「身體感」的課題,從2005年起與民族學研究所「身體經驗」研究群的成員共同發展身體感的理論觀點,並主編研究群成員共同撰寫之論文集《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2008年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Bodily Cultivation as a Mode of Learning (專號,《臺灣人類學刊》第7期)及《感同身受:日常生活的身體感》(專號,《考古人類學刊》第74期)。

作者簡介

余舜德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鍾蔚文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名譽教授

張珣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簡美玲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教授

王鏡玲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副教授

蔡怡佳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蔡璧名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丁亮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目录信息

「身體與自然」叢書序言╱楊儒賓
序╱余舜德

身體感:一個理論取向的探索╱余舜德
為何提出「身體感」的概念?
定義身體感
身體感的概念有何用處?

從行動到技能:邁向身體感╱鍾蔚文
問題:身體感從何而生?
環境代表什麼?從環境到情境
生物和情境如何互動?
從樹虱到人類:邁向多樣性行動
結語

物與身體感理論:以香為例╱張珣
前言
從身體、感知來重新觀看「文化」
臺灣學者對於身體感的研究
物的主動「能供性」性質與身體感
「香」啟動「身體感」
「身體感」開發並創造了不同「香品」
香意象與體香
結論

從日常生活的身體感到人類學文化的定義╱余舜德
日常生活的概念與人類學文化的定義
身體感的日常性(everydayness)
身體感、Geertz的象徵人類學與文化

人類學與民族誌書寫裡的情緒、情感與身體感╱簡美玲
前言
情感走在前
人類學史的知識史與對話
對話之外
身體感民族誌書寫的先聲
處身於世
結語:情緒、情感與身體感,界線的探問

神聖與身體的交遇:從靈動的身體感反思宗教學「神聖」理論╱王鏡玲、蔡怡佳
前言
身體感理論與靈動經驗
漢文化宇宙觀與靈動經驗
通靈者的身體展演
靈動的切身性
母娘信仰的身體感
由靈動經驗再思「神聖」
結語

當莊子遇見Tal Ben-Shahar:莊子的快樂學程──兼論情境、情緒與身體感的關係╱蔡璧名
前言:當代西方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中的快樂理論
工夫與技能:從生手邁向專家之路的情境、情緒與身體感
「心如死灰」、「用心若鏡」、「得其環中」與「心齋」、「虛室」:習鍊「用心」的隱喻與解碼
「緣督以為經」、「形如槁木」、「嗒焉似喪其耦」:規訓身體感中的焦點意識與支援意識
被「乘」與「乘」
結論

中國古文字中的身體感╱丁亮
緒論
身體中的身體感
身體與環境互動中的身體感
文字系統中的身體感
結論

主編簡介
作者群簡介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体物入微,修身养性

评分

选读:身体感:一个理论取向的探索,从日常生活的身体感到人类学文化的定于。作者受布迪厄影响挺深的,身体感概念强调感觉是一种行动,感觉的技能需要习得。

评分

虽然莫斯很早就提出“身体技术”的概念,但人类学领域关于身体的研究一直没什么大的研究成果。台湾人类学近几年受到西方世界关于身体的研究,开始在本土文化中以“身体感”为核心概念探索一些基本话题。开始读会感觉比较新颖,也受到一些启发,但这类话题读着得多了,也会觉得有些牵强附会。

评分

怒赞。基本上是“身体感”研究的最新成果,但也都是零散的具象的话题,尚未形成体系。“身体感”这个领域真是有太多的空白了。

评分

《体物入微》的续篇(说的我好像看过似的),本土语境下关于感知、感觉、具身等类似概念的讨论,这个领域下还能打通认知以及语言。尽管我重点看的是其中关于很全书较为疏离的情感一章。另外把category 翻译成“项目”还是有点别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