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妮萨

重访妮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玛乔丽·肖斯塔克(Marjorie Shostak)
出品人:
页数:381
译者:邱金媛
出版时间:2017-1-15
价格:4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0234311
丛书系列:明德书系·文化译品园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民族志
  • 玛乔丽·肖斯塔克
  • 社会学
  • 非洲
  • 美国
  • 旅行
  • 昆人
  • 女性主义
  • 人类学
  • 田野调查
  • 性别研究
  • 文化反思
  • 自我觉醒
  • 心理剖析
  • 女性经验
  • 边缘声音
  • 跨文化对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妮萨》出版之后,肖斯塔克曾于1989年6月至7月间第三次踏访昆人社会。这次重访的经历和感想在肖斯塔克逝世后由其亲友协助编辑整理出版,即《重访妮萨》。该书在写作风格上更接近于个人回忆录,而非民族志。

《重访妮萨》讲述的主要是肖斯塔克自己的旅行经历、感受和对当年田野经历的 对比回想。当时作者身患乳腺癌、接受了乳房切除术和化疗,她试图故地重游,重拾友谊,寻求内心的平静。因此,这次旅行被称为“精神之旅”“心灵之旅”。作者和包括尼萨在内的一群昆人,进行了一次狩猎-采集的旅程,途中开展了多次当地传统的治疗仪式和舞蹈,作者对青春、健康和友谊的渴求跃然纸上。不过,《妮萨》中所展示的那种和谐关系在这本书中出现了裂痕,致使肖斯塔克进而反思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权力、经济以及对双方关系的定位和期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但是,人类普同性中的某些品质毕竟有能力超越体质、种族、文化等的差异性,使得肖斯塔克在她的阿非里加(Africa)感知“天命”。

作者简介

马乔丽·肖斯塔克(Marjorie Shostak),美国女人类学家。自1963年起,美国哈佛大学的人类学家理查德.李(Richard Lee)和艾芬.德沃尔(Irven DeVore)等人对博茨瓦纳西北部多比地区的昆人开始了一项长期的调研计划。1969年,该项计划已近尾声,结婚不久的肖斯塔克与她的研究生丈夫参加该计划的研究同往多比,丈夫研究母婴关系和婴幼儿身心成长,而肖斯塔克则关注妇女生活史。肖斯塔克是尼萨生活故事的访问者、记录者、转译者和整理呈现者。

目录信息

一、非洲
二、多比村的声音
三、精神之旅
四、妮萨在里面
五、礼物和酬劳
六、去丛林里
七、夜里的狮子
八、村庄印象
九、妮萨记得
十、深度降灵舞
十一、过去和现在
十二、士兵和间谍
十三、治疗师妮萨
十四、最后的告别
后记
致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14年后,身患乳腺癌的玛乔丽重访旧地。当文明无法治愈疾病,她祈望非洲和妮萨能抚平心境。三重叙事不再,惟留一种视角,妮萨也不再是故事讲述者。氛围沉郁。原始部落的采集经济在现代文明面前进一步溃败,玛乔丽的尴尬更加凸显了物质的侵入和双方关系的重新定位,最后的黄昏般的诗意隐落于地平线……

评分

写得很感人,文艺人类学家重返田野的情怀。但是这样纯民族志的写法在今天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很难出了吧。

评分

14年后,身患乳腺癌的玛乔丽重访旧地。当文明无法治愈疾病,她祈望非洲和妮萨能抚平心境。三重叙事不再,惟留一种视角,妮萨也不再是故事讲述者。氛围沉郁。原始部落的采集经济在现代文明面前进一步溃败,玛乔丽的尴尬更加凸显了物质的侵入和双方关系的重新定位,最后的黄昏般的诗意隐落于地平线……

评分

更像日志。

评分

坦誠和真摯,溫情與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