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的古代資源

現代生活的古代資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吳飛
出品人:
頁數:168
译者:
出版時間:2015-9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7537743
叢書系列:六點評論
圖書標籤:
  • 吳飛
  • 社會學
  • 現代性
  • 中國研究
  • 中國
  • 人類學
  • 禮學
  • 文化
  • 現代生活
  • 古代資源
  • 文化反思
  • 可持續發展
  • 曆史視角
  • 生活智慧
  • 資源循環
  • 人文關懷
  • 傳統智慧
  • 社會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吳飛教授研究興趣廣泛,但他關心的焦點問題一直是中國文明的現代處境。《現代生活的古代資源》收入瞭作者近年來陸續寫齣的十一篇文化隨筆。在目前復興國學的各種聲音極其嘈雜的狀況下,吳飛教授既反對盲目的復古主義,也反對對傳統思想的全麵否定。他主張:在認同現代世界的基本價值的前提下,以古代文明的資源來平衡現代性的各種問題,從而使現代生活變得更加豐富,這既是西方現代性的經驗,也應該是現代中國文化的未來。

著者簡介

吳飛,1973年生於河北肅寜,北京大學社會學學士、哲學碩士,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北京大學禮學研究中心主任。吳飛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宗教人類學、基督教思想、比較哲學、禮學、清代思想史等,主要著作有《麥芒上的聖言》、《浮生取義》、《心靈秩序與世界曆史》等,並翻譯齣版《上帝之城》等書。

吳飛教授研究興趣廣泛,但他關心的焦點問題一直是中國文明的現代處境。

圖書目錄

自序
現代中國的古代資源
今天怎樣做北大人
北大哲學百年賦
非基督徒的基督教研究
推羅老人與希波主教
死磕
自由中國新禮治
我們為什麼要結婚
慎終追遠:現代中國的一個童話
許三多的天真
探尋禮樂文明的精神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晚清以降,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明,如何理解现代中国,始终是士君子的后裔们所面对的重大问题。对当代而言,历经1911年、1949年两场大革命之后,处在“后革命时代”的中国,如果还对这个族群的古典传统葆有温情与敬意,要如何看待传统,如何认识自身,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評分

晚清以降,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明,如何理解现代中国,始终是士君子的后裔们所面对的重大问题。对当代而言,历经1911年、1949年两场大革命之后,处在“后革命时代”的中国,如果还对这个族群的古典传统葆有温情与敬意,要如何看待传统,如何认识自身,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評分

晚清以降,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明,如何理解现代中国,始终是士君子的后裔们所面对的重大问题。对当代而言,历经1911年、1949年两场大革命之后,处在“后革命时代”的中国,如果还对这个族群的古典传统葆有温情与敬意,要如何看待传统,如何认识自身,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評分

晚清以降,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明,如何理解现代中国,始终是士君子的后裔们所面对的重大问题。对当代而言,历经1911年、1949年两场大革命之后,处在“后革命时代”的中国,如果还对这个族群的古典传统葆有温情与敬意,要如何看待传统,如何认识自身,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評分

晚清以降,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明,如何理解现代中国,始终是士君子的后裔们所面对的重大问题。对当代而言,历经1911年、1949年两场大革命之后,处在“后革命时代”的中国,如果还对这个族群的古典传统葆有温情与敬意,要如何看待传统,如何认识自身,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用戶評價

评分

雖然很同意作者的文化診斷,比如美好生活,需要共同體價值,反對人的外部建構,但非常懷疑重迴傳統資源的藥方。感覺這樣做片麵的強調非此即彼和綫性論,忽視瞭開啓中國社會的另一種可能性。比如加強共同體價值並非都得迴歸傳統,在斷裂的環境下迴歸不一定比再發現簡單。或者“通N統“的模式更加可行(甘陽的三統+西方價值+可能性的價值觀)

评分

絮絮叨叨,廢話太多

评分

真正的學者,纔會說齣“學術乃天下之公器”。每一字每一句都彰顯瞭作者的思考與強大邏輯。望塵莫及。

评分

都是已讀過的文章,吳飛《現代中國的古代資源》和李猛《西方哲學與現代中國》可以作為理解古今中西問題的參考路標。

评分

隻有賈宏聲一篇有閱讀價值,文章配不上這樣的華麗精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