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反性是当代社会理论的重要问题,在本书中三位著名的社会思想家深入讨论了今天社会理论和文化理论中的“自反性现代化”的涵义,触及到当代社会的政治、传 统和美学等层面,贝克以其“风险社会”的视野,检讨了他关于自反性现代化的基本观念;吉登斯具体考察了现代社会的“制度自反性”和去传统化,进而论证了全 球社会的发展,拉什提出了一个关于美学和文化解释的自反性现代化主体,强调对“审美现代化”和后现代性的分析。全书最后的回应与批判,三位作者对彼此的观 点做了评判性的评价,进而构成一种综合的结论。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文论+回应与批评的结构竟然十分清爽~斯科特指点了”流散社群“的另一重解释维度,和游牧理论相比更加冷静持中,不是游牧吹还顺便黑了文化研究。吉登斯一如既往地平易近人,和贝克放在一起,专家系统和自反性的概念形成有益互补。翻译和校对都有点烂,很多惯用术语翻得别扭,忍忍还是下半星好了。
评分“文化研究越来越关注媒体,认为重要的不是文化生产而是文化消费。”斯科特·拉什谈到社会结构的沉降,调控机制从社会底层中的彻底迁出,贫民工作供给的断层导致大量流民,非自律监控以及自我监控的缺乏导致个人能动作用的极化……感觉不赖
评分拉什的部分是我的专业也值得细读。认知性、美学性和阐释性三种自反性。
评分阅读体验极差,有些属翻译问题,有些则属原书本身的写作。三人文章的通病在于议题宏大抽象,概念堆砌,结论似是而非,更像是在炒作一个概念,启发有限。三篇论文中,当属拉什的最差,几无可取之处。
评分贝克、吉登斯和拉什这三位顶级学者关于现代化的自反性的论著。虽然同样是论述自反性,但三人的风格截然不同,贝克是基于自己的代表性理论——“风险社会”的视角,吉登斯则注重社会制度和规则的分析,而拉什更多是从美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加以探讨,而三位所共通的,是对于现代性的深刻反思。本书内容适合有一定社会学基础,以及对现代性理论有所了解的读者阅读,完全没有基础的读者,可能会遇到不小的理解困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