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从西方到东方,从近代到当代,它是一全“家族相似的”开放概念,它是现代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 诸层面的矛盾得冲突的焦点。在世纪之交,面对沧桑的历史和未能定的将来,思考现代性,不仅是思考现在,也是思考历史,思考未来。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透视了后现代社会虚拟取代现实的严峻境况。符号与现实的关系日益疏远,模拟物取代了真实物,拟像比真实的事物更加真实。在这样的境况中, 人与现实的关系变得值得怀疑了,虚拟的社会现实变成一种“完美的罪行”,值得警醒。
一开始觉得编者的话写得挺晦涩的,往后翻到意识流,幻灭吖,肉体吖,意识吖,志愿吖,发现编者其实挺厚道的了。第一章的提问倒还有点意思,作者说,过去我们追寻着“有”,如今我们追寻着“无”。
评分由于曾一度对文化批判理论和虚拟实在的问题感兴趣,所以这本《完美的罪行》一直是我向往已久的书,但是和波德里亚其它的书一样,尽管它们谈的都是一些时髦的话题,但又并不是像我想象中谈得那么通俗流畅。 本书是他比较近期的作品,谈的也是比物体系、生产、消费文化等更加时...
评分话说那日贾瑞因思恋凤姐成疾,忽有一跛足道人飘然而来,交与贾瑞风月宝鉴一面,嘱曰:此镜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它的背面。要紧,要紧!贾瑞望背面一看,原来是骷髅一具,吓他出了一身冷汗。翻过正面一看,凤姐招手邀他入镜中云雨一回之后,仍送他回榻上。如是三四次,贾瑞一命...
评分话说那日贾瑞因思恋凤姐成疾,忽有一跛足道人飘然而来,交与贾瑞风月宝鉴一面,嘱曰:此镜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它的背面。要紧,要紧!贾瑞望背面一看,原来是骷髅一具,吓他出了一身冷汗。翻过正面一看,凤姐招手邀他入镜中云雨一回之后,仍送他回榻上。如是三四次,贾瑞一命...
评分完美的罪行,即「谋杀实在罪」,整本书就是在阐释这桩罪行。 由于新幻觉过于逼真,它又有另一个字面意义相反的名字:超现实。它假得太真实,以致威胁到了实在本身。 现代技术发展出了惊人的模拟能力。大众传媒使得人们看着纸面或者屏幕上的图像,就产生自己仿佛处于事件现场的...
虚拟跳出了镜子,打败了现实里它的对应物,同时让我们沦为它们的替补。
评分薄薄一本150页的小册子,花了三天时间看完,如果是文学类的,可能一两个小时就看完了。不得不承认,这是多年来我看的为数不多的理论专著之一,而且是最为晦涩的一本。恍若看《道德经》:“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恍恍惚惚就看完了,不能完全理解,但又恍若明白它说了什么:这个世界充满了拟象,实在被谋杀了,而人们活在幻觉之中而不自知。所以“预言实现了: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用符号来使实在消失并掩盖它的消失。”从另一个层面上,“世界是一个根本性的幻觉”,只不过人们无法忍受这种幻觉,于是赋予了很多解释,于是,“为了一个绝对现实的世界的利益而使世界的幻觉死亡——就是确确实实的模拟。”书中提到布莱希特、安迪·霍沃、纳博科夫和博尔赫斯,尤其是在最后一章引用博氏的《镜中野兽》,可谓文学与学术的完美结合。
评分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读起来十分辛苦,几近放弃。终于囫囵吞枣地读完了,感觉一知半解都达不到,没资格评论。
评分虚拟跳出了镜子,打败了现实里它的对应物,同时让我们沦为它们的替补。
评分让人破碎和崩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