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教授研究兴趣广泛,但他关心的焦点问题一直是中国文明的现代处境。《现代生活的古代资源》收入了作者近年来陆续写出的十一篇文化随笔。在目前复兴国学的各种声音极其嘈杂的状况下,吴飞教授既反对盲目的复古主义,也反对对传统思想的全面否定。他主张:在认同现代世界的基本价值的前提下,以古代文明的资源来平衡现代性的各种问题,从而使现代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这既是西方现代性的经验,也应该是现代中国文化的未来。
吴飞,1973年生于河北肃宁,北京大学社会学学士、哲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任。吴飞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宗教人类学、基督教思想、比较哲学、礼学、清代思想史等,主要著作有《麦芒上的圣言》、《浮生取义》、《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等,并翻译出版《上帝之城》等书。
吴飞教授研究兴趣广泛,但他关心的焦点问题一直是中国文明的现代处境。
晚清以降,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明,如何理解现代中国,始终是士君子的后裔们所面对的重大问题。对当代而言,历经1911年、1949年两场大革命之后,处在“后革命时代”的中国,如果还对这个族群的古典传统葆有温情与敬意,要如何看待传统,如何认识自身,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评分晚清以降,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明,如何理解现代中国,始终是士君子的后裔们所面对的重大问题。对当代而言,历经1911年、1949年两场大革命之后,处在“后革命时代”的中国,如果还对这个族群的古典传统葆有温情与敬意,要如何看待传统,如何认识自身,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评分晚清以降,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明,如何理解现代中国,始终是士君子的后裔们所面对的重大问题。对当代而言,历经1911年、1949年两场大革命之后,处在“后革命时代”的中国,如果还对这个族群的古典传统葆有温情与敬意,要如何看待传统,如何认识自身,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评分晚清以降,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明,如何理解现代中国,始终是士君子的后裔们所面对的重大问题。对当代而言,历经1911年、1949年两场大革命之后,处在“后革命时代”的中国,如果还对这个族群的古典传统葆有温情与敬意,要如何看待传统,如何认识自身,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评分晚清以降,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明,如何理解现代中国,始终是士君子的后裔们所面对的重大问题。对当代而言,历经1911年、1949年两场大革命之后,处在“后革命时代”的中国,如果还对这个族群的古典传统葆有温情与敬意,要如何看待传统,如何认识自身,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男神
评分真正的学者,才会说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每一字每一句都彰显了作者的思考与强大逻辑。望尘莫及。
评分那篇赋也写太好了吧。其实现代生活中的古代资源,主要是甄嬛传和芈月传
评分耗时近一个月 终于读完了(除了许三多那篇)受益匪浅
评分寡淡。《推羅老人與希波主教》、《死磕》尚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