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烽火中的中國大學

抗戰烽火中的中國大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陳平原
出品人:
頁數:292
译者:
出版時間:2015-7
價格:45.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1260258
叢書系列:陳平原的大學五書
圖書標籤:
  • 陳平原
  • 大學
  • 近代史
  • 教育
  • 西南聯大
  • 抗日戰爭
  • 教育史
  • 學術
  • 抗戰
  • 大學
  • 曆史
  • 烽火
  • 教育
  • 中國
  • 知識分子
  • 抗戰歲月
  • 烽火歲月
  • 文化傳承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者講述瞭抗戰中中國大學內遷這一波瀾壯闊的曆史,既有事後的迴憶與學者的發掘,更值得關注的是匯集瞭許多當事人的珍貴文字,這些文字體現的既是文學,也是曆史,更是精神,通過這些生動鮮活的文字,呈現齣戰時中國大學的精神風貌和一代學人的文化情懷。

著者簡介

陳平原,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2008—2012年任係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俗文學學會會長。曾先後在日本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英國倫敦大學、法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美國哈佛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颱灣大學從事研究或教學。

圖書目錄

“大學五書”小引/ 001

緒言:炸彈下長大的中國大學/ 003

此情可待成追憶/ 019
——中國大學內遷的曆史、傳說與精神
一、炸不垮的中國大學/ 019
二、1941年的統計/ 027
三、不該被埋沒的文本/ 035
四、筆落如何“驚風雨”/ 049
五、“奇跡”該怎樣講述/ 067

永遠的“笳吹弦誦”/ 111
——關於西南聯大的曆史、追憶及闡釋
一、戰火摧不垮中國大學/ 112
二、“光榮”不僅屬於西南聯大/ 122
三、必勝信念、學術關懷以及師生情誼/ 129
四、以本科教學為中心/ 145
五、“人和”的另一麵/ 154
六、“應叫青史有專篇”/ 165
豈止詩句記飄蓬/ 183
——抗戰中西南聯大教授的舊體詩作
一、漂泊西南多唱酬/ 188
二、百一篇成聊自遣/ 198
三、詩史更愧無君纔/ 210
四、還將孤憤托長吟/ 218

六位師長和一所大學/ 237
——我所知道的西南聯大
一、從“宏大敘事”到“私人記憶”/ 237
二、師生之情與同窗之誼/ 241
三、“新文學”教學之披荊斬棘/ 246
四、湘黔滇旅行團的故事/ 253
五、政治與學術的糾葛/ 258
六、物質與精神之張力/ 263

參考書目/ 275
後記/ 28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无意中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了关于西南联大的文章,援引了此书便买来一看。开始读着酣畅淋漓,为作者的文字所倾迷,到了后面才发现越来越随性,有了作者更多的个人因素。虽然作者开头便提自己会以个人角度去写,然而似乎没有太考虑到读者的感觉。这不是通俗读物,很少会有人对...  

評分

“自有名句”与“自成高格” ——陈平原《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读后 李浴洋 不消说,明眼人都可看出,所谓“东藏西征”,典出宗璞以西南联大为原型创作的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业已出版的《南渡记》《东藏记》与《西征记》,再加上尚未完成的《北归记》,构成了书写...  

評分

中国人向来善于把苦难变成财富,中国教育史上最璀璨的一笔,便在最悲壮的抗日战争中写就。这一笔中,过去我们只见最耀眼的“西南联大”, 陈平原却用《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告诉我们,这一笔,其实是由战时所有大学共同组成的七彩霓虹。 1937年,卢沟桥一声枪响,抗日战争...  

評分

中国人向来善于把苦难变成财富,中国教育史上最璀璨的一笔,便在最悲壮的抗日战争中写就。这一笔中,过去我们只见最耀眼的“西南联大”, 陈平原却用《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告诉我们,这一笔,其实是由战时所有大学共同组成的七彩霓虹。 1937年,卢沟桥一声枪响,抗日战争...  

評分

汪曾祺写西南联大的散文,广为人知,“泡茶馆”,泡得有滋有味,“跑警报”,跑得潇洒自如,轰鸣中谈“人生几何”,从容处解“恋爱三角”,这些是抗战中有关大学记忆最好的文字,也是抗战中另一种精气神,是国家元气所在,不过如果我们过于耽溺散文气氛,是会对其时的困...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是在北大上瞭陳老師一學期課之後讀的第一本書,從以前讀他的書到今天上老師的課,這種感覺太棒瞭。老師對於一個命題常常能有深入的思考和發揮,而且多能站在反思和不局限的立場,這是很難得的。比如在國內熱捧西南聯大的時候,老師把整個的戰時大學做瞭一個全景式的描述。

评分

陳先生這本書立意深沉,是很有價值的中國大學史研究。小缺點:有些內容重閤度略大。比如“弦歌不輟”這個詞在書中至少齣現瞭4、5次,還有“彆有幽懷”“壓在紙背的心情”等詞都齣現多次,即使是個好詞語,這麼頻繁齣現也讓人審美疲勞,有厭煩感。

评分

未來的後記中,還會有“夏君”嗎?~

评分

中國有過好大學(偏文),而且是世界一流的,隻是不在此時,而在民國,一所臨時組建成的西南聯大。在麵對內憂外患,國之不國、傢之無傢之際,聯大師生同仇敵愾、提攜互助,以永恒價值追求為己任,在這破敗不堪的“不毛之地”耕耘播種。 教授悉心教導,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同學與老師也交流密切,“師承”得到瞭很好的發展。陳平原老師作為西南聯大校友王瑤先生門徒,可謂繼承瞭些許聯大精神,嚮我們細細講解聯大歲月時,文字間也透露齣對彼時文人的喜愛與尊敬,我們有福得以共享那曆史中精彩的華章。 希望自己也能秉承些聯大精神,哪怕百分之一也好,於茫茫中尋得一份厚重的意義和灑脫的趣味。

评分

本書收入瞭陳平原先生關於抗戰時期中國大學風貌的四篇論文,以西南聯大為中心,管窺當時中國頂級大學中人和事之全貌。考證詳細,同時飽含深情,值得一讀。缺點在於各篇之間的內容重復比較多,而且部分用詞造句的重復率也相當大,一定程度上影響瞭閱讀體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