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虚无

存在与虚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法] 让-保罗·萨特
出品人:
页数:762
译者:陈宣良 等译
出版时间:2014-9-1
价格:CNY 6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50984
丛书系列: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精装)
图书标签:
  • 存在主义
  • 哲学
  • 萨特
  • 西方哲学
  • 法国
  • 虚无
  • 存在
  • 法国文学
  • 存在主义
  • 虚无
  • 哲学
  • 人类处境
  • 自由意志
  • 意识
  • 焦虑
  • 荒诞
  • 自我认知
  • 存在意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943年《存在与虚无》一书的出版则宣告了作为哲学家的萨特的诞生,他开始运用自己独立的思想观点和哲学词语述说对世界的理解:人即自为的存在,具有超越的特性,他永远处在变化中,而且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实现的。正是由于它具有时间性,“自为的存在”就不像“自在的存在”那样是一种“是其所是”的存在,而是一种总是显示为“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面貌的存在,人是什么只是指他过去是什么,将来并未存在,现在是一个联系着过去和将来的否定,实际上是一个虚无。因此,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宿命,人必须自由地为自己做出一系列选择,正是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人赋予对象以意义,但人必须对自己的所有选择承担全部责任。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是根据Gallimard书店法文1981年版翻译的。

作者简介

让·保罗·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一1980)。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法国作家,哲学家。19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后任中学哲学教师。1933年在柏林法兰西学院哲学系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被应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俘虏,次年获释,后参加法国地下抵抗运动。

目录信息

中译本前言
中译本修订版说明
2007年中译本再版说明
导言 对存在的探索
一、现象的观念
二、存在的现象和现象的存在
三、反思前的我思和感知的存在
四、被感知物的存在
五、本体论证明
六、自在的存在
第一卷 虚无的问题
第一章 否定的起源
一、考问
二、否定
三、虚无的辩证法概念
四、虚无的现象学概念
五、虚无的起源
第二章 自欺
一、自欺和说谎
二、自欺的行为
三、自欺的“相信”
第二卷 自为的存在
第一章 自为的直接结构
一、面对自我的在场
二、自为的人为性
三、自为和价值的存在
四、自为和可能的存在
五、自我和唯我性的圈子
第二章 时间性
一、三维时间的现象学
二、时间性的本体论
三、原始的时间性和心理的时间性:反思
第三章 超越性
一、作为自为与自在关系类型的认识
二、作为否定的规定
三、质与量、潜在性、工具性
四、世界的时间
五、认识
第三卷 为他
第一章 他人的存在
一、难题
二、唯我论的障碍
三、胡塞尔,黑格尔,海德格尔
四、注视
第二章 身体
一、作为自为的存在的身体:人为性
二、为他的身体
三、身体的本体论第三维
第三章 与他人的具体关系
一、对待他人的第一种态度:爱、语言、受虐色情狂
二、对待他人的第二种态度:冷漠、情欲、
憎恨、性虐待狂
三、“共在”(mitsein)和“我们”
第四卷 拥有、作为和存在
第一章 存在与作为:自由
一、行动的首要条件便是自由
二、自由和人为性:处境
三、自由与责任
第二章 作为和拥有
一、存在的精神分析法
二、作为和拥有:占有
三、论揭示了存在的性质
结论
一、自在和自为:形而上学概要
二、道德的前景
附录:
萨特生平、著作年表
主要术语译名对照表(法-汉)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看此书的那天,我一日囚于狭室,心却极自由。 看的过程极晕,那些句子是哲学家内心飘出来的,捉摸不定。 看完,却极清醒,任凭心绪翻腾,无意识地写了六页日记。 这种追问感,许久不曾深刻了。然而一旦又尝到,便是致命的改变。 个体因疏离于世界的存在而将存在虚无化,并因此...  

评分

评分

看《存在与虚无》,也是一个自我斗争的过程。 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往往复复,至今进程了了。 想不明白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就如同发现在这个拥挤的城市里,所谓出路是一条太狭隘荒凉的途径,走过了它,就得承受思想中难以逆向的窄化与小化一样怅然。 人究竟应以何种形式...  

评分

评分

看《存在与虚无》,也是一个自我斗争的过程。 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往往复复,至今进程了了。 想不明白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就如同发现在这个拥挤的城市里,所谓出路是一条太狭隘荒凉的途径,走过了它,就得承受思想中难以逆向的窄化与小化一样怅然。 人究竟应以何种形式...  

用户评价

评分

萨特是牛逼,但是中译版读起来确实吃力,不知道是翻译水平不够,还是这种哲学本身不太适合翻译成中文。

评分

大型绕口令,绕脑令,走两步,退一步的阅读体验。。

评分

萨特认为,人是被抛进这个陌生的世界的,他不知道自己来自哪,更不明白要往哪里去,唯一的只是,他是“自由”的,而且他需要为自己的行动负责,因为自己时时刻刻都处于这种选择的可能性之中,哪怕你不选择,也是某种形式的选择。「存在先于本质」,他高喊这个口号。所有的一切价值,都以此而展开。本书的导言,描述了萨特对存在问题的探索;第一卷,描述了“虚无”的含义;第二卷,则是全书的重点,介绍了「自为的存在」,人的中心问题;第三卷,记叙了除“自我”意识之外,他者的存在与关系;第四卷,确立了一种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行动准则与立场……萨特,更像是一个本着人文主义的心理学家,优势在于生动地揭露当时法国人民的生存与精神面貌,且起到了战时精神宣言与鼓舞作用,而其哲学价值却远不如海德格尔。

评分

11月&【藏书阁打卡】大学时被迫读过一些哲学书,为了完成作业,也包括这本书。夹生的感觉,再次拿起来虽没有当年那么晦涩难懂了,也依然是一本不太好理解的书。 全书五个部分,系统集中地反映了萨特的本体论和伦理学思想。其中导言最难啃,如果你顺畅地通关,那么恭喜你读这本书的缘分到了。这本书主要阐释了存在先于本质,意识之外,有独立的自在的存在;人是绝对自由的,死亡也没有限制自由;人要对自己所有的选择承担全部责任;人因为烦恼而倍感孤独,孤独则又是烦恼的强化剂。 萨特认为弄清楚存在、虚无、自由和他人的关系,就基本了解了这本书的精神脉路。何谓存在?何谓虚无?这是《存在与虚无》力图要阐明但却始终未能说清楚的问题。

评分

萨特是牛逼,但是中译版读起来确实吃力,不知道是翻译水平不够,还是这种哲学本身不太适合翻译成中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