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德] 阿图尔·叔本华
出品人:
页数:740
译者:石冲白
出版时间:1982-11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11662
丛书系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
图书标签:
  • 哲学
  • 叔本华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西方哲学
  • 德国
  • 悲观主义
  • 经典
  • 思想
  • 哲学
  • 唯心主义
  • 康德
  • 叔本华
  • 存在主义
  • 形而上学
  • 意志论
  • 认识论
  • 西方哲学
  • 古典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完成这本书的时候,叔本华只有28岁,这部后来影响了包括尼采、瓦格纳、托玛斯·曼甚至存在主义的哲学名作,包含了叔本华哲学的一切细节,其后他漫长一生都只不过是在解释或补充这部著作。这位被称为极忧伤、极悲观的哲学家,以他的唯意志论和忧伤语调征服了无数后辈,他认为“人生有如钟摆,摆动在痛苦与倦怠之间……当人们把一切痛苦归之于地狱,那么剩下来属于天国的只有倦怠。”

作者简介

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生。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倾向。致力于哲学家柏拉图和康德著作的研究、蔑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的一生并不得志,在去世前几年获得声誉以前,一直过着隐居生活。

叔本华,1819年发表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为四册,其中包括: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这部书标志了叔本华思想发展的顶点。尽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经过了19年的“无声的愤慨”之后,他在1836年发表了短篇论文《论自然界中的意志》。叔本华这篇文章灵巧地运用了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的疑问和发现来维护他关于意志的学说。在前言中他公开地对“骗子”黑格尔及其帮派予以沉重的抨击。然而直到1853年之后,叔本华的哲学才为世界所重视。

1860年9月21日病逝。

目录信息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第一篇
世界作为表象初论
服从充分根据律的表象
经验和科学的客体
第二篇
世界作为意志初论
意志的客体化
第三篇
世界作为表象再论
独立于充分根据律以外的表象
柏拉图的理念 艺术的客体
第四篇
世界作为意志再论
在达成自我认识时,生命意志的肯定和否定
附录 康德哲学批判
叔本华生平及大事年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两年前我18岁,大学老师在课上推荐了各种门类的很多书,希望我们多多阅读。 我偏偏就在众多书中挑了这一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完用了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除了刚开始接触到陌生的概念有些难理解,但越是读到后面,越是豁然开朗。每天都会抽空出来读,一读进去就是好...  

评分

刚刚粗略地看了一遍,相见恨晚,我只能用下面这句话形容对这本书的评价:如果房子起火了,我只能选择抢救出一本书,那一定是叔本华这本。其他大多数书其实都是可看可不看的。  

评分

“单从形式方面,人的个体生存就是‘现在’不停地转入逝去的‘过去’,就是一种慢性的死。如果我们现在从形体方面来看个体生存,那么很显然,和大家知道我们“身体”的走着走着只是经常被拦阻了的未即跌倒一样,我们肉体的寿命“活着活着”也只是不断被拦阻了的未即死亡,只是...  

评分

本书核心思想(推论部分):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充满欲望,人因无法满足而痛苦。即使满足了也只是暂时的,终究归于空虚。所以人生充满痛苦,要寻找解脱之道。 解脱方法:一是用艺术短暂摆脱;二是否定意志,修成圣者。 活着就像一场大梦,死亡让我们醒过来。按照叔本华的观点,自...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一边看一边感叹,叔本华写东西怎么这么清晰啊,真尼玛好读,重要概念自动帮你重复,重要论证一步一步推出来,读完都不用过第二遍……绝对最好读哲学著作top3 然而叔本华没有意识到他的意识概念的突破性:要坚持意志,就不能再迂回地走经由理念的认识道路,就必须抛弃已有的一切。尼采帮他达到了。

评分

首先得明确叔本华是用贝克莱来改造康德,将康德二元论的物自体与现象这两码事的对立取消为意志与表象,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电与电冒的火花的表里关系。这可以用德勒兹谈斯宾诺莎与尼采的表现主义意涵来套。和黑格尔(虽说他是逻辑辩证过程)诡异般类似的是,叔将康德与柏拉图带点现象学味道地结合了起来,这很成一个尼采的视角主义问题。叔由此目击道存,使得艺术成为了中介于意志与表象之间的柏拉图式理念,这理念是意志的直接客体化而并未受进一步的个体化四重根据律的形式所惑,这样的悟性当然会去批判康德感性与知性的区分了。主客体的同一或许是叔最接近于整个德国古典超强唯心主义之处?不论如何,就算是最高艺术音乐也不过是意志的直接客体化而令人暂时遗忘意志的欲望游戏罢了。不过也不用自杀,智者是等生死而禁本体之欲(霍布斯胚子)的奇葩

评分

2015-12-08-22:14 开始阅读,2015-12-26-2:37 读完。前面50页试图融入节奏,100页仍然没有头绪想放弃,150页开始放弃,只是试着跟着字读下去,200页后柳暗花明,300-560页醍醐灌顶,终于找到了这个世界的真谛,看到了真相。叔本华的书对我的帮助是巨大的,他带给我的启示将让我终身受益。看完了非常想读的而且也是对我最有帮助的一本书之一,也算了解了一桩久违的心愿,值得欣慰!

评分

读了可以抑制自杀。

评分

曾经很信这个,它的最大的功效是让当时读高一的我就开始抵触马哲的洗脑,培养出唯心主义的高级优越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