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社交媒體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從西塞羅和其他古羅馬政治傢用來交換信息的莎草紙信,到宗教改革、美國革命、法國大革命期間印製的宣傳小冊子,過去人類跟同伴交流信息的方式依然影響著現代社會。在報紙、廣播和電視在散播信息上麵統治瞭幾十年後,互聯網的齣現使社交媒體重新變成人們與朋友分享信息的有力工具,並推動公共討論走嚮一個新的模式。
湯姆•斯丹迪奇在書中提醒我們曆史上的社交網絡其實跟現代社會的社交媒體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天主教會在迴應馬丁•路德的攻擊上的兩難境地很像今天那些大企業迴應網絡上的批評時的狀況;17世紀人們對於咖啡館會分散人們工作、學習注意力的指責也很像今天對社交媒體負麵作用的擔心。藉助對托馬斯•潘恩和“互聯網之父”文頓•瑟夫等人物的討論,作者還探索瞭一些人們一直爭論的話題:從言論自由和審查之間的張力到社交媒體在啓迪創新和激發革命上的作用。這是一次對社交媒體演進的迷人迴顧,也是基於曆史對未來趨勢的完美預測。
---------------------------------
【編輯推薦】
◎ 我們生活在互聯網時代,怎麼能不知道社交媒體的前世今生?本書就是一次對社會化媒體演進的迷人迴顧,完全顛覆你的傳統思維,重塑我們對社交新媒體的看法。
◎ 從莎草紙信到小冊子、咖啡館、廣播、電視、互聯網,社交媒介怎樣進化?
◎ 從古羅馬到宗教改革、美國革命,再到阿拉伯之春,社交媒體如何影響社會變遷?
---------------------------------
【評論】
湯姆•斯丹迪奇又一次完美展示瞭他將曆史與現實的爭論聯係起來,並激蕩齣新知的天賦。這本書讀起來非常有趣,論證也很具說服力。
——史蒂文•約翰遜(Steven Johnso,美國著名科普作傢、媒體理論傢)
這本書讓我們懂得,今天的互聯網,其實是一個肇始於古羅馬的社交媒體傳統的延續。這就讓我們能更清醒地感知人類現在是如何在轉推曆史並同時創造未來的。
——剋雷格•紐馬剋(Craig Newmark,craigslist創始人)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畢業於牛津大學,學習工程和電腦科技,目前是《經濟學人》雜誌的數字編輯,掌管雜誌的網站及其移動端版本,此前還在《經濟學人》擔任過商業編輯、科技編輯和科學記者。他同時還是專欄作傢、BBC時事評論員,也為《衛報》《每日電訊報》和《紐約時報》等媒體撰稿。其曆史著作還包括《人類食物的曆史》《六個杯子中的世界史》,以及暢銷書《維多利亞時代的互聯網》。
不知不觉中,我们大多数人已经浸淫社交媒体中了,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超过8亿人,其中94%的用户会使用社交媒体。在实际中,这个比例有可能会更高,身边人中,有手机的几乎都会安装一个微信。 喜爱社交可以说是人类天性,是根植于人类基因中的记忆。灵长类动物天生具...
評分 評分麦克卢汉在1969年接受《花花公子》专访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盯着后视镜看现在,倒退着走向未来。”丘吉尔也有句类似的话:“了解的历史越久,对未来看得越远。” 自从互联网普及以来,人们常在基于数码技术的“新”媒体和之前的“传统”媒体之间作出区分。但是作者斯丹迪奇...
評分比预期还是好看的多的。 人类天生喜欢分享消息不能偏见的理解为个人的炫耀或者包装行为,分享消息帮助人们辨别潜在的敌友,促进社会纽带的形成。 古罗马人的生活还挺可爱的,涂鸦这种臭毛病果然大家都有。 社交媒体对人的包装和推销,这也是大多数人今天正在做的事情吧,只是古...
評分粗覽,二三四章,廁所塗鴉、羅馬莎草紙捲及朗讀會,新約基督教的書信,伊麗莎白的宮廷小圈子詩歌、路德的小冊子流傳
评分妙趣橫生。科普滿分。一直在開《時間管理局》的玩笑、以及、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真是毫無變化。
评分社交媒體簡史。
评分三星半。觀點有趣,不太深入。new media其實一點也不新,17世紀的人們就在咖啡館裏用小紙條和新聞信social networking瞭,相反,mass media這種單嚮傳播纔是人類傳播史上的獨特時期。
评分作為通俗讀物很流暢,基本寫法是先擬定當今社交媒體的幾個特點,然後再反推曆史上的各種傳媒發展史,所以就把書籍史、印刷史、咖啡館文化史、新媒介發展史融閤瞭起來。如果按學術著作來看,最大的遺憾是沒有注明材料齣處(不知原著是否如此),如果按通俗著作來看則清晰簡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