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汤姆·斯丹迪奇
出品人:
页数:376
译者:林华
出版时间:2015-12
价格:5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4612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播学
  • 互联网
  • 社交媒体
  • 新闻传播
  • 社会学
  • 历史
  • 文化研究
  • 网络生活
  • 历史
  • 科技
  • 媒介
  • 文化
  • 传播
  • 书籍
  • 文明
  • 创新
  • 信息
  • 互联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社交媒体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从西塞罗和其他古罗马政治家用来交换信息的莎草纸信,到宗教改革、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期间印制的宣传小册子,过去人类跟同伴交流信息的方式依然影响着现代社会。在报纸、广播和电视在散播信息上面统治了几十年后,互联网的出现使社交媒体重新变成人们与朋友分享信息的有力工具,并推动公共讨论走向一个新的模式。

汤姆•斯丹迪奇在书中提醒我们历史上的社交网络其实跟现代社会的社交媒体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天主教会在回应马丁•路德的攻击上的两难境地很像今天那些大企业回应网络上的批评时的状况;17世纪人们对于咖啡馆会分散人们工作、学习注意力的指责也很像今天对社交媒体负面作用的担心。借助对托马斯•潘恩和“互联网之父”文顿•瑟夫等人物的讨论,作者还探索了一些人们一直争论的话题:从言论自由和审查之间的张力到社交媒体在启迪创新和激发革命上的作用。这是一次对社交媒体演进的迷人回顾,也是基于历史对未来趋势的完美预测。

---------------------------------

【编辑推荐】

◎ 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怎么能不知道社交媒体的前世今生?本书就是一次对社会化媒体演进的迷人回顾,完全颠覆你的传统思维,重塑我们对社交新媒体的看法。

◎ 从莎草纸信到小册子、咖啡馆、广播、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介怎样进化?

◎ 从古罗马到宗教改革、美国革命,再到阿拉伯之春,社交媒体如何影响社会变迁?

---------------------------------

【评论】

汤姆•斯丹迪奇又一次完美展示了他将历史与现实的争论联系起来,并激荡出新知的天赋。这本书读起来非常有趣,论证也很具说服力。

——史蒂文•约翰逊(Steven Johnso,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媒体理论家)

这本书让我们懂得,今天的互联网,其实是一个肇始于古罗马的社交媒体传统的延续。这就让我们能更清醒地感知人类现在是如何在转推历史并同时创造未来的。

——克雷格•纽马克(Craig Newmark,craigslist创始人)

作者简介

汤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毕业于牛津大学,学习工程和电脑科技,目前是《经济学人》杂志的数字编辑,掌管杂志的网站及其移动端版本,此前还在《经济学人》担任过商业编辑、科技编辑和科学记者。他同时还是专栏作家、BBC时事评论员,也为《卫报》《每日电讯报》和《纽约时报》等媒体撰稿。其历史著作还包括《人类食物的历史》《六个杯子中的世界史》,以及畅销书《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

目录信息

前 言 西塞罗的网络
第一章 社交媒体的古老基础:人类为什么天生喜欢分享
第二章 罗马的媒体:首个社交媒体生态系统
第三章 路德的观点如何疯传:社交媒体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
第四章 流动的诗篇:用于自我表现和自我推销的社交媒体
第五章 让真理和谬误互相争斗:管控社交媒体的困难
第六章 到咖啡馆去:社交媒体如何促进创新
第七章 印刷的自由:社交媒体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作用
第八章 人民的哨兵:暴政、乐观和社交媒体
第九章 大众媒体的兴起:集中化的开始
第十章 社交媒体的反面:广播时代的媒体
第十一章 社交媒体的重生:从ARPA网到脸书
结 语 历史将自己“转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太阳底下有新鲜事吗?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或者说,有的是形势,没有的是本质。俗语云,毛主席再牛逼,没有见过BB机,那更不用说苹果7了,这个角度讲,太阳底下是有新鲜事物的。但是如果从本质看,这只是一种通信形式,毛主席用的电报和BB机都是传递信息用的,只是船体信息...  

评分

太阳底下有新鲜事吗?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或者说,有的是形势,没有的是本质。俗语云,毛主席再牛逼,没有见过BB机,那更不用说苹果7了,这个角度讲,太阳底下是有新鲜事物的。但是如果从本质看,这只是一种通信形式,毛主席用的电报和BB机都是传递信息用的,只是船体信息...  

评分

社交媒体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作者带领我们通过回顾社交媒体的昨日,以期更好地认识它的今生。一方面,社交媒体可以看作探寻历史的切入点,通过社交媒体把人类社会历史的重要阶段串起来了;另一方面,以史为鉴,最终目的是探寻今日互联网媒体的性质及其对社会和人们生活将可能产...  

评分

“不管将来社交媒体采取何种形式,有一点是清楚的:它不会消失。如本书所述,社交媒体并非新事物,它已经存在了好几个世纪。今天,博客是新型的小册子,微博和社交网站是新型的咖啡馆,媒体分享网站则是新型的摘记簿。它们都是共享的社交平台,使思想从一人到另一个人,沿着社...  

评分

比预期还是好看的多的。 人类天生喜欢分享消息不能偏见的理解为个人的炫耀或者包装行为,分享消息帮助人们辨别潜在的敌友,促进社会纽带的形成。 古罗马人的生活还挺可爱的,涂鸦这种臭毛病果然大家都有。 社交媒体对人的包装和推销,这也是大多数人今天正在做的事情吧,只是古...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可以算是一部媒介的发展史,中间涉及了各个领域与之交集的内容。笔法通熟易懂,不生硬,可读性强。

评分

话题很有趣,也有现实性。作者的脉络梳理挺清晰。阐述略简单,如果更深入点就更好。

评分

话题很有趣,也有现实性。作者的脉络梳理挺清晰。阐述略简单,如果更深入点就更好。

评分

作为通俗读物很流畅,基本写法是先拟定当今社交媒体的几个特点,然后再反推历史上的各种传媒发展史,所以就把书籍史、印刷史、咖啡馆文化史、新媒介发展史融合了起来。如果按学术著作来看,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注明材料出处(不知原著是否如此),如果按通俗著作来看则清晰简单。

评分

如果这是篇博客 我给五星,作为一本书,讲的太浅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