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本原学说

柏拉图的本原学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先刚
出品人:
页数:440
译者:
出版时间:2014-3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48752
丛书系列: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图书标签:
  • 柏拉图
  • 哲学
  • 先刚
  • 图宾根学派
  • 西方哲学
  • 古希腊
  • Plato
  • 思想史
  • 柏拉图
  • 本原学说
  • 哲学
  • 古希腊
  • 形而上学
  • 理念论
  • 存在论
  • 西方哲学
  • 哲学史
  • 理性主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对柏拉图哲学进行整体论述的一个尝试。确切地说,就是从“图宾根学派”(Tübinger Schule)的基本立场(强调柏拉图的口传的未成文学说)和基本精神(强调柏拉图的成文著作亦即对话录和他的未成文学说的结合)出发,在兼顾柏拉图哲学的表达形式和实质内容的情况下,以柏拉图的“本原学说”(Prinzipienlehre)为线索,勾勒出柏拉图哲学的一幅相对完整的肖像。就结构而言,本书的前半部分(第1-5章)主要是一种以柏拉图哲学的“形式”为对象的方法论讨论,而后半部分(第6-11章)则是就柏拉图哲学的“内容”作出的提炼和分析。

本书既然自我定位为对于柏拉图哲学的一个整体论述,所以它既是一部专题研究,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个适合于一般读者的柏拉图哲学导论。

作者简介

先刚,1973年12月生,四川泸州人。北京大学哲学学士和哲学硕士,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自2005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2011-2012年度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系从事访问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古典哲学和古希腊哲学,专著有《永恒与时间——谢林哲学 研究》(北京 2008)、Schellings Idee der Weltalterphilosophie und seine Lehre von der Zeit (Hamburg 2005),译著有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北京 2013)、特拉克尔《特拉克尔诗集》(上海 2004)、荷尔德林《塔楼之诗》(上海 2004)、弗兰克《理解的界限》(北京 2003)、弗兰克《个体的不可消逝性》(北京 2000)等。

目录信息

前言
柏拉图著作名称及缩写
第1章 柏拉图的生平和著作
1、生平
2、著作
第2章 从成文著作到未成文学说:柏拉图的书写批判
1、柏拉图的书写批判
2、“未成文学说”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先例
3、柏拉图的“未成文学说”和“图宾根学派”
第3章 柏拉图未成文学说的文献依据和基本内容
1、基本文献综述
2、几个释疑
3、《柏拉图学说记述》(Testimonia Platonica)选录
第4章 作为一种本原学说的柏拉图未成文学说
1、柏拉图未成文学说的基本内容
2、柏拉图未成文学说的哲学意义和哲学史意义
第5章 从未成文学说到成文著作
1、柏拉图为什么要进行写作?
2、柏拉图为谁进行写作?
3、柏拉图为什么要以对话录的形式进行写作?
4、柏拉图的对话录为什么是“最伟大的诗”?
5、一点参考补充
第6章 柏拉图的“哲学”理想
1、“哲学”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求知
2、柏拉图重新界定“哲学”
3、柏拉图拒斥职业智者的“智慧”
4、柏拉图的哲学与“智慧”无缘吗?
5、作为智慧之友的哲学
第7章 走向本原的道路:理念的发现
1、本原学说的历史背景
2、柏拉图对于经验论和相对主义的批评
3、“第二次航行”与理念的发现
4、关于“ιδέα”的翻译
5、理念与认识
第8章 走向本原的道路:从理念到更高的本原
1、对于理念的超越
2、《巴门尼德斯》中的“多”和《智术师》中的“非存在”
3、《蒂迈欧》中的“奶妈”
第9章 从本原出发的道路:混合
1、未成文学说中的“混合”问题
2、《斐勒布》和《政治家》中的“混合”问题
3、《蒂迈欧》中的“混合”问题
第10章 柏拉图本原学说的命脉:辩证法
1、辩证法作为真正的修辞学
2、辩证知识的具体特征
3、简议康德的辩证法的“统摄”和“区分”方向
第11章 柏拉图政治哲学中的本原学说:哲学王与民众
1、作为治国之道的政治技艺在于改善人的灵魂
2、《理想国》中的城邦和灵魂的“公正”问题
3、国家的“公正”在于普通民众的节制
4、哲学家必须说服普通民众
5、如何理解“哲学王”
6、哲学王的人治高于法治
附录:国外柏拉图研究中关于“图宾根学派”的争论
主要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先刚这两本书,一直写到七、八章才算真正切题。前面长篇大论的内容,几乎都是在讨论一些解读文本的预备问题,而且颇有为国内研究“正本清源”的架势。 尤其是柏拉图为“哲学”下定义的部分,他对浪漫派尤其是施莱格尔的解读提出了猛烈的抨击。《会饮篇》中philo-sophy“爱智慧...

评分

评分

1.先刚老师有的吐槽很带感的,比如“浪漫派的那种可以追求到的偏不要追求不到的才赞美是病,得治”,然后出现了“too young,sometimes naive"之类的;所以可能就是上课的讲稿... 2.很多部分都针对了这几年流行起来的国师派,一股浓浓的Idealism的高大上感觉跃然纸上,让人觉得...  

评分

评分

先刚这两本书,一直写到七、八章才算真正切题。前面长篇大论的内容,几乎都是在讨论一些解读文本的预备问题,而且颇有为国内研究“正本清源”的架势。 尤其是柏拉图为“哲学”下定义的部分,他对浪漫派尤其是施莱格尔的解读提出了猛烈的抨击。《会饮篇》中philo-sophy“爱智慧...

用户评价

评分

图宾根学派的“未成文学说”——在不同的场合亦作“口传学说”或“内传学说”——是一种“本原学说”。柏拉图的本原学说的要点大概是:1、有两个最高的本原“一”和“大和小”或“不定的二”;2、整个存在是一个从“可感事物”经过“数学对象”、“理念”、“数”直到“本原”的金字塔型结构,所有存在都是“一”与“多”的混合,其层次的高低取决于统一性的高低;3、通过辩证法来把握“向着本原回归的道路和从本原出发的道路”;4、这种二元本原以及“一与多”的辩证法在所有实践领域中的应用。先刚由此以为,浪漫派的线性式“无限趋近”秉承的是康德—费希特—席勒的“想象无限”观念,即黑格尔所谓的“恶的无限”,而图宾根学派的圆圈式“无限循环”则是继承谢林—黑格尔的“思辨无限”观念。哲学因此不是爱智慧的无限上路而是智慧之友的无限上升

评分

图宾根学派的阐释,在其自身的逻辑中分析的确得很精到,但我觉得可以为施莱尔马赫-施特劳斯这一支的理解辩护。目前还没有感到那一种理解会更好。最后一章的政治解读不够充分。先刚老师的吐槽准星很高

评分

图宾根学派的“未成文学说”——在不同的场合亦作“口传学说”或“内传学说”——是一种“本原学说”。柏拉图的本原学说的要点大概是:1、有两个最高的本原“一”和“大和小”或“不定的二”;2、整个存在是一个从“可感事物”经过“数学对象”、“理念”、“数”直到“本原”的金字塔型结构,所有存在都是“一”与“多”的混合,其层次的高低取决于统一性的高低;3、通过辩证法来把握“向着本原回归的道路和从本原出发的道路”;4、这种二元本原以及“一与多”的辩证法在所有实践领域中的应用。先刚由此以为,浪漫派的线性式“无限趋近”秉承的是康德—费希特—席勒的“想象无限”观念,即黑格尔所谓的“恶的无限”,而图宾根学派的圆圈式“无限循环”则是继承谢林—黑格尔的“思辨无限”观念。哲学因此不是爱智慧的无限上路而是智慧之友的无限上升

评分

拉低分數為了本書大篇幅的喪心病狂的噴...

评分

很久没有这么认真地读完一部哲学专著了。先刚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即明确表明自己的“图宾根”立场,这和过去那种暗示自己的立场绝对客观正确的哲学写作方式还是大异其趣的,当然,“未成文学说”的适用界限还需要再斟酌,末一章则极能显出哲学家谈论政治时的幼稚。大体来说,我认可这一派的讲法,在历史烟云背后,还有一个只在言语间存在的柏拉图,而且,超乎“理念”之上还有一个“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