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用过索尼产品的人,恐怕都会有这样别有一番滋味的记忆:夹着立体声收录机招摇过市,而且这台收录机一定要有SONY标志,就像如今人手一部iPhone一样。就连乔布斯也曾将盛田昭夫奉为偶像,将索尼作为学习的标杆。
然而,时过境迁,索尼已尽显疲态,品牌影响力也已然不在。曾经创造出随身听、高清电视等无数引领行业潮流的成功产品,曾经令竞争对手无比艳羡的行业巨头,如今却出现不可逆转的颓势。
《死于技术》是一部探究索尼20年企业战略和产品策略的著作。作者深入索尼公司内部进行缜密的调查取材,曾遍访索尼历任高管和领导人,凭借第一手材料,拨开了羁绊索尼前进的重重迷雾,揭示出令昔日的行业巨头深陷泥潭的真正原因。
立石泰则
纪实文学作家、记者。1950年生于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中央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研究专业硕士。曾在《文艺春秋》担任记者,1988年起成为独立撰稿人兼记者。1993年,凭借《王者的失误》荣获第15届讲谈社纪实文学奖。
作者用一个题不对文的“死于技术”四字作为此书的书名,似乎强烈表达了对近年多次错过产业发展机会的索尼领导人的蔑视——主将无能,累死三军。 索尼是巨无霸企业,什么都不缺,作为起家的资本,当然也不会缺技术;索尼问题的本源,可能只是日本传统企业管理文化...
评分 评分 评分四五十年前的索尼和今天的苹果很像,60年代的特丽珑彩电和70年代的Walkwan就好像今日的iPhone和iPod,打开了整整一个时代。 盛田昭夫说:“所谓市场的创建,指的就是市场的培育。”让人们体验从未有过的崭新生活方式,从0到1的市场观,如同乔布斯在说:“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
评分26p 对于厂家来讲,技术研发与产品研发犹如车子的两个轮子,平衡这两项业务至关重要。太偏重技术,而忽视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就可能研发出只令工程师自我满足的产品,还可能错过将该产品推向市场的有利时机;一味研发“销量大”的产品,不管质量,只顾价格竞争,走廉价销售路线...
书写得很糙,基本就是个杂志调调。索尼的衰落,完全是换帅不灵造成的?模拟时代向数字时代的转换,硬件到软件,索尼第一步没迈好。继续坚持硬件的品质,应是它的出路。
评分多看免费,索尼大法好
评分字里行间都是坐着对于技术的索尼的执着,带着强烈的个人情感。 虽然观点有失偏颇,但十分理解。
评分字里行间都是坐着对于技术的索尼的执着,带着强烈的个人情感。 虽然观点有失偏颇,但十分理解。
评分索尼衰于被日本人误以为是全球化的美国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