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戴维·哈维新近的力作。全书力图从20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转变,即从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向小规模、灵活的生产方式转变,来探讨资本主义文化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转变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种转变所导致的文化上的表现,就是人们体验时间和空间方式的改变,是新一轮的“时空压缩”,造成了一个在文化特征上的“拼贴社会”。作者认为,这种变化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文化的一种转移,而不是一个全新的社会的岀现。
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出版于1989年。由于这个时间对于西方后现代的讨论已属末期,关于后现代的讨论已有很多成果,同时后现代主义在此时已经呈现出衰退迹象 ,因此大卫•哈维在综合分析已有的哲学论述和文学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全方位的思考西方近现代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美学...
评分全球化与地方性(global and local),往往被设置为一个二元结构的两极进行讨论。在这一二元结构中,全球化代表着一种高度的流动性、随机性、开放性以及空间的同质化过程;地方性则体现了本土性、稳定性、封闭性以及高度内生的文化传统和地理特性。在这一动态的二元结构中,全...
评分“现代(modern)”一词源于拉丁文中的MODO,与“时尚(Mode)”同源。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现代”首先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与启蒙运动相伴而生。启蒙运动主张依靠理性来宣扬人性,认为只要理性地、科学化地认知世界,就可以控制自然,也同时掌握人本身,并就此将人从宗教迷信的...
评分从表象上来讲,时间空间化可以让人联想到艺术创作层面。例如:音乐,写作,电影。。。音乐中的曼妙的音符在时间的流动中形成音乐空间,写作和电影亦是如此,把告知时间的时钟空间化了。 从能势的转化上来讲,时间空间化反应在交通运输能力的提升,工厂生产线和信息通道的完善(...
评分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出版于1989年。由于这个时间对于西方后现代的讨论已属末期,关于后现代的讨论已有很多成果,同时后现代主义在此时已经呈现出衰退迹象 ,因此大卫•哈维在综合分析已有的哲学论述和文学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全方位的思考西方近现代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美学...
哈维与奈格里、巴迪欧等人不同,以一种相当典型的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世界,尤其是关于泰罗制到灵活积累的分析,这两者在哈维看来是一种类型,而非两种不同的经济生产方式。时空的压缩在哈维看来理应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分支,政治地理学是势在必行的,因为时间消灭了空间,促成了资本的全球积累。
评分大量引用看起来太困难了,很多地方翻译得也很让人费解……是要择日再看一遍171025
评分在时空压缩已然成为常态存在的时候阅读哈维,惊叹他对空间体验的细微把握,这种空间体验的改变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教会时间向世俗时间的过渡,而后现代空间的突破必然要以创造或重建空间为途径,这是否可以用来解释福柯在将身体视为最小单位空间之后对身体和性的释放?
评分时空压缩
评分哈维对后现代状况的分析,是基于波德莱尔对于现代性的矛盾性体验,既是短暂、流变的,又是恒久不变的。从表现上来看,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都是内在于这种矛盾性之中。从现代性转瞬即逝的表象中,发掘出对于社会现实的整体性认知,一直以来都是现代主义所着力的目标;而后现代主义特别凸显这种流变与短暂,似乎走入了虚无主义的道路。哈维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转变中,则是继承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分析,他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从福特主义的资本积累转向灵活的基本积累阶段,虽然是分析的文化状况,但经济的作用还是极为明显。空间作为灵活积累的有力手段,构建了他所谓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在对后现代状况的分析中,建筑、艺术、文学、电影都是哈维所分析的对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