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1916年12月19日-2010年3月25日),德国政治学家、传播学者。沉默的螺旋理论是诺依曼最著名的学说,该理论解释了大众舆论如何影响个体的意见及行为。译者:董璐,博士,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传播与社会、社会科学调查研究方法、媒介经营与管理等领域的教学、研究,主持过多项科研项目,并发表论文20余万字。
本书是传播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论述了舆论的形成过程和机制。作为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沉默的螺旋理论被相关学科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作者在新版本中加进了对舆论学理论最新进展的研究,更加切合实际生活。本书也是德文原版的首本中文译本
值得一看的一本书。 反反复复觉得郭庆广的传播学教程里,把这个理论概括的散又乱。 这本书讲了“沉默的螺旋”这一个假说。大致是,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
评分11月18日开卷,到今天终于读完了这本堪称是近期看的最晦涩艰深的一本书,历时将近一个月。有种穿越沼泽荒漠,想要长出一口气的感觉。 言归正传。 书名《沉默的螺旋》,主要阐述的是公共舆论的定义、起源、产生、影响以及应用,公共舆论,是一个发展历史并不长的学科,如果称得...
评分专业、学术,但缺乏一定的对这一领域提纲挈领的系统整合和新颖概念或理念 从很学术的角度成书,案例遵循学术性的统计方式,另一部分追溯了史上学者对公众舆论的看法和思考。有看教科书的感觉。另外作者收集了不少细节,也引用了不很多学者的看法,部分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的观点...
评分“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传播学科研究者再熟悉不过的理论,该理论最早在1972年提出,解释了舆论(public opinion)如何影响个人意见表达及行为。 这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是对1980年原德文书籍的翻译版本。全书31万余字,内容大致分为两...
名著,就是写的太长了。
评分一句话的事写成一本书
评分人们由于害怕被孤立而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甘于沉默或赞同大多数,却没有意识到大多数是如何形成的,只有有意识的反抗,保持独立,才能打破沉默的螺旋。
评分知道作者背景之后再读觉得非常黑色幽默
评分人们能够检验到意见气候,恐惧孤立,愿意说服和被迫沉默,以致形成“沉默的螺旋”。 马基雅维利“君主必须给人们留下这样的印象”,洛克“舆论或声望的法律”,休谟“政府是建立在舆论基础上的”,卢梭“公共意见”,托克维尔“美国缺少精神上的独立性和真正的自由”,布赖斯“多数人的暴政”,罗斯“社会控制”。 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