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与绅权(精)》由费孝通、吴晗所著,旨在分析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与阶层权力运作,“目的偏重在提出问题,不在获得结论”。“皇权”本身是为中国人所熟悉者,而近乎习焉不察的“绅权”,作为中国农村社会中特殊的权力形态,正是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官僚政治结构中,与“皇权”互为表里,才使得千百年来政权模式与乡村社会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是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保障,不容忽视。本节高度提炼出“皇权”、“绅权”两种权力形态,围绕它们展开论述,分析二者之间的合作与冲突、性质与演变。可以说,这批社会历史学家们将中国古代史纳入到了社会学的视野中进行观察,既使得对古代历史的解读颇见方法论上的新意,也让“学术舶来”的社会学研究与中国历史实际充分结合。可以说,这一迷人题目所具备的丰富文化感,起到了沟通学术界与大众知识界的效果。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可以看出,虽然儒家并未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被单独谈论,但却是费孝通整个研究框架里一个重要的环节。儒学不仅作为士绅阶层与绅权形成的起点被提出,更是解读皇权与绅权之间关系的关键。儒学的发展与绅权的发展并行为研究的脉络。费老的文章视野开阔,清晰明了,字里行间...
评分http://ariesxyq.ycool.com/post.2082193.html 费孝通、吴晗两位先生领衔的这本小册子值得一读。这是一本关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的小书,缘起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诸位先生讲授“社会结构”课后组织的研讨班。今天我们再来讨论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焦点多会投向城市。我们无法否认近...
评分可以看出,虽然儒家并未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被单独谈论,但却是费孝通整个研究框架里一个重要的环节。儒学不仅作为士绅阶层与绅权形成的起点被提出,更是解读皇权与绅权之间关系的关键。儒学的发展与绅权的发展并行为研究的脉络。费老的文章视野开阔,清晰明了,字里行间...
评分1.以今天的水平来看,本书略显粗糙,从行文到论证都很业余。完全不能和同时代的民国其它大作齐平。 2.40年代的作品写出了60年代的味道,但又保持着典型的30、40年代二流史学大、空、泛的特征。你可以说这是一本好书,但如果把它捧到“宗师级”,我就觉得可笑了。 3.这可能就是...
评分首先,同一文化下相關聯的知識被分爲【技朮知識】和【規範知識】兩類 /*VS.哈貝馬斯的“勞動與相互作用”*/,前者是人同自然打交道所得,後者是人與人打交道所得。人與人之間的規範需要有類似于權威的存在來維持,掌握規範知識的人便成了這種權威。 同時,由於生產力低下,從事...
费孝通、吴晗等人论文合集,皇权与绅权之辩,皇权的无为有为,作为地方威权的绅权与皇权的合作与冲突,以及两种权利形态的流变。并不学术,很好读,观点与结论也并不统一,这也体现了“不求标准答案,但求各抒己见”的话题辩论的特点。
评分民国末年以费孝通、吴晗领衔的六位学者出版的关于皇权与绅权的学术随笔集。关于皇权与绅权的互动关系,及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分析得都颇为精到。其严谨扎实的论述,也有助于纠偏当代读者对于乡绅社会的美化和想象。字里行间,费老和吴晗各自不同的政治倾向一目了然。
评分经典篇目值得精读!
评分讨论实录十分精彩,费老的文章最具可读性。
评分15书52。前半本是费孝通、吴晗两先生文章,认真看了。后半本是袁方、全慰天、胡庆钧、史靖(王康)四先生文章,仅翻看。性格决定命运,费老文章多分析少情绪,吴晗文章却有浓烈情感,或预示了他们的后半生。袁全胡王四先生此前未闻,百度了一下,王康先生还是老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