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7年費城 55位代錶 127天辯論 親曆人類首部成文憲法誕生
63萬字筆記 487條注釋 100頁附錄 見證原則背後更有妥協隱忍
翻譯傢尹宣先生遺作暌違十年校訂新版
法政學者何帆作序推薦
本書是美國憲法的締造者麥迪遜記錄的美國製憲會議的全過程,由著名翻譯傢尹宣先生翻譯整理,有很高之學術價值。本書記載瞭1787年美國建國之父們設計聯邦政府的全過程,記錄瞭代錶們在每天會議上的發言。全書按麥迪遜在製憲會議期間的原始手稿排印,保留曆史原貌。麥迪遜的記錄自始至終、一天不缺,寫法類似連續劇,記下瞭曆史人物(代錶們)在特定場景(每天不斷深入的辯論)上的颱詞(發言)。
詹姆斯·麥迪遜(1751-1836):美國製憲會議代錶,擬定“弗吉尼亞方案”,勾畫憲法藍圖;數次重要發言,扭轉會議進程;留下詳盡手稿,記錄製憲曆程。世稱“美國憲法之父”。曾任美國第四任總統(1809-1817)。
尹宣,祖籍湖南邵陽,1942年5月生於廣西桂林。1963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學院(現華中師範大學)外語係俄語專業,同年起於武漢市第一中學教授俄語,後自學英語並一直任英語教師。1981年,譯齣伊麗莎白•布什著《現代美國文學簡介(1919—1980)》。1982—1984年,譯齣麥剋米倫版《美國文學選讀》四捲。1988年初,赴美留學,主修社會學。1991年,畢業於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係,獲社會學碩士學位。2001年迴國定居。1998—2000年,譯齣麥迪遜著《辯論:美國製憲會議記錄》。2007—2008年,譯齣漢密爾頓、麥迪遜、傑伊閤著《聯邦論:美國憲法述評》。2009年元月,心髒病突發,病逝於武漢。
一 一直相信,人与人之间,因从事相同志业,冥冥中会有缘分牵连。2011年初,因译了些法政作品,我开始对美国宪法感兴趣,拟重新译注,汇以心得,结集成书。当时,尚不知此事难易深浅,还未着手,就想好《美宪译疏》这一书名,并与译林出版社张远帆先生谈定了出版事宜。 ...
評分在过去的三个多月中,我每晚睡前都会捧着这本厚达800页的大书读上一小会儿,也搞不清究其中究竟是读书的成分更多呢,还是健身的成分更多。但读完最后一页后,我只知道,从今往后,对那些当初写在四页羊皮纸上的寥寥几千字的文本,我的观感将再也不复从前了。 -----------------...
評分一群乱糟糟的叛逆分子,吵了3个月,居然形成一部伟大的宪法。 这些人不是国王,不是贵族,不是骑士和大地主,不是知识分子和思想家,不是大资本家,而是律师,商人,种植园主,都没有贵族身份,都是没钱的平民,没有很高的学历,没有接受过欧洲正统的教育,但是却讨论出一套人...
評分自语:《辩论》这本书不仅让我对美国的宪法有了初步了解,还把我带入二百年前美国那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中,阅读这些会议纪录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让我真切地体验到那场唇枪舌战的过程,最近一段时间我完全被他们精彩的辩论所折服。阅读过程中,我感觉他们个个说的都...
評分刚看了个开头,一上来讨论的就是程序问题——开会规则。美国宪法也基本上是一个执行程序的文本。从美国宪法对美国的发展、现实中美国国家力量强大的作用来看,程序正义确实具有无比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我们这样一个总在“道德”圈子里讨论问题的民族来说,真正认识到程序正义的...
五星力薦,一本適閤所有人去讀的書。
评分英傑何其之多!
评分慎終追遠啊慎終追遠。起初,人們相信自己的根本信念是“安全,自由和幸福”,以及埋葬君主製。一人還是多人行政,目標明確,既與立法部門彼此獨立,又能獨立於各邦。席位分配規則與第二院推選辦法,要拒絕英國模式,因為美國沒有貴族階級,因為我們對不動産的有限繼承,對長子繼承權的廢止,還有我們的創業精神。問題聚焦於小邦如何在大邦之間生存,每邦一票還是比例代錶代議製,接下來,黑人、奴隸和西部新州的問題浮齣水麵。麥迪遜提問,“大邦之間是否存在過共同利益呢?”漢密爾頓直指“真正值得考慮的利益區彆,是蓄奴的邦和不蓄奴的邦之間的利益衝突。”古文諾·莫裏斯和金先生都說,他們決不允許對輸入奴隸不加限製,然後,又以奴隸計入議員的席位分配。最終卻是,憲法以such person暗指奴隸,就像第十二修正案沒有齣現“政黨”一詞。
评分200多年前一場奠定國傢命運的會議,700頁事無巨細的會議記錄。探尋人類的智慧與偏見、理性與激情、信念與利益的邊界,在交鋒和妥協之間尋找答案的努力,統統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评分這是一本流水帳,但是內容實在是太引人入勝。現代國傢必須嚴格界定政府的邊界(比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界限)和運行機製(如執行官輪換的機製),且形嚴格的社會契約,一旦定立,不能隨便撕掉。美國的先賢,在兩百多年前就以此展開瞭驚心動魄的辯論,促成瞭第一部現代憲法。它並不完美,別說留下瞭一些坑等待後人慢慢填補,就是這批立法者,都懷疑這部憲法能不能挺過二十年,他們可能不曾想過,這部憲法讓後人能夠凝聚起這片土地上的人——美國人不靠地域、語言、種族、宗教尋求認同,能促使他們認同的,隻有這部憲法所代錶的體製和意識形態。這種自信使後人竟在修改它時保持原文不動,僅以「修正案」的方式附於後麵。我建議大傢有空翻翻這本書,幾乎每天的討論都充滿智慧,在朋友圈每天都在呼喊自己國傢強大瞭的時候,說不定本書能給你個清醒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