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與警察

遊戲與警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法) 波德裏亞
出品人:
頁數:492
译者:張新木
出版時間:2013-4
價格:4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5096204
叢書系列:棱鏡精裝人文譯叢
圖書標籤:
  • 波德裏亞
  • 哲學
  • 法國
  • 文化研究
  • 讓·波德裏亞
  • 鮑德裏亞
  • 法國思想
  • 思想
  • 遊戲
  • 警察
  • 懸疑
  • 推理
  • 社會
  • 現實
  • 執法
  • 互動
  • 科技
  • 規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文集輯錄的23篇文章原發錶於《烏托邦》(1967-1978),主題涉及社會實踐及那個時代的理論爭鳴。

著者簡介

讓·波德裏亞(JeanBaudrillard,1929—2007),法國哲學傢、社會學傢、後現代理論傢。先後任教於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撰寫瞭一係列分析當代社會文化現象、批判當代資本主義的著作,産生瞭廣泛的世界性影響。其代錶作主要有《消費社會》、《物體係》、《生産之鏡》、《象徵交換與死亡》、《冷記憶》、《美國》、《完美的罪行》等。《論誘惑》是其中晚期的思想代錶作。

張新木,江蘇高淳人。南京大學法語係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教育處一等秘書。1985年起從事符號學研究,發錶相關論文30餘篇,翻譯齣版法國文學與社科名著《巴黎聖母院》、《遊蕩的影子》、《冷記憶》1-5等30餘部,編寫齣版法語教材及參與編寫中外母語研究專著10餘部,主持和參與國傢、教育部及江蘇省社科項目5項,主持建設國傢精品課程“法語閱讀”。2006年獲法國政府棕櫚教育勛章(騎士),2008年獲江蘇省第三屆紫金文學奬翻譯奬。

圖書目錄

編者按
《烏托邦》第1期,1967年5月
《短暫性……》
《烏托邦》第2、3期,1969年5月
《遊戲與警察》
《烏托邦》第4期,1971年10月
《烏托邦被打發瞭……》
《罷工故事》
《媒介安魂麯》
《DNA或代碼的形而上學》
《烏托邦》第5期,1972年5月
《生産之鏡》
《烏托邦》第6期,1973年2月
《馬剋思主義與政治經濟學體係》
《烏托邦》第7期,1973年8月,揭露無遺的階級鬥爭
《罷工故事》
《烏托邦》第8期,1974年2月,環狀釘子
《經濟的誇大化》
《巴黎國民銀行的宣傳戰》
《因剩餘價值而生病的動物》
《烏托邦》第9期,1969年4/5月,“徹底的瘋狂”(Radical follies?)
《逼真的詐死》
《烏托邦》第10期,1974年6/7月,“階級的義務”
《在預言失靈之上……》
《烏托邦》第13期,1976年3/4月
《挾持人質》
《野民們去死吧》
《立體的黃色淫穢》
《烏托邦》第14期,1976年5/6月,玫瑰人生
《螺鏇形屍體》
《勞動故事》
《價值的最後探戈》
《烏托邦》,1977年4月
《著迷的鬥爭或最後的笛聲》
《烏托邦》第17期,1977年12月/1978年1月
《結婚前夜的閹割》
《我們的殘酷戲劇》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M

评分

烏托邦雜誌的精選,思想深度挺高的作品,過於辯論

评分

問題始終存在,不會因一時的“眾誌成城”而終結,且話題的轉移並不意味著問題的改弦易轍:一切話題指嚮同一問題。

评分

提交您的幻覺 讓您分享我的分析

评分

M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