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打造的世界

貿易打造的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 彭慕蘭
出品人:世紀文景
頁數:528
译者:黃中憲
出版時間:2018-2
價格:79.8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08148109
叢書系列:彭慕蘭作品
圖書標籤:
  • 經濟史
  • 曆史
  • 經濟
  • 全球化
  • 世界史
  • 社會
  • 海外中國研究
  • 我想讀這本書
  • 國際貿易
  • 世界經濟
  • 全球化
  • 商業發展
  • 跨文化交流
  • 市場拓展
  • 經濟閤作
  • 全球供應鏈
  • 貿易政策
  • 商業策略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縱跨600年 | 83篇小史 | 30年研究精髓 |熱銷17年 | 3次再版更新

《大分流》作者、美國曆史學會會長彭慕蘭

拉美史、全球貿易史專傢史蒂文•托皮剋 共同書寫

全球化進程中的獨立與依附、崇高與卑劣、失序與進步、不滿與饜足

--------------------------------------------------------------------------------------------

◎內容簡介

本書以貿易為綫索,通過市場準則形成、運輸、緻癮食品的經濟文化、暴力經濟學、如何打造現代市場、工業化與去工業化等主題,將世界體係分析與地方研究的觀點結閤起來,展現瞭600年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與變化,以及21世紀人類所麵臨的睏境與挑戰。

作者以闡述文化、政治、地理、個體、價值取嚮等與經濟發展的相互作用、互為影響,意在錶明:世界經濟發展充滿著不確定性,全球化也並不是單嚮西化發展的産物。每一項曆史進程都有諸多意外、受多種因素作用的影響。由此,作者希望能引起讀者更多思考和討論,重新理解世界曆史發展。

本書譯自英文第3版,擴展瞭其地理上論及的廣度,並提供更多關於20世紀和21世紀早期的論述。

◎專業評論

經濟學的《探索》頻道,講述你所不知道的貿易故事,讓你手不釋捲。

——何帆

這是一個貿易打造的世界,它是已經形成的曆史,也是正在發展的現實。我們要融入其中,也要時刻審視。這既是一個知識人的學術立場,也是一個具體的經濟人必要的生活態度。

——蘇小和

從最初充滿血腥的強製貿易,到如今幾乎每一個人都無法自拔,既有落後國傢毀傢紓難式的悲劇,又有新興市場日新月異的改觀,財富的全球化流動,亦從混沌、野蠻之初始,進化到文明、多遠之階段。從商業史角度細緻剖析貿易對世界的改變,此書無疑獨闢蹊徑。

——《英纔》雜誌前執行主編 張剛

◎媒體評論

彭慕蘭生動的語言和精彩的故事總是讓我們會心而笑,他試圖跳齣西方中心、民族中心的學術態度,讓我們看到一名真正獨立的學者矢誌不渝的學術立場。

——《南方都市報》

幾百年前,阿拉伯人不知道地底埋著石油,南美洲的阿茲剋特人也不覺得白銀有什麼作用。隻有到全球化貿易的時期,這些商品進入流通領域,纔變得價值連城,進而改變瞭世界。

——《第一財經周刊》

在這個新版中,兩位作者提齣瞭國際貿易的發展具有廣泛包容性的觀點。他們都捕捉到貿易在過去的600年裏有著其連貫的規律……這本書提供瞭傳統貿易史研究路徑的新方法,也注意到亞洲在世界貿易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美國圖書館重量級期刊 Choice

在這部引人入勝的作品中,作者闡明,六百年來,世界貿易一直在使全球各地越來越緊密相連,不隻在不同經濟體間,在文化、商業、政府、社會、政治上,也發揮同樣的作用。

——世界四大通訊社之一 甘尼特通訊社

著者簡介

[美] 彭慕蘭

Kenneth Pomeranz

著名曆史學傢,曾任美國曆史學會會長(2013—2014),“加州學派”代錶人物。1980年於康奈爾大學獲學士學位,1988年於耶魯大學獲博士學位,師從史景遷。現任美國芝加哥大學曆史係教授。主要著作有:《腹地的構建——華北 內地的國傢、社會和經濟(1853—1937)》(榮獲1994年費正清奬)、《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榮獲2000年費正清奬、2001年世界曆史協會年度圖書奬)、《貿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會、文化與世界經濟》(與史蒂文•托皮剋閤著)等。

[美]史蒂文•托皮剋

Steven Topik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曆史學係教授,研究方嚮有:拉美史、世界貿易史、咖啡經濟史等。主要著作包括:《巴西的政治經濟學:1889—1930》《貿易與炮艇:帝國時代的美國與巴西》《全球市場的轉變:1870—1945》(與艾倫•威爾斯閤著)等。

譯者簡介

黃中憲

颱灣政治大學外交係畢業,現專職翻譯。主要譯作有:《維梅爾的帽子:揭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的序幕》《哈布斯堡的滅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奧匈帝國的解體》《天國之鞦》等。

吳莉葦

自由撰稿人、譯者。南開大學曆史係博士,北京大學曆史係博士後。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主要著作有:《當諾亞方舟遭遇伏羲神農:啓濛時代歐洲的中國上古史論爭》《中國禮儀之爭:文明的張力與權力的較量》《天理與上帝:詮釋學視角下的中西文化交流》等。主要譯作有:《曆史上的身體:從舊石器時代到未來的歐洲》《耶穌會士傅聖澤神甫傳:索隱派思想在中國及歐洲》等。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Ⅰ 市場準則的形成
1.1 福建人貿易網絡
1.2 中國朝貢製度
1.3 濫發通貨,實質增長
1.4 當亞洲就是世界經濟時
1.5 不識好消息
1.6 滄海遺珠:重新發現泉州的黃金時代(約1000—1400)
1.7 阿茲特剋貿易商
1.8 原始積纍:巴西紅木
1.9 熱帶地區的一名英國貿易商
1.10 女人如何做買賣
1.11 交易與摺磨:世界貿易與近代初期法律文化
1.12 遊走各地的業務員和收稅員
1.13 拒絕本土化:貿易商侍臣時代的結束與公賬開銷
1.14 本小利大的帝國:加爾各答的英國冒險傢和印度金融資本傢(1750—1850)
Ⅱ 運輸手段
2.1 木材、風、造船、貨運:中國為何未雄霸海上
2.2 聰明還不如交好運
2.3 首都和其胃納量:18世紀之旅
2.4 倉庫、跨大西洋貿易、開闢北美邊疆地區
2.5 勇於移民的華人!
2.6 說服萊佛士
2.7 貿易、失序、進步:創造上海(1840—1930)
2.8 閤眾為一
2.9 穩賺的生意和部分實現的希望:英屬印度的鐵路建設
2.10 短時間橫跨數百年的發展落差
Ⅲ 緻癮性食品的經濟文化
3.1 巧剋力:從貨幣變成商品
3.2 醞釀風暴
3.3 摩卡其實與巧剋力無關
3.4 咖啡社會角色的轉變
3.5 美國與咖啡豆
3.6 甜味革命
3.7 鴉片如何使世界運轉
3.8 咀嚼可以,吸食就不好:化學如何使好東西變成壞東西
Ⅳ 移植:世界貿易裏的商品
4.1 非自然的資源
4.2 橡膠大國的興衰
4.3 得黃金非幸也:在加州荒陬之地的薩特
4.4 加州黃金與世界
4.5 美麗的蟲子
4.6 如何點石成金:鳥糞的短暫風光
4.7 夏威夷如何成為美國第五十州?
4.8 牛如何吃掉牛仔
4.9 世界貿易的混沌效應
4.10 科學農業在中國
4.11 一顆馬鈴薯,兩顆馬鈴薯
4.12 可可樹與高壓統治:西非農業中自由勞動力的進與退
4.13 天然橡膠的百年興衰
Ⅴ 暴力經濟學
5.1 沒人性的買賣,道理何在
5.2 富裕一如波托西
5.3 英格蘭的海盜業始祖
5.4 魯濱孫的高檔生活
5.5 沒有島嶼在風暴中:或者,中英茶葉貿易如何淹沒太平洋島民的世界
5.6 法人企業的粗暴誕生
5.7 西印度群島海盜—當年的企業狙擊手
5.8 奴隸製終結後的解放、契約僕役、殖民地種植園
5.9 血腥象牙塔
5.10 非洲如何抵製帝國主義:埃塞俄比亞與世界經濟
5.11 隻此一次:羅森費爾德傢族傳奇
Ⅵ 打造現代市場
6.1 墨西哥與巴西的白銀黃金
6.2 稱量世界:公製革命
6.3 從宮廷銀行傢到現代世界市場的設計師:羅斯柴爾德傢族
6.4 日趨全球化:國際榖物市場
6.5 時間如何變成那個樣子
6.6 美國如何加入大聯盟
6.7 俱樂部、賭場與崩盤:1820年以來的國傢債務與風險管理
6.8 較新鮮沒有較好
6.9 包裝
6.10 商標:名字算什麼?
6.11 開始覺得不乾淨:全球營銷故事一則
6.12 有瞭紅、白、藍,銷售更上層樓:可口可樂如何徵服歐洲
6.13 搶先者得以生存
6.14 勢所未必然
6.15 地點、地點、地點:在安道爾與巴拿馬,曆史如何贏過地理
Ⅶ 世界貿易、工業化、去工業化
7.1蔗糖業:最早的工廠
7.2 值錢縴維:棉花如何成為工業時代的織物
7.3 到全世界尋找棉花
7.4 殺掉金母雞
7.5 甜美成就
7.6 沒有哪座工廠是孤島
7.7 喂蠶吐成長
7.8 化岩石(和局限)為財富:劣勢如何助新英格蘭早早工業化
7.9 側翼突破與轉型受阻:從煤炭到石油的崎嶇路(1859—2012)
7.10 美國石油
7.11 石油緻富,沙漠建國
7.12 專注商店,忘掉工廠:“二戰”以來美國的“公平交易”法與離岸工廠的興起
結語:21世紀的世界經濟
參考書目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曾有一个著名的隐喻“无形的手”(invisible hand),意指个人应用其资本来追逐其私利的行为,会在无意识中增进整体的社会效益。这一隐含着基督教神学色彩的短语,在后来广为人知,常被用以指代市场机制的魔力:只要我们顺应这样的市场规律,就能将个体零...  

評分

贸易全球化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一直持续至今。全球化的贸易如何产生、如何运作,又对不同的地区产生怎样的影响?贸易全球化又有何种演变?作者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抽丝剥茧,通过一个个小章节的论述,涉及世界各地,从大西洋东西海岸到欧洲、地中海及印度洋,再到东亚,构建了一...  

評分

評分

2019的第5本书! 全球化不是最近50年的事,而是在500年前就已发生,并持续进行中。 只是当时的全球化,更准确的说是东方化,中国人,印度人,阿拉伯的穆斯林是全球化的主角。欧洲人拼命想挤上这趟高速列车,1492伊莎贝拉女王收复格拉纳达,随后赞助哥伦布远航冒险,开启了地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非常好看的書,把各種看似不相關的信息綜閤起來放到大視野下,找到各種隱藏其中的聯係,世界經濟、文化體係下的另一種蝴蝶效應。這纔是我這種八卦愛好者喜聞樂見的“八卦”。

评分

全球化之所以在較富裕的國傢遭到排斥,有一部分源於外移的工作機會不再限於製造業,信息科技已使許多服務業可以外包,意味著有一技之長的中産階級在服務業的工作不再是鐵飯碗。

评分

非常好看的書,把各種看似不相關的信息綜閤起來放到大視野下,找到各種隱藏其中的聯係,世界經濟、文化體係下的另一種蝴蝶效應。這纔是我這種八卦愛好者喜聞樂見的“八卦”。

评分

換個馬甲再賣一遍?讀《大分流》就可以瞭,話說研究世界史,真是齣力不討好的事兒……本科讀物即可

评分

比較打動我的一點是彭老師說,他希望這本書能夠帶來更多啓發,能把普通人對於曆史進程的積極參與錶現齣來。有很多有意思的話題,印象很深的包括吃得多與城市革命的關係、(對我遙遠的)古柯堿“成癮”的發展過程等等。閤上書之後,又能體會到兩位對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憂慮,以及作為曆史學傢勇於承擔“開啓民智”的責任感。深深打動,“淺入深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