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闆方法

看闆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中科技大學齣版社
作者:David J. Anderson
出品人:
頁數:280
译者:章顯洲
出版時間:2014-1-30
價格:6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099404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項目管理
  • 看闆
  • 敏捷
  • 精益方法
  • 軟件工程
  • 管理
  • 方法論
  • 精益
  • 看闆方法
  • 精益管理
  • 項目管理
  • 流程優化
  • 效率提升
  • 可視化管理
  • 持續改進
  • 團隊協作
  • 生産管理
  • 工作流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看闆方法:科技企業漸進變革成功之道》由看闆方法創始人David J. Anderson親自編寫,是看闆方法的奠基之作。看闆方法脫胎於豐田生産方式和約束理論,是精益方法的進一步延伸。它將軟件開發過程視為一種價值流,並且相信拉動式的管理能産生更好的結果。它通過限製在製品的數量等一係列簡單可行的技巧,發現和緩解軟件開發過程中的壓力和瓶頸,提高生産效率。看闆方法的奇妙之處,在於它與企業原有的開發流程無縫結閤,在不知不覺中提高生産效率。換句話說,它是一種漸進式的改良,不是翻天覆地的革命,因而更容易被企業接受。實施阻力小且切實有效是看闆方法在軟件開發社區中迅速流行起來的原因。

著者簡介

大衛·J.安德森(David J. Anderson),有三十多年IT行業從業經驗,曾在多傢大型跨國企業管理軟件開發團隊,擁有豐富的團隊管理經驗。他是精益軟件和係統協會(Lean Software & Systems Consortium)的創始人,並且創辦瞭David J. Anderson & Associates谘詢公司和LeanKanban培訓公司,緻力於傳播和推廣精益思想和看闆方法。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導論
第1章 解決敏捷管理者的睏境
1.1 我對可持續步調的探索
1.2 我對成功變革管理的探索
1.3 從“鼓-緩衝-繩”轉嚮“看闆”
1.4 看闆方法的齣現
1.5 看闆方法被社區采納的過程
1.6 看闆的價值是反直覺的
第2章 什麼是看闆方法
2.1 什麼是看闆係統?
2.2 把看闆應用於軟件開發中
2.3 為什麼使用看闆係統?
2.4 看闆方法模型
2.5 識彆看闆方法的應用實施
2.6 作為權限授予者的看闆
第二部分 看闆方法的益處
第3章 一種成功秘訣
3.1 使用秘訣
3.2 成功秘訣和看闆方法
第4章 在五個季度內,從最差變為最好
4.1 問題
4.2 可視化工作流程
4.3 影響效能的因素
4.4 明確過程策略
4.5 估算是一種浪費
4.6 限製在製品
4.7 建立輸入節奏
4.8 達成新契約
4.9 實施變革
4.10 調整策略
4.11 尋求進一步的改善
4.12 成果
第5章 持續改進的文化
5.1 改善文化
5.2 看闆方法會加速組織成熟度和能力的提升
5.3 社會學變革
5.4 文化變革也許是看闆方法帶來的最大好處
第三部分 實施看闆方法
第6章 價值流映射
6.1 定義控製起點和終點
6.2 工作項類型
6.3 繪製卡片牆
6.4 請求分析
6.5 根據請求分配産能
6.6 工作項卡片詳解
6.7 電子跟蹤
6.8 設置輸入和輸齣邊界
6.9 應對並行活動
6.10 應對次序無關的活動
第7章 使用看闆進行協調
7.1 可視化控製和拉動
7.2 電子跟蹤
7.3 每日站立會議
7.4 會後討論
7.5 隊列填充會議
7.6 發布規劃會議
7.7 鑒彆分類
7.8 問題日誌的審查與升級
7.9 現場貼紙代理
7.10 跨多個地理位置保持同步
第8章 建立交付節奏
8.1 交付的協調成本
8.2 交付的事務成本
8.3 交付效率
8.4 確定交付節奏
8.5 通過提高效率來提升交付節奏
8.6 進行隨需或臨時交付
第9章 建立輸入節奏
9.1 優先級排序的協調成本
9.2 確定優先級排序節奏
9.3 優先級排序的效率
9.4 優先級排序的事務成本
9.5 提高效率以支持更頻繁的優先級排序節奏
9.6 進行隨需或臨時性的優先級排序
第10章 設置在製品限額
10.1 工作任務的限額
10.2 排隊隊列中的限額
10.3 瓶頸前的緩衝
10.4 輸入隊列大小
10.5 工作流中不設WIP限額的區域
10.6 不要使組織壓力過大
10.7 不設置在製品限額是錯誤的
10.8 産能分配
第11章 建立服務水平協議
11.1 服務類彆的一種典型定義
11.2 為服務類彆設置規則條款
11.3 確定服務交付目標
11.4 設置服務類彆
11.5 應用服務類彆
11.6 根據服務類彆來配置産能
第12章 度量和管理報告
12.1 跟蹤在製品
12.2 前置時間
12.3 準時交付率
12.4 交付速率
12.5 問題和受阻工作項
12.6 流動效率
12.7 初始質量
12.8 破壞負載
第13章 使用兩層係統擴展看闆
13.1 層次化的需求
13.2 將價值交付和工作項的變異性解耦
13.3 兩層卡片牆
13.4 引入泳道
13.5 應對規模變異性的另外一種方法
13.6 和服務類彆結閤在一起
13.7 係統集成
13.8 管理共享資源
第14章 運營迴顧
14.1 會前準備
14.2 在開始時設置好業務基調
14.3 邀請嘉賓擴大聽眾範圍並帶來附加價值
14.4 主要議程
14.5 精益轉型的基礎
14.6 適宜的節奏
14.7 體現管理者的價值
14.8 組織層麵的專注能培育改善文化
14.9 一個早期案例
第15章 啓動看闆變革
15.1 看闆係統的首要目標
15.2 看闆係統的次要目標
15.3 理解目標,闡明益處
15.4 實施步驟
15.5 看闆方法帶來新的談判模式
15.6 啓動看闆實施的談判
第四部分 繼續改進
第16章 三類改進機會
16.1 瓶頸、消除浪費和降低變異性
16.2 看闆方法與公司文化的適配
第17章 瓶頸和非即時可用資源
17.1 能力受限資源
17.2 非即時可用資源
第18章 精益的一種經濟學模型
18.1 重新定義“浪費”
18.2 事務成本
18.3 協調成本
18.4 如何識彆一項活動是否是成本
18.5 破壞負載
第19章 變異性的根源
19.1 變異性的內部根源
19.2 變異性的外部根源
第20章 問題管理和升級策略
20.1 對問題的管理
20.2 問題升級
20.3 問題跟蹤和報告
參考文獻
緻謝
索引
關於作者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读《精益开发实战》时知道了看板方法,当时的粗浅理解是「可视化管理」,因为我个人更喜欢电子看板,团队迟迟没有引入「物理看板」,2015 年使用「电子看板」半年后还是回到了基于甘特图的老路。由于缺乏理论基础,总是在按照传统的项目管理思路使用看板,新瓶装老酒,感觉怪怪...  

評分

看板不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 不是软件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它是一种推动变革的方法, 甚至跟软件开发没有关系. 前提假设 任何方法都基于一些前提假设. 看板的前提是组织内对团队capacity达成共识. 团队能做多少事是系统隐含的不变量, 所有其它决策都不能破坏这个不变量. 一旦投资...  

評分

读《精益开发实战》时知道了看板方法,当时的粗浅理解是「可视化管理」,因为我个人更喜欢电子看板,团队迟迟没有引入「物理看板」,2015 年使用「电子看板」半年后还是回到了基于甘特图的老路。由于缺乏理论基础,总是在按照传统的项目管理思路使用看板,新瓶装老酒,感觉怪怪...  

評分

看板不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 不是软件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它是一种推动变革的方法, 甚至跟软件开发没有关系. 前提假设 任何方法都基于一些前提假设. 看板的前提是组织内对团队capacity达成共识. 团队能做多少事是系统隐含的不变量, 所有其它决策都不能破坏这个不变量. 一旦投资...  

評分

David这本看板的专著帮助我澄清了在软件/产品研发里实施看板系统的诸多概念和困惑。在此我想结合以前为客户实施转型的经历写两点感受最深刻的感受。 第一,看板只发现问题,无关乎如何改进。 看板不遗余力地为项目引入“透明度”,不仅是工作内容的透明,还包括过程(工作流...  

用戶評價

评分

係統復習知識點,有意思,嘻嘻嘻

评分

流程化管理的工具,用得怎樣看造化

评分

看闆方法裏麵講理論講的非常透徹的一本書,對我的啓發意義非常大。

评分

對看闆介紹的很詳細瞭,對於浪費的解釋還不錯

评分

提高效率,減少成本,看闆方法值得使用,但故事說的囉嗦些,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