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康德 哲學 道德哲學 倫理學 德國古典哲學 西方哲學 德國 道德形而上學
发表于2025-02-22
道德形而上學的奠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李鞦零主編、主譯的《康德著作全集》(9捲本),以普魯士王傢科學院本(通稱“科學院版”)為底本,全部直接從德文譯齣,原文為拉丁文的則直接從拉丁文譯齣。科學院版《全集》包含瞭康德生前公開發錶的所有著作和文章,並且經過瞭德文編輯者的詳細校勘。中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參考瞭已有的各種譯本,同時也對一些名詞、術語提齣瞭自己的獨到見解。中譯者以其在西方哲學、宗教學、語言學方麵的深厚學養,以及十年如一日的苦心孤詣,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可信、可讀的康德著作文本,對康德翻譯與研究作齣瞭不朽的貢獻。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啓濛運動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傢之一,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同時也是一位傑齣的天文學傢。
其前期的自然科學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與天體理論》(1755),其中提齣瞭著名的關於太陽係起源的星雲假說。後期的哲學研究成果主要是《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和《判斷力批判》(1790)。“三大批判”構成瞭一個完整而嚴密的先驗唯心論體係,給哲學界帶來瞭一場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又稱“開普勒改革”)。
李鞦零,河南唐河人,1957年生,哲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專職研究員,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員等。
主要研究領域為基督教哲學、德國古典哲學。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國哲人視野中的曆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多部專著。譯有《康德著作全集》(9捲本),《康德書信百封》、《世界曆史與救贖曆史》、《社會科學方法論》、《從黑格爾到尼采》、《不閤時宜的沉思》、《神學與哲學》等三十餘部西方學術名著。在中外學刊發錶《中世紀神秘主義神學的難題與齣路》、《基督教神秘主義哲學與中國老莊哲學》、《康德論人性根本惡及人的改惡嚮善》、《康德何以步安瑟爾謨的後塵?》、《神學與文化的互動》、《古希臘哲學解神話的過程及其結果》、《基督教理論化的起因及其結果》、《漢語神學的曆史反思》等數十篇論文。
第二遍。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小而偉大的書。非對話式的“道德”成瞭一種孤立的幻象。又或者這正是像黑格爾這樣的哲學傢批評康德的地方:康德的道德意識看似是反思直接得來的,但其實並不是這種意識構成瞭倫理生活;恰恰相反,正是倫理生活的實現—至少是局部實現—纔使這種意識成為可能,在康德這裏就是要求有能夠達成某種程度的共識的東西先行,否則就不能如其所願地以定言律令産生按他本意應産生的東西。但我認為康德不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關於目的的論述正是試圖解決這個問題的。他相當巧妙且恰如其分地把對話關係壓製在瞭一個適當的狹小範圍內。
評分前言有用。康德哲學是按經驗/理性,自然/自由等對立構建的。道德形上學相對經驗性的實用人類學。首提善良意誌,為解釋它提齣義務,即便齣於義務也還不一定有道德價值,要的是行為的普遍必然性,需要踏入哲學。道德世俗智慧針對沃爾夫。實踐理性即意誌。道德法則是以命令式來規定意誌的。定言命令中的技巧和機智都是分析式的,於是問題就是作為先天綜閤命題的道德命令式如何可能。方案是提取其公式,客觀必然性是形式一麵,就定言命令與理性存在者(人)先天聯結從人這一端解釋人應當作為目的為質料一麵,第三條使前兩條客觀上規則與主觀上目的相一緻即意誌立法原則也即自律。自律以自由意誌為根據但從自由卻推不齣定言命令式,求助顯象/物自身,感性/理知雙重世界劃分及理性辯證法,定言命令如何可能最後還是無法迴答。
評分和實踐理性批判談論的問題十分接近,或者說幾乎一緻,但是舉齣瞭稍微多一點的例子……
評分迴環論證
評分第一次讀完康德的完整的一本書,這本書,即使是本小冊子,其厚度非常薄,但人話還是很難正常的被說齣來。
Kant的generalization method to obtain moral law Kant为了说明moral law来自于理性,所以就列出一个general formula,说人就是从这种方式得到的categorical imperative: 第一步:把你做这件事的所想达到的目的列出来(maxim) 第二步:想象一个世界所有人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評分 評分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里指出“人的思考状态是一种反自然的状态,能思考的动物是一种堕落的动物。”所以堕落的人都去思考了,这个社会并没有因为思考而变的更加有秩序,思考并不一定指向善。人自从有了社会属性,学会了思考、善良、互助,也同时学会了虚伪、嫉妒、屠杀...
評分 評分道德形而上學的奠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