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康德於1784—1797年間(60歲至73歲)所寫的論文8篇,包括康德有關曆史哲學和政治哲學的全部主要著作在內。
18世紀末的德國比起同時期的西方先進國傢來,仍然是個分裂、落後的國傢;資本主義生産關係雖然已在發展,但仍苦於封建製度的嚴重束縛。這就決定瞭德國中産階級的特殊軟弱性。當英國已經和法國正在采取革命行動推翻封建製度的時候,德國還隻采取理論的形式。因此在論及由康德奠基的德國古典哲學時,經典作傢指齣:“在法國發生政治革命的同時,德國發生瞭哲學革命。這個革命是由康德開始的。”
18世紀的70年代以前,康德從事多方麵自然科學的研究,具有唯物主義傾嚮和辯證法因素;特彆是1755年的《自然通史和天體理論》(或作《宇宙發展史概論》)一書,運用牛頓的經典力學原理,提齣瞭關於太陽係演化的學說(即星雲說),對長期以來在科學思想上占統治地位的僵化的自然觀“打開第一個缺口”。這個學說於1796年被拉普拉斯(1749—1827年)重新提齣,開始産生廣泛的影響,所以又被稱為康德-拉普拉斯學說。
【按语:在这些发表于1784-1797年的文章中,康德陈述了社会契约、人的权利、启蒙、国际联盟下的永久和平、道德向善论等政治、道德和历史思想,维系了启蒙的道德向善论观念——这种信念不完全是对道德事实的确认,而且是一个出于实践理性的义务的信念。值得注意的是,从《论永久...
評分 評分(结课报告一篇,当时以欧盟为设想蓝本,觉得康德真是牛,完全被他预想到了。结果前几天英国脱欧了,这自由国家联盟的未来走向顿时又扑朔迷离起来......只能说英国太会玩了。) 《永久和平论—一部哲学的规划》是康德晚年的著作。这位终身蛰居于德国格尼斯堡却胸怀天下的伟大...
評分第一篇、在世界公民的观点下的普遍历史之理念 历史记述意志的现象(即人类的行为)。 历史中如果存在理性线索,那么它只能是合乎自然的,而不可能是合乎个人计划的,因为历史中的个人并非出于纯然理性的目标而行动。 如果能够找到历史中合乎自然的理性线索,那么撰写一种普遍历...
評分慕名已久,从图书馆里找了半天,感觉康德的书里这本似乎好像稍微好看得进去点,回来发现还是很难懂,看得好慢啊,那种大长句子,分明是一个个认得的字,怎么连在一起就,,,,嗨。看着真痛苦,不过这该是本好书的,我要坚持努力看下去,
知道康德的書難讀,沒想到他談政治歷史理論的書也還是挺難讀的啊~~
评分看著老宅男康德拼瞭死命要調和現代社會內部分裂的力量,無奈宅男就是宅男,而這項事業最後經由多少偉大的思想傢們的努力呀!
评分: B516.31/0222-13
评分自從讀瞭《觀念的發明者》纔敢讀康德,因為這本書中極為單薄地揭示瞭休康二人的共性——哪怕不是之前讀的“三大批判”:發掘休謨與康德的共性,看康德是如何繼承並發展休謨的,這是讀康德時作為一個休謨式懷疑主義者最大的動力。
评分翻瞭兩遍,有點草率,需再看。八篇篇篇經典,什麼是啓濛,世界公民觀點下的普遍曆史觀念、永久和平論、人類是在不斷朝著改善前進等,看之前最好翻過《判斷力批判》中的“目的論判斷力批判”部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