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的清真寺

慕尼黑的清真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譯文齣版社
作者:[美] 伊恩•約翰遜
出品人:
頁數:296
译者:嶽韋
出版時間:2017-3
價格:4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773992
叢書系列:譯文紀實
圖書標籤:
  • 伊斯蘭
  • 宗教
  • 曆史
  • 紀實
  • 譯文紀實
  • 冷戰
  • *上海譯文齣版社*
  • 2017
  • 慕尼黑
  • 清真寺
  • 德國
  • 伊斯蘭教
  • 城市景觀
  • 建築史
  • 文化融閤
  • 宗教建築
  • 現代建築
  • 多元社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納粹、中情局、穆斯林兄弟會,

普利策奬得主、《華爾街日報》前德國分社社長,

追蹤歐洲伊斯蘭激進運動70年!

慕尼黑清真寺與恐怖活動有著令人不安的聯係。

1980年代,馬哈莫德•阿布赫利馬是清真寺的常客。不久後,他就去瞭美國,1993年,由於試圖協助炸毀世貿中心,被判入獄。

1999年,德國警方竊聽瞭達卡贊利的傢並跟蹤瞭他在清真寺的接觸對象,其中有一位很特彆的男士,穆罕默德•阿塔。兩年後,阿塔駕駛著第一架飛機撞進瞭世貿中心。

在其後的數年裏,又發生瞭馬德裏和倫敦的恐怖事件,而嫌疑對象都是在歐洲齣生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年輕穆斯林,這讓調查人員萬分震驚。

對慕尼黑穆斯林的爭奪,給西方帶來瞭一種緻命的意識形態。

伊斯蘭激進主義,是一種高度政治化的暴力的思想體係,為恐怖主義提供瞭溫床。在2001年紐約和華盛頓的恐怖襲擊中,西方直接體會瞭這種暴力。而它的曆史更為久遠,睏擾瞭世界各國好幾十年。

1970年代和1980年代,美國曾試圖爭取穆斯林在阿富汗對抗蘇聯,著名的基地組織就是在那時誕生的。但慕尼黑清真寺還要往前推三十年,那是冷戰之初。在這裏,德國,穆斯林捲入的是一場心理戰,一場觀念之爭。

整個西歐,穆斯林人數在1500萬到2000萬之間,是美國的四倍。

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並沒有逃過伊斯蘭世界的眼睛。在這曆史性演變的關頭,穆兄會已經把自己的根係深深地紮進瞭西方社會。

沒有人能說得清西方對穆兄會既迷戀又排斥的心態。最著名的伊斯蘭激進主義組織就是穆斯林兄弟會,正是穆兄會,把清真寺變成瞭一個實現黨派目標的基層政治組織。而穆兄會在西方的幾乎所有活動,都起源於運作慕尼黑清真寺的那一小群人。

著者簡介

伊恩•約翰遜 Ian Johnson

中文名張彥,普利策奬得主,曾任《華爾街日報》中國分社和德國分社社長。現為《紐約時報》《紐約客》《紐約書評》等媒體供稿。除瞭宏觀的經濟議題,長期以來,宗教信仰議題一直是伊恩•約翰遜的寫作主題,目前他一共齣版瞭三本專著:《野草》(Wild Grass , 2004),《慕尼黑的清真寺》(A Mosque in Munich ,2010)和《中國之魂》(The Souls of China ,2017)。

圖書目錄

引子 小鎮邊緣
熱戰
第一章 東綫
第二章 突厥學傢
第三章 納粹原模
冷戰
第四章 東占部還魂
第五章 進入第三世界的鑰匙
第六章 摸索中成長
第七章 “政治妙招”:清真寺齣爐
第八章 拉馬丹博士齣場
第九章 權宜之計
第十章 小說傢講故事
第十一章 贏得清真寺
第十二章 失去控製
當代戰爭
第十三章 穆兄會大勝
第十四章 超越慕尼黑
第十五章 爭論的內涵
第十六章 1950年代的迴歸
尾聲 圓頂之下
緻謝
資料來源
注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我们似乎时常陷于这样的窘境:当更多的世俗世界的人们在理性的谈论并且要给予穆斯林更多的人性化关怀的时候,那一部分人却端着AK47冲你扫射了过来。如我们所知,这在欧洲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被俗称为“白左”的阵营。 这本书的作者在《慕尼黑的清真寺》里面做了详尽的历史...  

評分

人类的很多智慧,其实都诞生于农耕时代,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对于野草,人总要控制它,但没法、也不必将它根除。现代人有时候会忘记这些道理,以至于某天猛然间看到野草没腰、连绵不断,自己会惊得手足无措。 《慕尼黑的清真寺》是一部讨论穆斯林极端势力如何在欧...  

評分

2019年闲书019:当我沉浸在伊斯兰教激进主义在欧洲发展史的阅读时,佛教国家斯里兰卡却不断地传来爆炸声,爆炸发生在教堂、西方人居多的国际酒店,不断上升的伤亡数字让人揪心。谁是制造者?虽然官方的报导中还没有给出答案,但宗教因素或许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穆斯林和伊...  

評分

我们似乎时常陷于这样的窘境:当更多的世俗世界的人们在理性的谈论并且要给予穆斯林更多的人性化关怀的时候,那一部分人却端着AK47冲你扫射了过来。如我们所知,这在欧洲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被俗称为“白左”的阵营。 这本书的作者在《慕尼黑的清真寺》里面做了详尽的历史...  

評分

2019年闲书019:当我沉浸在伊斯兰教激进主义在欧洲发展史的阅读时,佛教国家斯里兰卡却不断地传来爆炸声,爆炸发生在教堂、西方人居多的国际酒店,不断上升的伤亡数字让人揪心。谁是制造者?虽然官方的报导中还没有给出答案,但宗教因素或许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穆斯林和伊...  

用戶評價

评分

西方利用瞭他們,後來反被他們利用。冷戰的苦果,還要西方人來品嘗。

评分

不得不承認,西方國傢遭遇的這種暴力是自食惡果:將伊斯蘭思想體係高度政治化,為恐怖主義提供瞭溫床,而清真寺也成為一個實現黨派目標的基層政治組織。今天,我們總把伊斯蘭教等同於恐怖主義,嚴格來說,這並非宗教問題,而是政治問題。至此,作者(同時也是讀者)的問題終於得到解答:為什麼慕尼黑這樣一座不起眼的清真寺,可以和伊斯蘭教傳統聖地比量齊觀?這正是書名和課題的由來。本書切入點較少見,對理解極端主義的産生及發展有一定幫助,材料翔實嚴謹精細,但敘事相對略枯燥。

评分

西方利用瞭他們,後來反被他們利用。冷戰的苦果,還要西方人來品嘗。

评分

也許是事情復雜,綫索太多,整部作品顯得有點硬。但這部紮實的作品又確實會對人們理解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有所幫助。而根本上講,歐洲的亂象,同樣是未知帶來的異化和恐慌——有人在田地上丟瞭一把種子,野草莫名其妙就長起來瞭,大緻是這樣。

评分

這是理解歐美睏境的一把鑰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