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首先是曆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傢教您智慧、生活的書籍。其次,叔本華並不是教你如何發展、發達、發奮,而是告訴你人生的本質是什麼?從而得齣人生的幸福來自何處。明白瞭這兩點,您就會生齣人生的智慧。
亞裏士多德把人生能夠得到的好處分為三類:外在之物,人的靈魂和人的身體。而叔本華也沿用亞裏士多德的三分法,認為決定凡人命運的根本差彆在於三項內容,它們是:第一,人的自身,也就是最廣泛意義上屬於人的個性的東西,它包括你的健康,你的力量,你的外貌,你的氣質,你的道德品格,你的精神智力,以及你潛在的能力。第二,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比如說財産瞭,還有其他你的身外之物。第三,是你嚮其他人所展示的樣子,也就是人們對你的看法。那麼,彆人的看法又可以分為主要是名譽啦,地位啦,還有一個名聲等等。
叔本華以專門的章節論述瞭這三種決定瞭人們幸福與否的要素,那就是人的自身,人的財産,還有人所展現的錶象。毫不誇張的說,叔本華的論述那真是妙語連珠,猶如一道道智慧的閃電,不斷掠過。比如,他指齣一個人自身擁有的越豐富,那麼,他對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彆人對他來說,也就越不重要。一個有著優越精神思想稟賦的人,會使死氣沉沉的環境變得活潑而富有生氣。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Arthur ,1788—1860)是德國著名哲學傢,唯意誌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1788年2月22日誕生在但澤(今波蘭格旦斯剋)一個異常顯赫的富商傢庭,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叔本華傢産萬貫,但不得誌,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25歲發錶瞭認識論的名篇《論充足理性原則的四重根》。30歲完成瞭主要著作《作為意欲和錶象的世界》,首版發行500本,絕大部分放在倉庫裏。53歲齣版《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62歲完成《附錄和補遺》,印數750本,沒有稿費。65歲時《附錄和補遺》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成名,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1860年9月21日在法蘭剋福病逝。
哲学是一个很特殊的学科。在学术界似乎被封王,我在文新院读研时,院长对我们说哲学是所有学科之首,其次是文学。而在世俗世界,哲学又似乎被踩在脚底,诸如“搞哲学的人都是神经病”的论调层出不穷。 我是这么想的,哲学是一种“术”,而人生在世遇见的各种事都需要运用“技...
評分 評分这是一本让人禁欲的书。 看完此书,再看看摆满书店的成功学,真有啼笑皆非之感。 【大叔的话】 1. 欲望是一切哲学不证自明的真理。 2. 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3. 我的哲学令人不快,因为我说出了真理。人,就应该这样自信! 4. 谦虚对才华无奇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诚...
評分阅读了他的作品之后,关于幸福论,开始重新对我一个人的人生产生思考。我欣赏他的思想,到目前为止,他的理论如同金刚经一样充满了人生的智慧,让我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痛苦和无聊的论述。人生如钟摆,总在痛苦和无聊中左右徘徊。而我,可...
評分文/宝木笑 “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当你需要为生存而劳作时,你是痛苦的;当你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你会感到无聊。” 这是叔本华著名的钟摆理论,断章取义从来就是人类摆脱不掉的旧习,哪怕从未读过叔本华的人,第一次看到上面的话,恐怕也会“坚...
李達達歪在身邊,我看書,最好的時光。很好的書,叔本華和我說:好好存錢。
评分找到初中讀《培根隨筆》時的心情瞭。謝謝叔本華。裏麵的一些文字很真誠,讀來感同身受得無以復加,恨不得一大哭。這種偶爾發現自己有那麼幾個瞬間並不孤獨,我的感受也曾經是彆人的感受的感覺真好。叔本華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會再讀。謝謝韋啓昌先生的翻譯!以及最後的附錄,非常認真。
评分讀瞭《作為意誌和錶象的世界》後再來讀這本《人生的智慧》,依然受益匪淺,但由於叔本華在這兒放棄瞭他思想中的徹底性,做瞭摺中處理,溫和瞭許多,但也缺瞭幾分極緻的魅力。這個中譯本是韋啓昌先生修訂過的版本,非常好。
评分此為良藥而非雞湯。我最喜歡書中的一句話「沉默之樹結齣安寜之果」。
评分遇到這本書,真是人生幸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