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以來,哲學分裂為兩大陣營:在英語世界盛行的分析傳統和在歐洲大陸流行的歐陸傳統。本書通過一個關鍵性事件考察瞭這一分裂的起源:1929年在瑞士達沃斯,卡西爾和海德格爾之間的爭論。參加這一分水嶺事件的還有邏輯實證主義的代錶,維也納學派的卡爾納普。 作者解釋瞭哲學分歧是如何與政治事件交織在一起的。海德格爾和卡爾納普都將他們的哲學努力與個子的激進社會觀相聯係。卡爾納普屬於左派,海德格爾屬於右派,而卡西爾則屬於自由派的共和主義者。
邁剋爾·弗裏德曼,生於1947年,斯坦福大學Frederick P.Rehmus Family人文科學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康德、科學哲學、20世紀哲學史以及從康德到邏輯經驗主義時期哲學與科學的互動等等。除本書外,其主要著作還有《時空理論的基礎:相對淪物理學與科學哲學》;《康德與精確科學》;《重新思考邏輯實證主義》;《理性性的動力學》等。
马堡学派那部分已经很有启发,读到卡尔纳普对拓扑空间和度规空间的精辟分析就觉得很妙了。 摘录: “感官知觉的具体的经验世界并不是以某种方式存在于这种方法序列之外的一种分离的实在,而是序列向之收敛的完全确定的、完整的极限结构” (p66) “实在构建”的动机在于——“...
評分 評分20世纪哲学总体说来分为两大传统,一是以逻辑经验论为代表的分析哲学,二是以现象学为代表的欧陆哲学。就《分道而行》来说,前者的代表是卡尔纳普,后者的代表是海德格尔。本书追溯了两大传统分裂的根源,即都是为了解决新康德主义留下的知识论问题。本书艰涩,却意义重大。《...
評分 評分囫囵吞枣看完了。也许有空的时候在看看第二遍,会写得更清晰些。现在留个印,这种书,一旦再进不去,太痛苦了。 我总把哲学认为是个逐渐递落的过程,也许就是无知者无畏,到已知得越多、未知得越多的过程。从最早的哲学的无所不包,到各种科学从哲学中逐渐剥离、进而建立自己...
“我們或者隨同卡爾納普,堅持把形式邏輯當作普遍有效性的理想,並相應地把我們限製在數理精準科學的哲學中,或者隨同海德格爾,將我們同邏輯和‘精密思維’一般地切斷聯係,結果是最終放棄真正普遍有效性本身這一理想。” “正是這一睏境處於20世紀‘分析的‘與’歐陸的‘哲學傳統之間對立的核心“
评分馬堡學派做的是拱頂結構,而我的現象學希望從地基的設計做起。——鬍塞爾
评分馬堡學派做的是拱頂結構,而我的現象學希望從地基的設計做起。——鬍塞爾
评分被海德格爾繞暈
评分根據我對TLP和PI的十二手理解,邏輯領域和存在領域好像根本沒啥衝突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