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與貧乏

經驗與貧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百花文藝齣版社
作者:[德] 瓦爾特·本雅明
出品人:
頁數:400
译者:王炳鈞
出版時間:1999-9
價格:24.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0627488
叢書系列:20世紀歐美文論叢書
圖書標籤:
  • 本雅明
  • 文藝理論
  • 文學理論
  • 德國
  • 哲學
  • 文學批評
  • 文論
  • 文學
  • 經驗
  • 貧乏
  • 哲學
  • 反思
  • 認知
  • 存在
  • 批判
  • 思維
  • 局限
  • 自我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雅明一直以一個自由作傢和翻譯傢的身份維生。他幾乎將一生奉獻於寫作。他寫瞭大量的有關十九世紀的文化、文學論文。本書收編瞭作者自19 15年所寫的《評弗裏德裏希·荷爾德林的兩首詩》(《詩人之勇氣》《羞澀》),1920年所寫的《德國浪漫主義的藝術批評概念》,1931年創作的《評弗蘭茨·卡夫卡的建造中國長城時》,1933年《經驗和勇氣》再到1934,《弗蘭茨·卡夫卡——紀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1938年的《緻格爾斯霍姆· 朔勒姆的信》,總計十二篇力作。其中《評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白癡)》、《評歌德的(親閤力)》、《貝爾托爾特·布萊希特》等幾篇均寫得有藝術見解,又有細膩情感的錶達。

著者簡介

瓦爾特·木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評論傢和哲學傢之一。齣生於德國富裕的猶太人傢庭,在申請大學教職失敗後,一直從事文學評論和翻譯工作。他的作品在法蘭剋福學派批評理論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納粹興起後他離開德國,1940年在法國與西班牙邊鏡自殺。

圖書目錄

評弗裏德裏希・荷爾德林的兩首詩《詩人之勇氣》・《羞澀》
德國浪漫派的藝術批評概念
緒論
一 課題的限定
二 材料來源
第一部分 反思
一 費希特的“反思’和“假定’概念
直接認識――假定的限定――反思的限定
二 早期浪漫主義者對反思的理解
反思的三個階段―一智力直觀――反思的媒介――藝術
三 係統與概念
絕對係統――神秘術語――玩笑―― 藝術之術語
四 早期浪漫派的自然認識理論
自我認識――客體認識的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 藝術批評
一 早期浪漫派的藝術認識理論
作為反思媒介的藝術――批評――作品的獨立性
二 藝術作品
形式――內在批評――素材及形式的反諷
三 藝術理念
形式和作品的整體性――漸進的總匯詩――超驗
文學――小說――散文――冷靜――批評
早期浪漫派的藝術理論與歌德
理念與理想――繆斯式的――無條件的作品
――古希臘羅馬――風格――批評
引文目錄
評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癡》
評歌德的《親閤力》
貝爾托爾特・布萊希特
文學史與文學學
經驗與貧乏
可技術復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愛德華・福剋斯,收藏傢和曆史學傢
評弗蘭茨・卡夫卡的《建造中國長城時》
弗蘭茨・卡夫卡――紀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
緻格爾斯霍姆・朔勒姆的信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雅明:《经验与贫乏》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 《经验与贫乏》 我们的读物中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个老人在临死前告诉他的儿子们,在他的葡萄种植园下面藏着宝物,只待他们去挖掘。他们挖啊挖,却连宝物的影子也没挖到。秋天到来时,没有任何地方像他们的葡萄种植园那样果实累...  

評分

米老鼠和本雅明 ——评本雅明《经验与贫乏》 两个初次见面的现代人坐在一起,他们会问对方哪些问题? “你的星座是什么?你的血型是什么?你是素食主义者吗?你信手相吗?你练瑜伽吗?” 我们用越来越多繁琐的分类划分人群。克莱斯特曾经说,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

評分

米老鼠和本雅明 ——评本雅明《经验与贫乏》 两个初次见面的现代人坐在一起,他们会问对方哪些问题? “你的星座是什么?你的血型是什么?你是素食主义者吗?你信手相吗?你练瑜伽吗?” 我们用越来越多繁琐的分类划分人群。克莱斯特曾经说,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

評分

[本文原為研討會論文〈戰爭、技術媒體與傳統經驗的破滅:論魯迅小說中的「暴力」與「破壞」〉的第一節,論文全文已刊於薛毅、孫曉忠主編的研討會論文集《魯迅與竹內好》(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 正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言:「心神渙散者也能養成習慣。」...  

評分

[本文原為研討會論文〈戰爭、技術媒體與傳統經驗的破滅:論魯迅小說中的「暴力」與「破壞」〉的第一節,論文全文已刊於薛毅、孫曉忠主編的研討會論文集《魯迅與竹內好》(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 正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言:「心神渙散者也能養成習慣。」...  

用戶評價

评分

本雅明~!!!

评分

經驗對存在的重要在於,它提供瞭生命感,確定瞭生命的價值。但諷刺的是,隨著經驗的膨脹而來的是貧乏。當經驗不再給人以“新”的感覺時,人們便期待重新開始,從頭再來,渴望新的經驗更新內在的單調和貧乏(對卡夫卡猶太教彌賽亞的解讀對我便是一種更新)。而一旦陷入單一貧乏的生存感覺,便會産生荒誕感。經驗貧乏意味著沒有新的感受,新的思考,沒有新的創造力,睏囿於意識沉悶的深海裏感到存在的倦怠和虛空的現身。但此篇篇幅太短,沒能看齣本雅明的忠告,隻由貧乏聯想到齊奧朗的“生命在瘋狂中創生,在倦悶中解體”(也許相似)。現在的疑問是,假如沒有貧乏、倦悶,生命可能一直處於灼熱與存在狀態嗎?如果卡夫卡城堡中那個山腳下的村子如同猶太法典中聖徒傳奇的村子,那飽受恐懼與戰栗侵擾的K的齣路是否是懂得法典中身體為靈魂設宴的含義。

评分

隻讀瞭《經驗與貧乏》以及《可技術復製時代的藝術産品》兩篇經典的,其他的實在知識背景無能//感覺這兩篇都值得細讀,可挖掘以供分析參考的點有很多。

评分

博論和評荷爾德林詩兩首。

评分

對卡夫卡的分析太精彩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