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时代,为了未来否定现在;功利主义时代,为了现在舍弃未来。当中国从一种极端滑向另一种极端的时候,熊培云以一如既往的乐观态度,唤回人们对理性的信心与热情。 这个社会会好吗?既是疑问,也是期许。本书打通古今中外,不仅着重探讨了革命与改良、自由与责任、暴力与宽恕、道德与法律等关键议题,而且从“以己任为天下”的角度,诠释了个体之于社会变革的重要性。
熊培云 1973年生于江西永修。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思想国网站创始人。与写作相关的职业主要有《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周末》等若干知名华文媒体专栏作家、社论作者及特约撰稿人。现执教于南开大学。
其文字沟通理性与心灵,自由、明辨、慈悲、温暖,多次获评国家图书馆、《亚洲周刊》、《新周刊》等机构媒体颁布的年度图书奖,致力于建设一个人道的、人本的、宽容的、人人为自由而尽责的美好社会。
作品主要有《思想国》、《重新发现社会》、《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中国新革命——<重新发现社会>海外版》、《中国之觉醒》(法文译著,香港)。
中国人无疑是世界上最能隐忍的民族,不幸的是,这种隐忍通常都用错了地方。 荷马说,“当一个人成为奴隶时,他的美德就失去了一半”。对此,阿诺德补充说,“当他想摆脱这种奴隶状态时,他又失去了另一半。” 近一个世纪以来,有关道德的批评真是层出不穷...
评分温和谏言,正视个体责任 ——读熊培云《这个社会会好吗》 文/张剑 在房价居高不下,社会道德连续滑坡,公民尊严屡遭侵犯的现实语境中,每个人或许都曾无数次地问过自己:这个社会会好吗?或许,处于不同阶层、不同环境下的人对于这样的问题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答案。一如本...
评分温和谏言,正视个体责任 ——读熊培云《这个社会会好吗》 文/张剑 在房价居高不下,社会道德连续滑坡,公民尊严屡遭侵犯的现实语境中,每个人或许都曾无数次地问过自己:这个社会会好吗?或许,处于不同阶层、不同环境下的人对于这样的问题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答案。一如本...
评分每一篇文章单独看也许能有三星四星。但集结成一本书真是越看越扫兴。 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个甘地,梭罗,胡适,《吕氏春秋》,法国大革命的梗。处处是蹩脚的比喻和笑话。 自称“读过很多书”的知识分子,举个例子比高中生作文还生硬空洞,以为背得下几句名人名言就算旁征博引了。 ...
评分一本好书,笔者是一个温暖而有思想深度的思考者。 这本书有揭露,有温度。 揭露当下中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根源的追寻,以及在这过程中表达着自己的愿景,从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些问题的解决思路,这真的很不错。 不同于大一的时候读过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
最扯淡的是书里面的论据我都知道,书里面的很多论点,我也熟悉,那么我为什么要买这样的书???我们重新思考书之所以为书的原因。国内很多事情,都似乎被作者了解的很全面,我不理解他有,那么多的机会???论点加点名著构成了这类书籍的框架。。。。适合人群,没有受到研究生教育的人阅读
评分标题太大,作者也不能给予答案。是一个乐观的文人的讲座结集,受法国留学经历和胡适的影响较大。他的一些观点和想法是挺好的,但文集观点难免重复以及为讲座而设定的分段式文章结构很明显。
评分标题太大,作者也不能给予答案。是一个乐观的文人的讲座结集,受法国留学经历和胡适的影响较大。他的一些观点和想法是挺好的,但文集观点难免重复以及为讲座而设定的分段式文章结构很明显。
评分觉得有点陈词滥调……
评分本书中的内容与作者之前两部书的内容多有重复,部分篇章一字不差,感觉出版的十分仓促,可能是被书商裹挟,有点失望。本书的观点还是《重新发现社会》《自由在高处》的老调,论说方式及论据也没有创新,此书有重复出版之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