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作者过去几年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结集,其中主要是给《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
刘瑜,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讲师。现任教于清华大学政治系,担任副教授。
1、区别暴政与否的标准不在于人数,而在于“不容分说的强制性”。 2、“平民自治”精神为民主制度提供活力,“精英治国”精神在政治互动的过程中提炼理性。“权力底线”精神为权利的不断扩张提供基础,而“充分制衡”精神使任何权利的扩张不至于转变成专断的权力。 3、(美国...
评分(导)和梁文道、连岳相比,刘瑜的专栏更专业,她执笔的是国际政治专栏。但她的专栏,也许有些“婆婆妈妈”,不怎么谈天下大势,更多的却是日常生活的琐碎故事,这些零零碎碎的故事,正藏着她想表达的东西,民主的细节。在她看来,政治就是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的“基础设施”。 ...
评分“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妈妈买菜,爸爸洗菜,姐姐做饭,哥哥洗碗,妹妹扫地,但有一个弟弟说:‘我就是不关心做饭怎么了!’一件事明明与每个人都有关系,但却非要说它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这是刘瑜在书中对不关心政治的年轻人打的一个比喻。然而,针对中国的现实,这个比喻应...
评分一、民主是个屁,谁也别装逼 韩寒当年和老文学批评家白烨论战的时候,轻蔑地宣称“文坛是个屁,谁也别装逼”。这话肯定让很多文坛老前辈们气得胡子都掉了一地。这些人一辈子就在做两件事:划圈子,筑高墙。数十年如一日地写些无关痛痒,自以为是的文字,削尖脑袋挤进文学圈,然...
评分因为之前在醉钢琴的博客上看过一大半内容,所以看此书时并不奢求有更多收获,但看完全书仍感觉非常值得。尤其是最后那篇《告别布什:新保守主义的兴衰》,能够从大历史的高度对布什和美国新保守主义的这8年做一个精准又言简意赅的总体描述,可以说将本书的整体思想深度和广度都...
中国人普遍只具有"权力意识"缺乏"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只懂民主的皮毛,再好的制度要么形同虚设,要么意味着大到惊人的实施成本。刘瑜在本书里大到从美国宪政背景,民主制度的发展变化,小到联邦党与反联邦党的政治立场,大小实事背后的分析,充分的深入浅出的分析了,美国民主的历史和现状,向只懂权利的中国人,剖析出美国民主背后的代价,也可以称作美国人民"自由"的代价。美国政治的两大支柱是联邦党的"精英治国"(在政治互动中提炼理性)"充分制衡"(使任何权利的扩张不至于变成专断的权利),以及反联邦党的"平民自治"(为民主制度提供活力)"权力底线"(为权利扩张不断提供基础)。说到底就是通过三权分立,间接选举,限制选举,司法审查等方式把美国的民主设计成的"充分制衡"的机器。
评分若不是先看了林达的书,这应该也会是好书。专栏的篇幅无法描绘历史的忧患。 若有时间有心情,还是看林达的那四本比较有用。
评分中国人普遍只具有"权力意识"缺乏"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只懂民主的皮毛,再好的制度要么形同虚设,要么意味着大到惊人的实施成本。刘瑜在本书里大到从美国宪政背景,民主制度的发展变化,小到联邦党与反联邦党的政治立场,大小实事背后的分析,充分的深入浅出的分析了,美国民主的历史和现状,向只懂权利的中国人,剖析出美国民主背后的代价,也可以称作美国人民"自由"的代价。美国政治的两大支柱是联邦党的"精英治国"(在政治互动中提炼理性)"充分制衡"(使任何权利的扩张不至于变成专断的权利),以及反联邦党的"平民自治"(为民主制度提供活力)"权力底线"(为权利扩张不断提供基础)。说到底就是通过三权分立,间接选举,限制选举,司法审查等方式把美国的民主设计成的"充分制衡"的机器。
评分很好吗??过誉了吧。
评分贱人就是矫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